學達書庫 > 趙世炎 > 趙世炎文集 | 上頁 下頁
列寧主義之理論與實際


  (一九二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列寧主義的時代

  現在我們生存的時代,便是列寧主義的時代。什麼是列寧主義的時代呢?列寧主義時代便是當帝國主義橫行與國際無產階級及被壓迫民族舉行革命的時代;更切實的說,便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時代——這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制度,雖只實現於蘇維埃聯邦,但其意義是全世界的。什麼又是列寧主義呢?列寧主義便是無產階級革命期間內的,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再解釋起來說,便是在帝國主義時代執行世界革命,把世界革命裡一切實際問題都集中匯合,找出政治上、經濟上、策略上的總原則。誰又是列寧呢?列寧便是「十月革命」——世界革命之開始——的著作者,全世界無產階級、農民群眾,及被壓迫民族的領袖與導師。現在,列寧——是我們被壓迫民族的旗幟;列寧主義——是我們的武器;全世界革命——是我們的任務。

  理論與實際

  要說明列寧主義的理論與實際,應當從列寧一生的著作中,從「十月革命」的事實去找。迄現在止,從所有的列寧主義的論文與書籍裡,我們只能得較好的,但還沒有絕對完備的對於列寧主義理論與實際之全部無漏的解釋。共產主義者除根據所知的列寧主義,而從事實際的革命工作外,在我們之中的任何人,還說不出,寫不出完全的列寧主義來。但是列寧主義的理論,早已供給我們十分豐富的知識,列寧主義的實際更指示我們許多奮鬥的榜樣與戰略。而且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際沒有方法能夠分開。在理論方面,列寧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而且是惟一的馬克思主義。在實際方面,列寧主義包有世界一切革命問題之全部。所以,在我們的職務上,要求能瞭解列寧主義,要求對於列寧主義沒有違背或誤解,最切實的便是認識目前革命問題,且為革命工作。列寧主義,本來生長成熟于帝國主義的現代——絕不會離開我們。我們於任何時候要求知道列寧主義的理論與實際,最要的便是能知道此一時的革命問題的理論與實際。

  無產階級革命開始以後

  自一九一七年俄羅斯「十月革命」爆發,無產階級的革命已經開始了。從那時起,便是無產階級革命開始以後——從此以後便是我們革命時代。第一件,在這個時期裡的我們的敵人——帝國主義者是怎樣?「列強帝國主義者封鎖俄羅斯,看蘇維埃俄羅斯像瘟疫發源地一樣,企圖使之與資本主義世界隔絕。那般矜誇自己的組織是德謨克拉西的人,卻盲昧于其對蘇俄的仇恨而至於不自覺自己是很可笑的。……然而惹起資本家中間的齟齬,因而無形中幫助我們的,不僅是他們對蘇維埃的——目的仇憤,而兼是他們中間可鄙的衝突。」這是列寧於一九一九年論《第三國際》時說的。果然,從無產階級革命開始以後,帝國主義者除痛恨蘇俄外,便是自己相互間的衝突。這些衝突構成的客觀條件,幫助了許多地方的革命運動之發展,——幫助了匈牙利的革命、德國的革命、保加利亞的革命、土耳其波斯的革命,以及中國現在的革命運動。這些革命運動,本是無產階級革命開始後的許多革命運動;無產階級革命成功于蘇聯,故帝國主義者痛恨蘇聯,認蘇聯是「革命罪惡」的淵藪。故列寧主義的著作——十月革命——證實了確實是世界革命之發端。「指導世界上最革命的運動,指導無產階級推翻資本統治的運動之政黨的國際的聯合,現在找到了一個空前的鞏固基礎:許多蘇維埃共和國——這許多共和國在國際上代表無產階級專政及其對資本主義勝利的生命。」這亦是列寧說的,即是無產階級革命開始蘇聯的責任和性質。

