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愛玲 > 紅樓夢魘 | 上頁 下頁
二二


  甲戌本第六回比庚本第十七、十八合回時間稍後,因此甲戌本並不是最早的脂本。既然甲戌本不是最早,它那篇《凡例》也不一定早於其他各本的開瑞。換句話說,是先有《凡例》,然後刪剩第五段,成為他本第一回回首一段長文,還是先有這段長文,然後擴張成為《凡例》?

  陳毓羆至少澄清了三點:(一)《凡例》是脂評人寫的。(按:陳氏徑指為脂硯,但是只能確定是脂評人。)(二)庚本第一回第一段與第二段開首一句都是總批,誤入正文。(三)《凡例》第五段與他本第一句差一個字,意義不同,他本「此開卷第一回也」,是個完整的句子,《凡例》作「此書開卷第一回也」,語意未盡,是指「在這本書第一回裡面」。

  《凡例》此處原文如下:

  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雲因曾曆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言明是引第一回的文字,但是結果把這段文字全部引了來,第一回內反而沒有了。他本第一回都有「作者自雲」這一大段,甲戌本獨缺,被《凡例》引了去了。顯然是先有他本的第一回,然後有《凡例》,收入第一回回首一段文字,作為第五段。

  第一回的格局本來與第二回一樣:回目後總批、標題詩——大概是早期原有的回首形式——不過第一回的標題詩織入楔子的故事裡,直到楔子末尾才出現。

  《凡例》第五段本來是第一回第一段總批。第二段總批「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亦是此書立意本旨」為什麼沒有收入《凡例》?想必因為與《凡例》小標題「紅樓夢旨義」犯重。

  《凡例》劈頭就說「紅樓夢乃總其一部之名也」,小標題又是「紅樓夢旨義」。正如俞平伯所說,書名應是紅樓夢。明義《綠煙瑣窗集》中廿首詠紅樓夢詩,題記雲「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府……」詩中有些情節與今本不盡相同,脂評人當是在這時期寫《凡例》。寫第一回總批,還在初名《石頭記》的時候:「……作者自雲因曾曆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凡例》是書名《紅樓夢》時期的作品,在「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之前。至於初評,初名《石頭記》的時候已經有總批,可能是脂硯寫的。《凡例》卻不一定是脂硯所作。第一回總批籠罩全書,等於序,有了《凡例》後,性質嫌重複,所以收人《凡例》內。

  楔子末列舉書名,「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句」上,甲戌本有眉批:「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餘睹新懷舊,故仍因之。」庚本有個批者署名梅溪,就是曹棠村,此處作者給他姓孔,原籍東魯,是取笑他,比作孔夫子。吳世昌根據這條眉批,推斷第一、二回總批其實是引言,與庚本回前附葉、回後批都是《風月寶鑒》上的《棠村小序》。「脂硯齋編輯雪芹改後的新稿時,為了紀念『已逝』的棠村,才把這些小序『仍』舊『因』襲下來」。⑦吳氏舉出許多內證,如回前附葉、回後批所述情節或回數與今本不符,又有批語橫跨兩三回的,似乎原是合回,⑧又指出附葉上只有書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沒有回數,原因是《風月寶鑒》上的回數不同。其實上述情形都是此書十廿年改寫的痕跡。書名《紅樓夢》之前的《金陵十二釵》時期,也已經有過「五次增刪」。吳氏處處將新稿舊稿對立,是過份簡單的看法。

  [7]同注[2],第二五六頁。
  [8] 同上,第二六零、二六一、二六四,二六五頁。

  那麼那條眉批如果不是指保存棠村序,又作何解釋?吳世昌提起周汝昌以為是說保存批的這句,即「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這句帶點開玩笑的口吻,也許與上下文不大調和,但是批者與曹雪芹無論怎樣親密,也不便把別人的作品刪掉一句——畸笏「命芹溪」刪天香樓,是叫他自己刪,那又是一回事——何況理由也不夠充足。

  俞平伯將《風月寶鑒》視為另一部書,不過有些內容搬到《石頭記》裡面,如賈瑞的故事,此外二尤、秦氏姊弟、香憐玉愛、多姑娘等大概都是。但是吳世昌顯然認為《石頭記》本身有一個時間叫《風月寶鑒》,當是因為楔子裡這一串書名是按照時間次序排列的。甲戌本這一段如下:

  ……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月《風月寶鑒》。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一絕云:(詩略)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