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惲代英 > 民國八年日記 | 上頁 下頁
八月日記(1)


  一日 星期五

  早粥後偕父親、子強弟出,步行盡租界,至黃龍寺。下觀龍潭不得,至溪而止。複上,吾與子強弟又從僧往觀,則龍潭,即吾前曾窺視,而以為無足觀者也。逼近觀之,水亦三、四丈,循崖下,潭中碧靜,亦有可觀者。

  複上稍息,行至蓮華庵,茅屋整潔,佛像多而新,供佛玉皇、王母。有康更生贈字(黃龍寺額亦康題),老人蘇甯產,頗高尚,舊商人也。

  折回又趨金竹坪,此地頗有名,乃僅一片平原,茅屋三間,捋牛乳者居之。

  從上越魯嶺,回牯嶺,父親幾倦不能行矣。及歸已暮,乃上館吃飯,回已十點。

  二日 星期六

  此日從棧主人借《廬山志》閱之。遊蓮花峪。見Price〔普賴斯〕購書二冊,借九冊。

  讀《廬山志》雜錄:

  廬山即敷淺原。《地理志》以敷淺原為曆陵縣博陽山。《蔡傳》謂應在江州德安。然山小而卑,未見為在所表見,疑系廬阜。夏允彝:因廬阜之頂有禹刻「洪荒漾予乃檋」。(《一統志》謂在紫霄峰石室。桑疏:今不知所在。)因定即敷淺原。李瀅謂,禹時山川未有定名,或廬阜一帶並博陽諸山,皆敷淺原。《南康舊志》,山南紫霄峰有「敷淺原」三字,未知何時劖石。王忠文禕、李夢陽、鄭端簡,均以敷淺原為廬阜。(漢陽峰有峭壁曰「禹王崖」。《續志》相傳禹治水登此。)(上霄峰,《一統志》亦有石室瀑布,禹刻。)

  廬山與匡廬。《豫章舊志》廬俗,本姓匡,漢封鄡陽。俗兄弟七人,好道,寓於洞庭之山,故世謂之廬山。遠法師《廬山記》殷周之際,匡俗先生游此,時人謂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周景式曰,匡俗,周武王時生,而神靈,廬於此山,世稱廬君,故山取號焉。《山海經》: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是曰廬江之名。山水相依,互舉殊稱,明不因匡俗始立(以上《水經注》)。盧藩曰,廬山因廬江而名古矣。周景式曰,匡俗,周威王時人,世稱廬君,是俗因山為號也。桑疏:三天子都(《水經注》),在歙東。又雲在黟縣,漢廬江郡,即今廬州安慶地。漢時廬山南北,皆豫章郡紫桑縣地,故廬江不與廬山相依。

  三日 星期日

  遊禦碑亭、佛手岩、天池、石門磵、賽陽橋、西林寺、東林寺、曆十八灣、講經台而回。

  釋慧遠《廬山記》。匡續先生一作俗。《古潯陽記》:匡續,老子之弟子。謝顥廣《福觀碑》:先生結茅于南鄣虎溪之上,修煉七百年。威烈王遣使迓之,僅有草廬焉。回奏,命南鄣山為靖廬山。邦人以先生姓,呼匡山,又曰匡阜。《九江志》:匡續墓在瑞昌縣歸義鄉匡葬山。桑疏《真仙通鑒》:匡俗、匡續並載,而事蹟絕殊,似為二人。(《真仙通鑒》:匡續隱虎溪之上,匡俗隱覆笥山,俱得仙。)