  可是又有人疑惑,為什麼共產主義的革命,能先在俄國實現?於是便有人說:俄國「強行共產」,「現已失敗」。這是第二件,無產階級革命開始後,是否可以期望成功的問題。

  斯大林論《列寧的無產階級革命論》說:「無產階級革命,是世界的帝國主義制度內、各種矛盾衝突發展之結果;無產階級革命首先爆發于某一國,不過是世界帝國主義的戰線,首先在這一國破裂罷了,不過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戰線,首先在這一國建築起來罷了。」而列寧自己亦曾說:「第一個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組織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家,為甚麼是歐洲之一個最落後的國家呢?我們不至於錯誤,如果我們說俄國跳過資產階級德謨克拉西,到民主主義最高形式,到蘇維埃或無產階級德謨克拉西,這一個『突變』,與俄國的落後地位,成了一種矛盾;然而這矛盾,恰好正是西歐人所以特別難於瞭解蘇維埃意義的原因之一。……全世界工人群眾從本能上就認識了蘇維埃的意義,是無產階級鬥爭的工具,和無產階級國家的形式。……無產階級專政實現,首先表現俄國落後的地位,和它跳過資產階級德謨克拉西這一個『突變』中間之『矛盾』,這是奇怪麼?如果德謨克拉西新的形式之實現,不給我們以一些矛盾,那才是奇怪哩?……從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無產階級專政,能夠按同等的步驟,或和諧的比例麼?答覆這個問題將無疑義的是否定的。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從沒有同等的步驟,從沒有和諧的比例,而且也不能夠有。……全世界歷史是定準要走向無產階級專政去的;但所走的決不是平坦的、單純的、一直的道路。」這個解釋可謂明瞭了。所以最後列寧說:

  「蘇維埃,或『無產階級德謨克拉西』已產生在俄國。如果拿它比較巴黎公社,就看出它跨過世界歷史上的第二步了。工農蘇維埃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鞏固的社會主義共和國。這個新的國家模型是死不了的。它現在已經不是孤獨的了。」

  遍於世界的列寧主義的基礎

  總括列寧主義的內容,舉其最重要者,便是:(一)無產階級革命論;(二)無產階級專政論;(三)無產階級國家論;(四)無產階級政黨論;(五)農民問題;(六)民族與殖民地問題;(七)社會主義經濟的建設;(八)職工運動與工會之機能。此外還有:婦女問題;青年問題;協作社問題等,……都含有豐富理論,與實際的方略。這些理論,管轄了世界問題之全部;歷史的永久的勞動解放史,要以列寧主義為中心。因此而遍于現世界的一切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與文化的現象,全是列寧主義的基礎。

  我們可以再說一遍:列寧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就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然而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實現前的理論——工業資本主義時代的社會革命思想之大綱。列寧主義便是正當無產階級革命實現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資本帝國主義時代執行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的原理。更從歷史的根據說:馬克思主義,是「英國的工業」,「德國的哲學」與「法國的革命」三者之匯合;而列寧主義則是「資本與勞動之衝突」,「帝國主義列強資產階級之衝突」,與「帝國主義列強與殖民地弱小民族之間的衝突」三者之匯合。列寧主義有些地方確實比馬克思主義更發展了,因為遍於世界的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基礎已經變動而發展了。所以列寧是歷史的中心,亦是現世界的中心。

  現世界是什麼?第一,從工業最發達的英國及資本最雄厚的美國,到奴隸勞動役使苦力的亞洲和非洲,佈滿了勞動與資本家的衝突,罷工次數日以百千計,人數日以千萬計,除列寧主義的革命外,無第二條路可走。其次,資本主義最高峰的帝國主義,因擴張市場,互爭廉價勞動,互爭殖民地而衝突,除帝國主義的戰爭外,無第二條路可走。走入戰爭,便會走入列寧主義的革命。複次,殖民地與半殖民地及一切弱小民族,因帝國主義侵略之結果,於是也發現無產階級(工廠工人)與現代的知識界群眾,發現通商大埠與工業區域;與這些發現同時的,便是民族的自覺,因自覺而爆發民族革命運動;運動的爆發,因為得無產階級為之領導,亦必然的走入列寧主義的革命。

  所以現世界是列寧主義。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已經建立而鞏固;歐美及日本各帝國主義國家之革命運動,爆發不已;帝國主義的新戰爭日益醞釀成熟;被壓迫民族反殖民地之革命進展,更是高漲,令帝國主義者驚駭了。列寧主義得有全世界,對勞動解放及民族解放的革命指導,沒有遺漏。

