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卓 > 詩人的兩翼 | 上頁 下頁
在「憐憫」的背後


  ——讀《女孩的憐憫》

  是她發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她正在文學的長途上起步,正如她正在生活的長途上起步。可以感覺到這篇作品還稍稚嫩。同時也可以感覺到作者青春的活力,對人生的美好的意願,對生活的嚴肅的(雖然也是單純的)思考,和已經閃露出的令人不能不注目的藝術才華。

  開始讀來,這似乎是一個平常的已經有許多作家寫到過的題材,一個有關愛情中牽涉到「第三者」的故事:從農村來的大學生陳少偉為同班同學張燕玲對他大膽的追求而苦惱。他盡可能躲避她,設法甩脫她的糾纏,用生硬的態度抗拒她的追求。雖然,在內心,他是愛她的,但卻不能接受她的愛。因為,他已和家鄉中的一個叫桂蘭的姑娘訂了婚。他們是童年時的伴侶,一道長大的。那是一個純樸、文靜、勤勞的姑娘。他對她有感情,而那並不是愛情。他原是堅決反抗這沒有愛情的婚約,但終於屈服於辛苦撫育他成人的父親(「一個執拗而愚頑的山裡人」)的壓力,更主要的是屈服於他的哀求,因為他不願也不忍過分傷父親的心。也可能由於他也不願也不忍過分傷那姑娘的心——那婚約是那姑娘主動提出來的。在學校的許多場合中,當他的心為張燕玲「火辣辣的,帶著魔鬼般跳躍的眼睛」所吸引,而戰慄時,他同時又隱隱地看到了另一雙眼睛:

  桂蘭的眼睛,恬靜而又祈求般憂鬱地望著他。一邊是強烈的愛的召喚,一邊是沉重的道德的壓力。他在痛苦烈焰的煎熬中。

  愛的力量終於是更強大的,在多次的猶豫、動搖,反復地思考後,他寫了一封信給桂蘭,要求解除他們的婚約。——一直到這裡,故事都可以說是平常的。

  但是,結局卻令人感到意外。陳少偉在緊張、激動中期待著桂蘭的回信寄到了。桂蘭同意解除婚約,甚至感激他給了她一條生路,因為她也感覺到了他們之間的隔閡:「離得很遠,虛得很。」而在同村裡,另有一個青年對她「暗暗地表示那個」,她也覺得合意。陳少偉帶著狂熱的喜悅讀完這封信。他卸下了精神上的重負。他解脫了,他可以接受張燕玲的愛了。他完全沒有想到——讀者也完全沒有想到:張燕玲拒絕了他的愛。她說,她早已有了「朋友」了。她說,她對他的追求只是為了刺激他,給他一種力量,使他去掙脫對他(也對那個他不愛的農村姑娘)將帶來終生悲劇的婚姻枷鎖。原來,她對他的追求,不是由於愛,而是出於憐憫。

  我不想在這裡深入地探討作品的主題。那主題是鮮明的:

  婚姻必須以真實的愛情為基礎,為內涵。而且,顯然地,作者是將此作為個性解放的一個內容的。我們可以說,作者對婚姻和愛情的觀點無疑地是對的。但是,要將這種觀點付諸實踐卻不可能那樣簡單。愛情和婚姻總不免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

  其中有因襲下來的舊的倫理道德的陰影,也有不能完全不考慮的現實關係,包括其他的一些感情因素。有著正確的愛情和婚姻觀點的人有時不得不遷就或屈從於這種制約。以這篇小說所敘述的故事為例,我們不能簡單地責難陳少偉勉強接受父親為他訂下的婚約完全是因為他的軟弱,我們也不能說開初使他不敢接受張燕玲追求的那種道德感是完全不對的:他不願傷害年老的和他相依為命的父親,不願傷害一個純潔、善良的姑娘。他的這些考慮不是不可理解的。——如果從這裡挖掘下去,就可以開拓更為深廣的社會內容。

  而作者以一個單純的方式解決了問題。桂蘭也感覺到了她和陳少偉的感情上的距離,所以陳少偉心安理得地得到了解脫。在他發覺張燕玲對他的追求不過是為了拯救他時,他失望、氣憤,但是,當他冷靜下來後,他感激她,對她由愛而恨又轉而為敬。因為他分明感受到另外一種人情:「它有更深的厚度,更浩大的天地。」從這一段曲折的經歷中,他認識到:「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我要學會戰勝自己。」