  匡山與太白書堂。桑疏:太白書堂在青玉峽西一裡。白嘗讀書蜀之大匡山,後又讀書潯之匡山,杜子美贈白詩,匡山讀書處是也。又五老峰下有李太白書堂。《圖經》:太白見五老峰奇之,遂下築焉。毛德琦曰,太白詩題云:「時予歸隱屏風疊。」又,五老峰絕句有「吾將此地巢雲松」之語。書堂當以五老峰下為確。李瀅曰:白生蜀之彰明,邑有大小匡山,白讀書大匡山,有讀書台。杜子美匡山讀書處,杜修可言:此大匡山,非匡廬山。《太白年譜》:王璘舉兵反,白時臥廬山。又太白居廬山,見於其詩文甚夥,杜或願其得遂終隱之志。然範傳正《李白新墓碑》,距太白時不遠,即雲大匡山讀書堂。杜或祝其生斯者歸斯,或己客望客之歸,皆未可知。

  四日 星期一

  休息一日,閱《廬山志》。還書於Price〔普賴斯〕。觀打棒球。

  九江與潯陽。朱徽曰,古九江郡,蓋跨江南北,今之潯陽、彭澤,及舒、廬、潛、皖等地。《漢志》:九江在今廬江郡之潯陽縣,漢封黥布為九江王,都六合;江北有六合,號九江者,統其域也。典午南渡,始以江州為重鎮;九江之名,專歸之。故漢以前,九江郡在江北。六朝以下在江南。《蓉塘紀聞》:王莽以豫章郡為九江,柴桑縣為九江亭,九江之名訛久矣。桑疏:《三國志》,周瑜治兵柴桑,不言潯陽,以江南惟柴桑也。後晉惠帝以豫章十郡置江州,無潯陽。至永興元年,始以廬江之潯陽,武昌之柴桑,置潯陽郡治江州。唐改柴桑為潯陽縣。然則江南有潯陽,蓋晉永興以後事。盧藩曰,東漢《地理志》:廬江郡有舒潯陽,古潯陽在大江之北。

  《史記》、《列異記》均已有廬山之名,客或謂廬山原名驪山,近代改名,妄說也。

  游廬之名人:太史公(《史記》),殷仲堪(《遠公年譜》),顏真卿(《唐詩紀事》),韋應物(《九江志》),白樂天(《樵人直說》),王十朋(《梅溪集》),呂洞賓(桑疏),陳摶(桑疏),董奉(《神仙傳》),陶潛(桑疏),蘇轍(本集),朱熹(本集),李白(本集),陸修靜(《續志》),慧永、慧遠、慧持、雷次宗、宗炳、張野(《十八高賢傳》),陸遊(本集)。

  五日 星期二

  游女兒城、七裡沖、圓竹坪、月宮院(即五老峰廟)、大月山、東方寺、會仙亭、三疊泉,冒雨而回。三疊泉,最可觀。

  上大林寺與黃龍寺。《志》:上大林寺,寺前有寶樹二株。《續志》:寶樹蓋娑羅木也。王世懋《游匡廬記》:寶樹在上大林寺,近出一癭作人狀,僧輩以為大士像。《志》:踰赤腳塔山為黃龍山。《續志》:以黃龍潭得名,後枕玉屏風,前有天王峰相峙,其西為禦碑亭,西南有制龍洞,洞上有降龍石,寺東徑旁石壁間,劖「尺五天」三字,天臺王世昌書。《志》:後附載明神宗「護藏敕」及新刊「續入藏經序」。楊恭甫言,今日之黃龍寺,實大林寺故址,亂後無據,行僧到此,誤以為黃龍舊址,而建寺焉。閱王思任等遊記,皆未言寶樹,尤為明證。