  工農群眾因列寧主義而抬起頭來

  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絕不忘記:無產階級的階級覺悟,是從階級爭鬥中逐漸得來。列寧引導了俄羅斯的工農群眾,由鬥爭而奪取了政權;又指揮了全世界無產者之國際聯合——組織世界革命的大本營第三國際。全世界的工人與貧農,齊舉目認識列寧主義,而一致奮然興起了。無產階級與貧農群眾,是惟一的革命階級,亦即是最後的階級。這個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從「是自己」的狀態,變為「為自己」的狀態;而這個「為自己」的狀態,即是為建設共產主義的社會。自從有列寧主義以後,工農階級「為自己」的覺悟已深,已入行動之域。工農群眾已抬起頭來,執列寧主義之旗。

  「我們都還記得或聽得我們的父親說:幾十年前工人初進工廠做工時候,總以為工廠養活工人,廠主是工人的恩人。那時工人不明白資本家剝削他們。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初時都是這樣想。從原始無知的不覺悟的狀態過渡到認識自己地位的狀態。此時罷工就開始了。工人開始感覺自己有力量。勞動運動跟著罷工的增多而起來,曉得抵抗敵人,已經是向前的大進步。勞動運動初期,工人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上面。工人再不超過這種傾向的觀念了。可是又到了一個時候,工人這個第二期的階級覺悟已不夠用。大工廠主,因自己的帝國主義傾向和銀行家聯合起來,並以瓜分地球為目的而開始戰爭。這個戰爭殺死了一千萬人,殘廢了三千萬人,結果締結了『白列斯特』和約和『凡爾賽』和約,然後工人更進一層覺悟,明白是受欺騙了,戰爭是資本家為自己利益才鼓動出來的。這一層道理,工人明白了,於是乎發生工人革命,完成『十月革命』的暴動!」列寧,一九二〇年在全俄紡織工人大會上演說俄國工人的覺悟。

  「農民要想從資本的壓迫底下解放出來,只有傾向於工人運動,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制度,沒收土地及其他生產機關——工廠、礦山、鐵路等歸於公有而奮鬥。」(一九〇一)

  「農民的革命運動已開始了,各省俱聽到農民焚毀地主的房屋和沒收地主的谷類及家畜的消息。——城市的工人運動已于革命的農民中得到新同盟者。」(一九〇五)

  「……在農民面前只有兩條路:保留許多地主的經濟,使他逐漸地變成資本主義的經濟;或用革命的方法以破壞地主的土地佔有權。」(一九〇六)

  這是列寧所說的關於工農群眾的幾個斷片。列寧主義隨時教訓無產階級與貧農以怎樣革命,怎樣勝利;工農群眾在任何地域,任何時期,全沒有逃出列寧主義的範圍。於是在事實上,在資本主義的國家裡,只有工農階級是革命的;而在被壓迫民族的國家裡,只有工農階級勇敢奮鬥,站在前鋒,領導國民革命的運動了。

  帝國主義與列寧主義之戰

  但是列寧主義所建設的蘇維埃聯邦,現在只佔有地球陸地面積六分之一;其餘六分之五的土地,還為帝國主義列強所統治。我們生存在列寧時代,但帝國主義還有龐大的勢力。我們需要戰爭——革命的戰爭。

  現代的戰爭,一切戰爭的總形式,便是列寧主義與帝國主義之戰。在這個戰爭裡,我們若不相信列寧主義的勝利,便會是帝國主義的勝利,其間沒有中立的餘地。列寧逝世已兩周年了,我們只有尋找列寧生前的教訓,以繼續走入列寧自己所辟的戰場裡:

  「西歐帝國主義的列強,一部分是有意的,一部分是無意的,為要使我們倒轉後退,為要利用俄國的國內戰爭,以破壞俄國內的一切,不惜用盡了種種方法。他們以為雖然不能將俄國的革命制推翻,也要使她難走入社會主義之路。……

  「現在國際情狀形成如此了:德國為列強所征服,一切其他舊歐洲國家,因為他們能夠利用這個勝利,而對於自己被壓迫的階級,略表示讓步——這個讓步卻使革命運動遲緩下去,而造成若干相似的『社會和平』。

