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趙世炎 > 趙世炎文集 | 上頁 下頁 |
中山先生北來的意義 |
|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中山先生北來了。我們崇仰中山先生的為人,尤其崇仰中山先生是中國革命的先覺,是現代中國民族革命的領袖。北方的廣大民眾之聞中山先生的名望,而不親聆中山先生之言論;再加以列強帝國主義與軍閥及其走卒之造謠中傷因而引起一部分民眾之惑疑與隔閡,現在中山先生親自來加解釋了。 我們早就說過,在這次政變之後,勝利的帝國主義者與軍閥既顧忌國民革命的群眾勢力,而肯邀請國民革命的領袖北上,則中山先生之北來是可以的,只要站在繼續圖謀國民革命之完成而保護大多數人民利益之立場上。我們當初雖不免生疑懼之心,疑懼國民革命之妥協;然而我們一讀中山先生離粵時對政局之宣言,細按宣言中最小綱領的意義,再讀中山先生抵滬後及登輪北上時之談話,瞭解于中山先生最近的態度,我們的疑懼不僅可釋,而且站在革命的立場上,熱誠的表示歡迎,並願諄切報告於大眾以中山先生北來之意義。 一個革命党的領袖,他所代表的是党的集體的意志,而黨的集體意志之結合是彙聚在根據政治與經濟狀況而建立革命目標之政策與戰略上。 中國國民黨不與其他不成形而附屬于軍閥或聚集少數官僚之政黨一樣,他是有黨綱有政綱有革命目標有建國方略的政黨,代表的是大多數人民之利益,這些黨綱政綱革命目標與建國方略之產生乃是准對著違反大多數人民利益之兩重壓迫階級——列強帝國主義者與國內軍閥——而革命的一批國民行動綱領之文件。這些文件雖早已傳播於全國各地,但民眾的擁護力尚不雄厚,尤其是久壓迫在北洋軍閥勢力下之北方民眾尚不知齊起響應,在國民革命的進程上至少是速度的損失。 中山先生自離粵後,已沿途告訴民眾以中國現在禍亂的真實根源與國民黨革命之目的及此次北行的用意。中山先生到北方後尤要把十三年來民眾受苦之真因何在,現在中國之大患何在,中國人民的出路是什麼,——很明顯的向我們說明。北方的農人群眾應該追溯戰爭損失之犧牲與軍閥壓迫等苛稅重捐的痛苦;工人應該紀念失業的流離,勞動之無保護,集會結社之不自由,乃至罷工的犧牲與遭慘殺的悲痛;革命的知識界應該回憶十三年來一切的變亂而窮究其根源——所有這些問題與回憶,在中山先生北來之後,都應找出答案出來,因為中山先生正是解決這些答案之現時領導者。 軍閥歷來雖是巧辭裝飾,但沒有半件事不拂人民的意志。人民因軍閥之循環屠殺長久壓迫急需反抗,又見列強帝國主義站在軍閥後面的詭計百出尤思急圖掃除。然而經十三年之久,群眾愈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呼號不應,幾陷於絕境。另一方面在實際上,軍閥之相互衝突屢次造成戰爭而屠殺吾民,同時軍閥自身也表現勢力的崩潰與渙散;由戰爭所產出之勝利的軍閥將賜予吾民之痛苦是我們的意料之中,我們大多數人民是非有一次搏鬥不可的,而我們搏鬥之在戰場上,需要有一個大本營,需要我們的指導者。 開中國革命之局是中山先生,三十年來繼續革命事業而不衰的是中山先生,號召現時全國革命運動的,舍中山先生外更沒有第二人。中山先生此次北來的意義,展開了中國民族的生機。全國人民也必須起來用行動解答中山先生與其所代表的國民黨提出之種種救國方案,以達到和平獨立,自由而光榮的中國之建立。 (原載《政治生活》第23期,署名:士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