  按:予等遊黃龍寺,寶樹儼然,且見其癭,自寶樹下得潭,人皆謂為黃龍潭。未至潭,有石上書「降龍」二大字,旁書明王世昌書,然未見所謂制龍洞,亦未見「尺五天」之石劖。距寺不遠有亭,覆明神宗一敕一序與《志》同。寺僧指玉屏風、天王峰,亦與《志》正合。然則就寶樹言,此固似大林寺,餘事則明證其不得非黃龍寺矣。其《續志》言禦碑亭,即指神宗碑亭也,非佛手岩之碑亭。然《志》載大林寺遊者九人,有三人皆言及寶樹;黃龍寺九人,無一言及寶樹者何歟?朱徽有上大林娑羅寶樹詩,又有過黃龍寺詩,則大林、黃龍必非一寺可知。王思任《遊記》言王赤城題「尺五天」處,踰數嶺,山內忽黃,下一坡,種杉萬計,僧蔔地改名黃龍潭。如是,亦與今日黃龍寺景地不同,即謂玉屏風、天王峰與龍潭,均後人因志而附會。「降龍」二字,為好事者所書。然神宗禦碑何因而在是耶,此真不可解也。存其疑以俟後日。

  六日 星期三

  休息一日,父親略傷風,餘便血少許,此亦遊之代價歟。閱《廬山志》摘錄日記中。

  長沖與牯嶺。牯牛嶺下長沖者,長且平可藝粟數十百石,有泉數十泓。桑疏:又曰牯牛嶺,北有石如牛首,故名。黃炎培曰,牯嶺舊號長沖,以今觀之,租界之地,與所言長沖略似。意者西人自牯牛嶺租地漸至長沖,遂統以牯嶺名之耶。

  神龍宮。《志》載石劖「文殊攝化神龍之宮」。聞僧言,今尚有之。

  七日 星期四

  又休息一日。閱《廬山志》,雜錄日記中。

  金竹坪。《續志》:千佛寺在焉。大雄寶殿,钜麗甲山南北。古松一株,短小盤曲,異于常植。王思任《遊記》:寺外一樹,白花四瓣,幽香趁人。寺內楚天閣,極目千里,長江如練。按:今則一片平原,三間茅舍,捋牛乳者居之而已。

  大月山。桑疏:在含盤嶺東,山特出形如半月。按:大月山,約當由女兒城至三疊泉。下山路路均大石,下山頗不便著足,上山則較易,若比之講經台,下十八灣,其難行尚不逮也。

  隘口。《志》:德安、星子之間,有地曰隘口。桑疏:路由廬阜、黃龍兩山之間,過此則豁然平疇。

  溫塘。《志》:黃龍山北麓,有二溫池。桑疏:一池尤熱,西池有它來水雜之,冷者三之一。去溫泉一裡,有謝靈運繙經台址存,俗謂之經臺山。

  栗裡。溫泉之北,其墟曰栗裡,陶淵明故里也。朱子曰,粟裡,穀中有醉石,相傳陶公醉眠處。予嘗往遊而悲之,作歸去來館於其側,淵明歸去來辭序,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桑疏:清風橋去醉石一裡,嘉靖中更名柴桑橋。

  杏林。般若峰下有董奉館,杏林,即董奉種杏處,練子寧等有詩詠之。《舊志》:今廢。

  八日 星期五

  清晨行過含鄱嶺、棲賢橋,至棲賢寺,又至觀音橋,觀金井,至海會寺,才日午也。

  金輪第一峰。在馬尾水南,峰形如輪,旁有石鏡峰。

  歸宗寺。金輪峰南有歸宗寺,王羲之解郡卜宅於此,後舍宅為寺。桑疏:寺東有墨池。桑疏:相傳羲之所洗墨處。右軍閣。又桑疏:羲之鵝池在寺後,今湮。寺前有複生松。

  金雞峰與簡寂觀。《梅溪集》:簡寂觀後有金雞峰。桑疏:峰麓雞石關,逕闊不盈咫尺,下臨絕壑,行者攀緣,側足而進,負薪者肩不得易。簡寂觀,陸修靜之居,禮鬥石在觀內,石上履跡猶存。