  「同時,許多東方的國家——印度、中國……因為這次帝國主義戰爭,完全更變了自己經濟的狀況。他們的發展完全變為普通的歐洲資本主義的步驟。他們已旋入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範圍,此種發展不得不促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恐慌。

  「……東方因帝國主義戰爭的結果,已漫溢了革命運動的潮流,已陷入全世界革命的旋渦裡。

  「我們對於此,到底用什麼策略?很明顯地要這樣:用最大的力量,很謹慎地保護我們的勞動政權。全世界正在轉入極激烈的運動——這種運動一定要產生全世界社會主義的革命;因此,我們無所用其畏懼。但是在我們一方面又有一點弱點,就是帝國主義者能將全世界劈為兩個營寨,他們極力壓迫文化的資本主義發展的先進國——德國,使她不能重新起來。而在另一方面,全東方被帝國主義的列強置於艱難困苦之下,其物質的或軍事的勢力,無論如何,不能與任何一個歐洲小國的物質或軍事力量相比較。

  「我們在將來與帝國主義列強發生衝突時,能不能保得安全,我們能不能希望,西方帝國主義國家,與東方帝國主義國家的衝突,第二次給我們以緩衝的機會,如第一次西歐反革命,幫助俄國反革命,而卒因東西反革命勢力的衝突——日本與美國的衝突——遂告中輟。

  「對於這個問題,應如此回答:這個問題之解決,要以許多環境為轉移。資本主義自會得地球上之最大多數人口訓練到奮鬥的方面走,我們在此也就預備這種奮鬥的出路。

  「中國、印度、俄羅斯占全球之最大多數,奮鬥的出路當然要以此等國為轉移。在最近許多年中,這一部分大多數的人民很快地旋入為爭自己解放的運動,我們由此可以斷定社會主義的勝利可以完全保證了!」(列寧,一九二三年三月,論《帝國主義反蘇俄》)

  中國革命問題是列寧主義的問題

  列寧主義與帝國主義之戰,在我們相信的既是列寧主義的最後勝利;而列寧自己亦說「社會主義的勝利可以完全保證」。更因為帝國資本主義發展與衝突之結果,將地球上大多數的人口訓練到戰場,對資本主義作戰;而作戰的形式,因「中國、印度、俄羅斯占全球之最大多數,奮鬥的出路當然要以此等國為轉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談世界革命問題,亦談中國革命問題。中國革命的問題,當然是列寧主義的問題。

  中國革命的問題,就是列寧主義的民族問題。中國共產主義者(或稱過激派,或稱赤化分子)早已確定這個觀念,而且已在列寧主義的民族問題原理下,奮鬥到了現在的成績。因此,在要說什麼是列寧主義的民族問題之先,應當明確的闡明幾種不清楚的錯誤的觀念。第一,「反對階級鬥爭的民族主義」,那明明是資產階級的民族主義,表面上說的是反對階級鬥爭,實際上卻是只許資產階級壓迫無產階級。戴季陶的「民族國際」或「縱斷國際」是組織不起的東西;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中最可寶貴的民族主義,在理論上雖不十分充實,但中山先生終身為民族解放的革命行動則是正確的;中山的民族主義,只能根據大多數人民的、革命的、階級的利益來觀察與解釋。季陶見國民革命中無產階級勢力之發展,因而引起小資產階級性的幻想,欲提倡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結果是不會成功的,因為事勢所不許可。這種為事勢所不許可的形式,在列寧主義的民族問題原理下,便是因為資本主義是世界的,無產階級是國際的,被壓迫民族的奮鬥,必須聯合與其受同壓迫的無產階級,——那個階級,正是日日在階級爭鬥中。

  第二,「國家主義」!?「全民革命」?!不知是從哪裡來的那些東西!反革命的假詞調「國家主義」與「全民革命」,那明明是披上黑衣帶上黑帽,在資本主義被無產階級震懾時,情急了而變成的兇惡的狀態,用以專門殘害工人的「法西斯蒂」。「國家主義」如果不是民族主義,那就可以直稱為「狹義的愛國主義」;不,簡直稱「法西主義」才恰切。一國之中,利益若是有全民的,而無階級的,便沒有革命。不,實際上「國家主義」者所呼號的「全民革命」,不過是自覺的或不自覺的擁護資產階級的利益而不要革命罷了。「國家主義」與戴季陶主義,「殊途而同歸」!

