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恨水 > 水滸新傳 | 上頁 下頁 |
三五 |
|
盧俊義道:「兄長明斷,救了我全山兄弟清白身體。若各位兄弟有不明白就裡的,兄長只管推在盧某身上,盧某自能對答。」 宋江在燭下執著盧俊義的手道:「我等兄弟,皆是被逼山聚義的人,宇宙之內,無法安身。雖說藏在水泊子裡,時刻提防到官兵來圍剿。以一窪之水,敵天下之兵,雖說不曾失敗過,總未能高枕而臥。於今下得山去,且不說甚出身,一身無罪,四海可行,日裡吃的太平飯,晚上睡的是太平覺,愚兄多年來的愁苦,一掃而空,尚有甚不樂?」 盧俊義道:「小弟在海州,也曾和吳學究說起,覺得兄長為人,深明大義,決無他虞。只是各位兄弟出身不一,合了張知州書信上的話,將忠義之說,曲解為限於遊俠。」 宋江道:「員外也顧慮得是,不才自有主張。」 盧俊義見宋江並不牽強,心中十分喜悅。 次日五鼓天明,忠義堂上的司儀頭目,接得宋江命令,早已撞鐘擂鼓,宣召大小頭領來集合議事。自從盧俊義、戴宗回來,山上各頭領,也就得了些招安的消息。那二十名跟隨回山的嘍囉,向著知己兄弟,述說海州張相公的恩德,不到半日,這話已傳遍了山寨。這時忠義堂上鐘鼓齊鳴,大家便已料到今天有場大會。各各整齊衣冠,就向忠義堂來,堂前那枝大旗竿上,迎風飄蕩了替天行道的杏黃旗。鼓過三通,頭領各各在自己交椅上坐下。嘭嘭嘭,三聲點響,大家鴉雀無聲。只見一輪旭日臨空,金黃色的陽光,照在堂前白石階上。 宋江、盧俊義分別在第一第二把交椅上坐了。宋江舉目四觀,見百來把交倚上,高低胖瘦坐著各種人物,心裡也就忖度著,這些英俊人物,兀誰不能發奮有為,卻都讓他們躲到梁山泊來作強盜?因正色道:「今天邀集各位兄弟來聚議,是到山寨來第一件大事。小可也曾再三說過,暫時避罪水泊,只待朝廷招安。無奈朝中權奸嫉妒我等,屢次作梗。現幸海州知州張叔夜是天下一等英雄,愛惜我一百零八名兄弟都是英才,不忍讓我們埋沒了,讓我們棄了山寨同到海州去,他自會申奏朝廷,力保我們無事。吳用軍師現在海州來書,也勸我兄弟,趁此機會,回頭是岸。盧員外為了此事,特由海州回來,向大家說明此事。各位且聽盧員外道些什麼?」 盧俊義接著,就把自己在望海衛奪得海舶說起,直到張叔夜在長亭踐行為止,詳細說了一遍。各頭領靜靜聽了,莫不點頭諮嗟讚歎。宋江看到,便又道:「一來我們趁此千載一時機會了卻生平心願。二來顧全了我兄弟同生同死的誓言,和兩位軍師幾位頭領同居一處。三來難得張知州這番義氣,我等不可辜負了他。就此落下替天行道的旗子,收拾兵器糧草,大家都向海州去。大小頭目和嘍囉們願意到海州去的,自是一路同行。有不願去的,由山寨支給一分財帛,各人下山自尋職業,不可再去落草。卻是為何?當今天下,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梁山泊可以藏身,也不會遇著第二個張叔夜,肯來和埋沒的英雄尋出路。」 一言未了,李逵聽說,早由椅子上跳起來,叫道:「這顆黑頭,只要賣給識貨的,去去,我們都去。」 眾頭領都隨聲附和情願前去。宋江見眾兄弟並無異言,心下大喜。便取出張叔夜招降的書信,交給蕭讓,宣讀一遍,又逐句解釋了給大家聽。各頭領聽到張叔夜信中,一再以豪傑相許,益發歡喜。於是宋、盧二人,各走下忠義堂來,便將庭前旗竿上那面替天行道旗子首先落下。一面著曹正、宋清在忠義堂後雁台晃天王神位前,設下祭禮。 到了正午,宋、盧率領在寨頭領參拜恭祭一番,就把木主在台前焚化了。當日便點定寨內專司軍用的各位頭領收拾一切,將同去和遣散的頭目註冊安排。一面派盧俊義下山過湖迎接二梁入山。宋江接到三關,拜領犒勞物品。二梁見宋江及各位頭領深明大義,毫無留難,心中十分歡喜,便修下八百里加緊急馬文書,向張叔夜去稟報。 宋江在寨中一連擺下三日酒宴,慶賀招安成功。造冊點名,頭領也把分遣頭目嘍囉姓名數目,計劃清楚。老弱者三千餘名。不願從戎者亦三千餘名、屬河朔籍貫不願南行者千余名。共計可分遣萬餘名。除盧俊義已帶領五千軍馬前往海州而外,山寨中尚有三萬強壯人馬可以同行。宋江怕分遣嘍囉再在外生事,每日只放行千名,由數路下山。