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雜文選 | 上頁 下頁


  「一年抓四次」,「一月抓一次」,「右手抓工業,左手抓農業」,「抓兩頭,帶中間」,「抓重點」,「不要抓了芝麻,丟掉西瓜」。——許多文件上講工作佈置和工作方法,都提到「抓」。

  人,稱為「萬物之靈」,主要是有能抓的靈便的雙手。小孩子「抓周」,是腦與手結合運用的開始。腦在選擇,手就動作,先抓這,次抓那,他不會一件也不抓,也不會把所有東西一齊抓。

  我們比「抓周」的小孩進步多了,但有時也並不比小孩高明多少,因此還有說一說的必要。

  一、必須抓。有的人什麼都不在乎,照例上班下班,照例起草簽字,什麼都知道一些,又什麼都不深入,日計不足,月計歲計仍是不足。這是很不應該的。

  二、要有計劃的抓。抓小的不抓大的,抓緩的不抓急的,應先抓的後抓,應後抓的先抓,或幾件事同時抓,平均使用力量,處處感到力量不足,這都是不好的。然而有些同志的工作方法,卻常常是這樣。

  三、要抓得快。現在是「一天等於二十年」的時代,今天認為先進的,到明天就成為落後的了。這裡居於上游的,在那裡變為中游了。新的事物不斷發生,不趕快抓,那你自以為是新的研究,作出文件,人家卻說你是在推算去年的曆書。既是舊的曆書,那就不理它罷了,但是,新的發展大都是從已有的基礎上做出的,已有的不清楚,怎能指導新發展的工作,甚至對於新的工作,將不能瞭解而成為外行。

  四、要抓緊抓透。抓而不緊,等於不抓;抓而不透,也等於不抓。用的時間多,深入現場多,是緊;分析事物的來因去果,定出指導的方法,並能隨著隨時發生的新因素而加以修正和補充,是透。抓如不緊,必然抓不起來,「走馬看花」,花是看到了,但不知它是桃是杏;抓如不透,等於隔著靴筒抓癢,儘管用力,癢處仍沒有感覺。

  抓不是難事:偉大出於平凡,道理人人可懂。

  抓也不是易事:要練習思考能力,要積累一些社會常識和業務經驗,要善於分析每一件事的各方面的聯繫和矛盾,要能正確作出判斷而又不拘泥於不甚合理的判斷。

  1958年10月22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