  但在事實上沒有多大妨礙。中國革命的問題,可以依列寧主義的民族問題來解決。帝國主義者自身間已有許多失敗,又在中國的革命運動裡著著失敗。那些高呼蘇聯為「赤色帝國主義」的,只不過因帝國主義者失敗時情急的授意;無產階級專政時,不必自稱為「德謨克拉西」,而直稱為「專政」;但資產階級被人呼為帝國主義時,卻將原名詞加諸無產階級,在原本是赤色的無產階級頭上,蓋上帝國主義的帽子——這明明是帝國主義尚未死滅時的現象。

  在這種情形之下,列寧指示出下列各點:

  (一)「帝國主義時代之特點,在現在的時候,在於把全世界分成兩部分:一大部分被壓迫的民族,一小部分壓迫的民族——佔有巨大的財富與武力。差不多全世界上四分之三的民族屈服於壓迫之下,波斯、土耳其及中國雖然非完全殖民地,但為帝國主義的武力所征服,遂成依賴的國家。」——這是民族問題的來源。

  (二)「……帝國主義戰爭後的世界狀況之下,各民族間的關係,國際間的情勢,是以一小部分與蘇維埃運動和蘇維埃國家的奮鬥而規定的。倘若我們把這個忘卻了,則我們將不能認清民族與殖民地問題,無論我們怎樣把話說得很遠很大。只有把此點認清之後,共產黨才能解決一切強國與弱國之間的問題。」——這是共產主義者解決民族問題的標準。

  (三)「……在壓迫與被壓迫國家的資產階級之間,已經表現出親近的現象;或者在多數的情形之下,被壓迫國家的資產階級一方面雖然幫助民族運動,而同時卻與帝國主義的資產階級妥協,共同壓迫革命運動與革命階級。」——這是說明在民族革命中的資產階級之態度與行動。(是活活的為五卅運動中,中國資產階級之寫照!)

  (四)「……我們共產主義者幫助殖民地的資產階級的解放運動。當這種運動真正是革命的,且運動的代表者不阻礙我們組織農民和被壓迫群眾的時候。」——這是我們參加國民革命的態度。

  (五)「在落後的國家中,應極力免除非真正共產主義革命的解放運動,應染著共產主義的色彩:共產國際要幫助殖民地與落後的國家之革命運動,是欲使落後的國家之無產階級政黨的分子,在自己特別職任的意識上,團結而訓練;這一種特別職任是在本民族中與資產階級的德謨克拉西假面具奮鬥。」——因此,我們絕不當以為國民革命,即是共產革命;更不當忘卻在國民革命中的特別職任。

  (六)「在一切殖民地與落後的國家之中,我們不僅要組織先鋒隊的中心,黨的團體,不僅宣傳農民蘇維埃組織的思想,趨向將它適用於資本主義前的條件,而且共產國際要規定一理論的原則——落後的國家因先進國無產階級的幫助,能轉入蘇維埃的制度,經過一定的發展的階段到共產主義,避免資本主義發展時痛苦的階段。」——這一點指示我們如何達到共產主義之路。

  (七)「世界政治的環境現在將無產階級專政放在議事日程上面,一切世界政治的狀況都集中於中央的一點:全世界資產階級反對蘇俄,而蘇俄應當將全世界先進的工人的蘇維埃運動,及被壓迫的殖民地民族深信非與革命的無產階級聯合反對帝國主義不可之解放運動。」

  (八)「……要使各國與各民族的無產階級與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共同做革命的鬥爭,推翻地主與資產階級。因為,只有這個聯合,才能保障對於資本主義的勝利;若不推翻資本主義,則一切民族的平等與階級的消滅是不可能的。」——這是列寧主義民族問題的總原則。」[1]

  (原載《政治生活》第65期,署名:士炎)

  [1]最後所引八段,都是列寧在第三國際第二次大會中演說,及所起草的決議案中之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