  雙劍峰與香爐峰。桑疏:雙劍峰,在紅石崖東,峭麗勝於山北雙劍,香爐峰在其西南。

  秀峰寺。鶴鳴峰下有開先寺,昉自李中主景[璟]。桑疏:中主讀書台在寺後,世以為李後主煜。景[璟]遷都豫章,煜留守金陵,即嗣位,未至豫章。又以為昭明讀書台,更誤。寺有禦碑亭、禦書樓;寺前有大碑鐫大士像。黃庭堅記先主秉楊氏國柄,中主年少,喜物外之名,問舍於五老峰下,有野老獻地焉。山之勝絕處也。萬金買之,以為讀書台。嗣國乃即書堂為僧舍……蓋廬山開先、棲賢、歸宗、圓通四禪院,遊客常居。

  九日 星期六

  晨購《廬山志》,行至白鹿洞,遇雨。日午乃過馬道河,進食,至萬杉寺,觀五爪樟及龍虎嵐慶石,至秀豐寺,觀青玉峽。

  瀑布泉、青玉峽。雙劍之左有瀑布,水下有布水台,又下有青玉峽。桑疏:瀑布水懸掛數十百丈,流與馬尾水合,出山峽中,石碧而削,水練而飛,潭紺而淵,後因名曰青玉峽。二瀑俱奇觀,而西瀑尤勝,日光灼之,燦爛黃金色,倏為驚風所掣,則中斷不下,忽飄入雲際,如飛毬卷雪,迸珠碎玉,瞬息萬狀。石劖米芾「第一山」三大字等。

  三石樑。張正則「簡寂觀」詩:三石樑本絕。梁元帝廬山碑:東瞻洪井,在香爐峰南,西望石樑。則三石樑應在簡寂觀之墟。李白「銀河倒掛三石樑。」李洞言,開先寺上有三石樑,橫絕青冥,杳不見底,則似在開先之後。《一統志》:九江南,《康新志》:於上霄、紫霄二峰,皆言有石樑。黎景高又雲,在五老峰上,今遍訪鶴鳴、五老與紫霄之西,杳無所謂三石樑者,豈皆空言哉。(桑喬)

  萬杉寺。慶雲峰之下,有萬杉寺,故慶雲菴也。僧大超植杉萬本,天聖中賜今名,石劖宋仁宗「國泰清淨」四大字。(《舊志》)

  十日 星期日

  早至黃岩寺觀瀑布,泉下稍歇,又至青玉峽,傍晚乃行至歸宗寺。

  棲霞寺與三峽澗。桑疏:含鄱口南棲賢穀,三峽澗出焉。含鄱口口向鄱湖,南曰砦口。下有石,曰大石斗笠石。含鄱口西南,為太乙峰。桑疏:南人謂之太犁頭尖,其下有歡喜嶺,歡喜亭。《續志》:嶺乃登五老峰大路,上二裡為砦口,太乙峰南為犁頭尖,山西南與漢陽峰接。

  小大支流九十有九,皆入於三峽澗。蘇子由曰,棲賢穀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間,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橋曰三峽度橋。水平如白練,觸巨石,流轉洶湧,窮水之變。袁宏道曰,棲賢廢址,左折得玉淵潭,水奔流,與大石觸方怒,忽得平石,溜瀉數十丈,石鬥疊,忽落為潭水,勢不得貼石,則駕空懸注,斜飛十丈餘而後墜,數折得三峽橋,橋堅致雄偉,沿溪行,巨石巍怪,或眠或立,湍水撼之,一澗皆咷號砰激,嶼毛沚草鹹有怒態,忽焉,石遜,涓然黛碧,觀者不知其氣之平也。

  石人峰下有棲賢寺,李渤讀書處,故謂之棲賢寺。自赤眼禪師創之,寺內有五百羅漢圖二百軸,金世揚藩江蘇時佈送,萬承蒼記,方伯聞許虎頭善畫山水人物,乃具千金延于官,六、七年作羅漢圖,裝潢精妙,貯以八箱,幅廣五尺,長一丈四尺有奇。法象大者高三、四尺,小者可尺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