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卓 > 詩人的兩翼 | 上頁 下頁
流星一閃


  ——小談梅苑和她的書

  集《人海巴黎》。我讀過不少有關巴黎的記述和遊記,而這本散文集還是使我很感興趣。作者梅苑,在我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只是從書中知道,她祖籍是華人,出生在越南,先後在香港、臺灣念大學,以後又到瑞士、巴黎留學。《人海巴黎》就是寫她去那裡留學時所見到的一些情況。她為我們介紹了巴黎的一些景色,也介紹了她所接觸的一些巴黎人和他們的生活狀況,展現了巴黎的社會風情和習俗。這不是一般的客觀的描述,而是通過作者的眼睛所看到並感受到的巴黎,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意見。作者雖然還年輕,但已浪跡天涯,見多識廣,又有著女性的熱情和細膩,她對巴黎和巴黎人的評述是有其個性特色的,從書中也可以看出她的瀟灑自如的態度,再加上她的明快而柔和的文筆,使這本散文集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集中收了二十篇散文,看看每篇文章後面所標明的寫作地點,知道大部分寫於巴黎,最後幾篇卻寫於北京。那麼,她是回到祖國來了。

  後來,又看到了百花文藝出版社為她出的另一本散文集《一束玫瑰》。這是她初次回到祖國參觀訪問廣州、海南、桂林等地的工廠、農村、學校的觀感和旅途中的一些見聞。在記述中常常流露出她對正在變改中的祖國所引起的激動、喜悅之情。同時,也對她所認為的一些不正常的人事和現象提出了意見或批評,有時並與寫她所知道的外國的情況進行比較。她將這本集子命名為《一束玫瑰》,表明這雖是奉獻給祖國的花,卻也是帶刺的,而我卻從中感受到了赤子之心。這本散文集的文采不及《人海巴黎》,那是因為她來去匆匆,感受和感情都不及寫巴黎那樣深刻,而且執筆時也太匆忙。但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勤奮,在短短二十多天的旅途上,她竟寫出了四十二篇短文。

  她白天遊覽參觀,夜間寫自己的觀感,甚至在病中也沒有放下筆,有時一夜竟寫了三篇。

  1989年4月,在一次全國性的散文討論會上,我提到了《人海巴黎》,有一位同志告訴我,作者梅苑已經於五年前不幸去世了,這使我感到意外,也感到悵然。

  百花文藝出版社的一位編輯來武漢並光臨我家,在談天中,我又提到梅苑。這位編輯告訴我,她與梅苑曾多次接觸,說了梅苑一些情況,並說百花文藝出版社在她去世後出版過一本《梅苑作品選》,她是責任編輯。我表示很想看看。她回天津後果然寄來了。

  我翻讀了這本將近40萬字的書,包括小說、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等各種文學體裁,據編者介紹,她還寫過戲劇,可見她的文學才能是多方面的。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她的創作歷程,也大致可以瞭解她的生活歷程。她出生在西貢,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後來隻身到香港、臺灣念大學,開始寫小說和詩,當時她視野還不夠開闊,題材大都是有關愛情的,文筆也還稚嫩。其後她又到瑞士留學六年,在巴黎住了兩年,跑遍了半個歐洲,她一直沒有結婚,但在文字中有時隱隱地提到愛的糾葛,愛的使命,表達了一種深情也有一點惆悵,但沒有敞開她生命中的這一內容。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磨煉,她逐漸成熟,在文學創作上也有了大的跨進。1979年9月,她懷著興奮的心情回到了祖國。她是這樣說明她歸來的原因的,「在歐洲,深知國內與我同一時代的人,在這場內亂(指文化大革命)中受創最深,我才毅然從萬里歸來,以祈盡我的心血和能力,為祖國填補一點空白,……希望在祖國四化建設中,充當一名小小的前衛兵。」可以看出她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和熱愛。回國後,她得到了一次採訪旅行的機會,奉獻出了帶刺的《一束玫瑰》,無論她的一些批評性的意見是否完全正確和得當,我覺得她的坦誠的態度是可愛的,是對祖國的關注和對人民的信任的一種表現。而且,她在這本書的「後記」中說,「在我筆下滑過的許多人和事,定然已發生不少變化……我欣喜祖國的變化,我盼望有一天出現我心中的畫面。」那麼,她是懷著祝福的心的。

  後來,她參加了工作。在個人生活中似乎不那麼如意,她沒有談具體情況,只是在文字中表達了她的某些困惑和痛苦。不久後,她就突然去世了,她說過,「生命是數不清的歡樂、哀愁、痛苦」,她也知道「我們不能要求我們的生命總是在風和日麗中」。然而她依然認為「生命是很美的」,那麼,她為什麼要捨棄了生命呢?她生長在異國,經歷了風風雨雨,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剛開始施展才華,為什麼就突然離開了呢?……

  撫讀她的作品選集,我不免有些感慨和惋惜。她還年輕,在人生的道路上和文學創作的道路上正趨向成熟。她的《人海巴黎》是近年來出版的眾多散文集中比較優秀的一本。可以期望她會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出來的。同時我也想到,有一些年輕的作者,出手不凡,但或不幸夭折,或由於什麼原因中斷了寫作,有如流星一閃,在文壇上消失了。這是很可惜的。梅苑也正是其中的一個。好在百花文藝出版社在她去世以後還為她編了一本選集,使她的作品得以保留並流傳。她長年飄泊不安的靈魂,當會感到溫暖的安慰吧。

  1992.3.29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