  作者沒有考慮怎樣加強作品的社會內容和主題的深廣性。她沒有賦予自己這樣的任務。她只是要借這個故事來表達她的婚姻觀。「五四」以來許多有關婚姻自由的作品,重點在於揭露封建勢力和影響,而這篇的重點則放在自我超越的基礎上,它是以「要學會戰勝自己」作為結論的。從中可以聽到新一代的年輕人要求個性解放的呼聲,可以看出他們對於「人」

  的含意的思考。「婚姻自由」在新文學史上是一個陳舊的主題,但在這裡並不是舊調重彈,而是帶著強烈的這個時代的色彩,帶來新的躁動的信息。

  而由於作者的藝術才能,使作品有著一種魅力。

  作品是以主人公陳少偉自敘的方式來寫的。作者沒有急於去講述故事,而是通過具體的場景的描繪和在具體場景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的描繪,逐步展開了情節,豐滿了人物的性格。陳少偉對張燕玲表面冷漠、生硬,而內心愛她。他的矛盾、紛亂、痛苦的心情,他的每一個感情的轉化過程,這一切都寫得很生動、細膩。作者不是外在地、客觀地去描述,而是對自己筆下的人物有充分的瞭解,而且在創作過程中化身為對象,去體驗人物的心理變化。由於這些心理刻劃得如此真實,使讀者不自覺地就沉浸在人物的心情中,分享他的喜怒哀樂,關切著他的命運。只是,在陳少偉發覺張燕玲並不是真正愛他以後,他的感情的起伏變化,尤其是他由對她的恨而轉為敬,開拓了冷靜的思考,認識到要「戰勝自己」的重要性,是寫得稍微匆促一些了。我想,這是因為作者在這個問題上也還缺乏深入思考的原故。我甚至想說,作者還缺乏實際的經驗和體會,因而沒有可能去進行深入的思考。作者企圖使陳少偉通過這一番精神鬥爭的洗禮後,不僅得到應該「戰勝自己」的認識,而且得到超越自身的力量,但這一點在藝術上就缺乏相應的有力的表現,因而也就使作者企圖表達的主題削弱了。

  比較起來,張燕玲是一個更引人注意的形象,一個新的年輕的開放型的少女。她鋒芒四射,大膽,無畏,敢於直率地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陳規和習俗表示不滿甚至蔑視,敢於頂撞領導,直率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最集中地表現她的性格的,是她對陳少偉的追求。她毫無忌憚,不在乎流言。而她追求他的目的,並不是由於真的愛他,而是想拯救他也拯救另一個姑娘脫出苦海。她的追求是一種偽裝,人們可以在這一點上非難她。

  但無疑地她的動機是純正的。而且她為此付出過代價:花去了許多精力,承擔了許多譏嘲,因而我們又不忍責備她。我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加論述。因為她終究還是單純和有些稚氣的。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一形象本身所顯示的當代某些青年的思想傾向和性格端倪——一種典型的萌芽。作者通過陳少偉的敘述,從幾個場景中勾劃出的這一形象是生動和可信的。只是,對她當初對陳少偉的追求顯得那麼真摯,那麼熱烈,沒有對她是「偽裝」這一點有所暗示,以至她後來說她並不是真愛陳少偉時,就顯得有一點突然了。作者可能是想達到某種藝術效果,但對人物的性格的統一性卻有所傷害。

  這一故事展開在大學生活中。隨著作品中人物的活動,我們也側面地看到了大學生活的某些風貌,感受到了大學生活的某些氣息。而這些風貌和氣息又反過來襯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我們年輕的作者和她筆下的年輕的陳少偉、張燕玲們,都還只是在人生的長途上剛剛起步。隨著他們一步一步向前的探尋,他們將發覺一切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單純。嚴峻的現實將使他們受到鍛煉,將使他們還顯得幼稚美好的意願轉化成為成熟的思想力。而作者在這篇作品中大聲呼喊出的「戰勝自己」對於他們就是一個嚴肅的課題,而且他們必須要認識到那豐富的內涵。我們年輕的作者對她筆下的陳少偉、張燕玲們,以至在深山中的也正在覺醒的桂蘭們,都表達了她的祝願。那麼,我們也在這裡表達對作者的祝願,相信她在人生的道路也在藝術的道路上將健康地成長!

  1986.5.25

  附注:在《在憐憫的背後》的作者是武漢大學學生吳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