除了多給盤纏之外,並用好言安慰一番。各人無不揮淚拜謝而去。 料理半月,諸事各已安排清楚。宋江遍出文告、通知附近州縣人民,道是梁山泊人馬現往海州投誠反正。所有寨山中物件,無非取之民間。除兵仗車馬,隨軍攜帶外,尚有糧食牲畜,器具船隻,不能搬運,四方百姓,可于本文張貼以後三日內,來寨隨意攜取。附近窮苦鄉民,知道梁山泊好漢向來不難為他們,都如期到山寨裡來取物。一來感著山寨義氣,二來兀誰敢在強盜巢裡強橫爭奪。所以梁山放賑三日,卻也彼此相讓,平安無事。這有個故事相傳,叫做梁山泊三朝大施捨。施捨已畢,宋江、盧俊義二位都頭領和在山九十六員頭領,共九十八名,統率三萬二千餘人馬,打了海州軍馬旗號,分作五批,渡過金沙灘,向海州進發。在山各頭領家小,在第四隊人馬之後,在第五隊人馬之前,隨軍前進。 這日是大宋宣和三年二月下句,東風解凍,草木萌芽。新雨之後,一輪白日,照耀得青天如洗,滿地無塵、一片紅光。宋江在後壓陣,出得三關,只見沙灘上一排楊柳樹,在青蘆綠水之上,排成了一片綠霧。隔水朱富酒店前後,幾十株杏花,開得像一叢火雲,不啻架起一座彩牌坊來恭送宋江。 這時,忽然幾陣烈焰,高低不一,由三關以內,沖上半空。接著又是震天震地的幾下響。原來是宋江在山寨裡藏下火種與地雷火炮,出得三關,將火線引著,到了金沙灘上,一齊就發作了。從此梁山泊只剩下四周湖泊,一片丘陵,作了漁翁農夫的世界。 §第十三回 衣冠異趣僧道同歸 兒女牽情屠沽偕隱 淮海氣候,比山東氣候暖和,梁山人馬由北向南進行,越走便越發暖和,到了淮岸平原上,麥苗長到五大寸長,大地青青,一望無際。平原中間的村莊,楊柳榆樹,長滿了綠葉,都簇擁了村屋堡寨。有時在路邊村角,夾雜了紅白的桃李,春光也更比山東來得絢爛。各位頭領督率人馬走著,無不歡天喜地。因為這次出征非同經常。往常出門,住在那裡,前面都擺著一場大廝殺,行色匆匆,不能賞玩風景。這次卻是一切相反,從從容容到海州城裡去作正式軍官,善良百姓。他們緩緩地走,經過了各州縣。海州張叔夜早已得知消息,一璧廂在郊外佈置營房,一壁廂騰讓房屋,以便安頓各頭領家小。到了這日,梁山人馬入了州境,在三十里外安下營寨。宋江親自護送本人眷屬以及各頭領眷屬共約五百餘名口,先行向州城去。盧俊義一馬在先引路。 張叔夜聞信,依然帶同在城各頭領,迎接到十里長亭。宋江一行都是老弱,並無武器。宋江在後,上戴青紗凹面巾,身穿藍緞春衫。未備鞍馬,騎了青色小驢。身無寸鐵,只有一枝絲條馬鞭。張叔夜事先得了報告,也就免除甲胃,青衣小帽,輕車簡從,在長亭等候。吳用等一行人陪伴著,遠遠見大路上黃塵湧起,差阮小七前去迎著,告知張相公在此等候。宋江便加上一鞭,與盧俊義離開眷屬隊伍,先奔長亭。驢背上望見吳用,公孫勝及各兄弟和幾個面生的人站在亭子裡外,心下便是一陣愉快。即在一叢楊柳陰下,下了驢子,與盧俊義搶步向長亭奔來。張叔夜笑嘻嘻地出亭迎到大路邊。盧俊義道:「此便是張知州相公。」 宋江撲地便拜。張叔夜搶向前攙著。宋江起來一揖道:「宋江風塵小吏,避罪水泊。四海之內,只有相公曲加矜全,予以提攜。宋江應當首趨州府,叩謝大德,卻又勞相公遠迎。」 張叔夜道:「足下當今義士,富貴有所不淫,威武有所不屈。今因本州一函之邀,便棄卻多年經營,與眾豪傑相率來歸,知己之情,非言可表。待得將部伍安頓,再來歡宴各頭頌。因恐民間傳揚出去,轉多是非,所以未列儀仗迎迓。」 宋江打躬,連說惶恐惶恐。於是在亭子裡等候的公孫勝、吳用等一齊向前相見。各人冬初告別,今日相逢,已是春深,都是悲喜交集,有一番說不出的情緒。正敘談時,後方大隊眷屬,已經夾雜車馱過來。宋江便向張叔夜請示,那裡安頓?張叔夜道:「聞得貴處有許多眷屬同來,早己囑咐城裡人民,騰讓房屋。只是部伍尚未安頓妥當,先就把眷屬搬運進城,仿佛本州要各位眷屬作質,未免示人以不廣。」 宋江道:「非是錯度相公德意,只因梁山泊三字,人民聽到,總不能無動於中。宋江率領三萬餘人來此,城裡百姓,豈能人人放心。現今把家眷先送到城裡,人馬遠屯在城外,自可讓人民相信。便是此事傳到東京,相公也多一番申辨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