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雜文選 | 上頁 下頁
學習筆記摘要


  一

  民主集中四字,聽熟了,但總有點不清楚。有說民主和集中是互相伸縮的,如某種時與地,民主要多些,某種時與地,集中要多些之類。又有說「民主集中」,照外國文應譯為「民主的集中」,民主集中,原是一個東西。

  現在,在這個文件上弄清楚了。

  「在組織上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要有正確的指導路線,遇事拿得出辦法」;而正確指導路線的來源,在於「明瞭下級機關情況及群眾生活情況」;雖然明瞭了,卻還是「不要太隨便」做決議。這裡說明:集中裡面,已包含著無限民主因素,有是大家要說而沒有或不能說出的,有是過去已經說過或表現過而總結起來的。這樣的集中,不僅不違反民主,且給民主以正確方向,使各抒所見,附益到上面去。而且使指導機關的威信提高,偶然沒有大家討論而仍不失為民主。民主和集中是相成而不相反。是「民主的集中」,也可以說是「集中的民主」。

  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者不瞭解下情,又固執己見。這樣的領導下,不可能有民主的集中。要就是強調集中,不許下面說話,而不是下面無話可說。要就是民主沖決了堤防,「使黨擔負不起鬥爭的責任」。

  然而我們要的是又民主又集中,民主幫助集中,集中也幫助民主。這和整頓三風,掃除三風的不正殘餘,是分不開的。

  還有,有了正確指導,沒有好好地使大家瞭解,也可能發生不正確的民主傾向。有些同志把人類看得太聰明了,只知道「人為萬物之靈」,而不知道人只有說得通的靈,沒有不說能通的靈。孔夫子教人:「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其實,受教的人,舉四隅不要複就能反到二隅三隅,已算不錯。孔夫子在這上面,未免有點主觀。又有的同志把自己看得太蠢,把人家看得太聰明,自己經歷了長期鬥爭,且身為知識分子,尚且瞭解得有限,而對於新同志的錯誤,則責備他:「為什麼這個都不懂?」這是不能服人的。多多開會,好好討論,不是一夜長個高子,而是一點一滴地積累,這是我們的修養法。

  這裡不是說犯極端民主化錯誤的人可以自恕。身為黨員,不論新老,對黨都要絕對負責。何況是「削弱以至完全毀滅黨的戰鬥力」,客觀上實在是反革命思想的一種錯誤!

  (讀《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二

  無產階級的力量,第一是組織,第二是組織,第三仍是組織,這是聽熟了的。怎樣使個人的思想行動完全服從於組織即組織高於一切?一是自覺,二是強制,而且自覺要多於強制,也是聽熟了的。至於怎樣真正做到自覺?那就有點茫然了。

  這裡告訴我們的方法:是「容」與「制」。一方容納一切,一方防止一切。「開會時要使到會的人儘量發表意見。有爭論的問題,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調和敷衍。一次不能解決的,二次再議(以不妨礙工作為條件),以期得到明晰的結論。」這就是「容」。「少數服從多數。少數人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之後,必須擁護多數人所通過的決議。……不得在行動上有任何反對的表示。」「不懂得黨的組織(會議等)的重要,以為批評在組織內或在組織外沒有什麼分別。……要教育黨員懂得党的組織的重要性,對黨委或同志有所批評應當在黨的會議上提出。」不許有任何反對的表示,不許有非組織的批評,這就是「制」。

  「容」與「制」是相成的。「容」不夠而能自「制」,中人以上,可以語此。身為共產黨員,應該以「中人以上」自待。應該知道不經過組織,不服從組織,而在組織外發牢騷,「給群眾以壞影響」,或者誤用黨的批評去「攻擊個人。其結果,不但毀壞了個人,也毀壞了黨的組織」。這都是罪過。另一方面,黨的組織,一方設立嚴的堤防,一方又要善於疏導。任何問題,都可在黨內提,都要弄明白,給以不調和、不敷衍的結論。疏導越好,堤防愈固。由不大自覺逐漸走到全部或最大部分的自覺。個人的意識行動和組織融洽一起,黨的力量就增強無比了。(同上)

  三

  黨的「幼稚無知識」,由於黨員的「幼稚無知識」。我參加革命不為不久,為什麼要革命?革命須怎樣進行?大革命是怎樣失敗的?革命要何時才能成功?這些問題,當時悶在心裡,有些直到現在還悶在心裡。只知道要幹,卻不能說出:路有好長?須怎樣走?走要準備些什麼?因此對黨貢獻不大。

  還在二十年前,我在編輯《通俗報》,毛澤東同志在「遊學」。毛澤東同志不肯出洋(那時很多人往法國勤工儉學),說:「我現在要知道的是中國而不是外國。」怎樣知道呢?親自去調查。他打算先遊遍湖南各縣,但只遊歷了湘中各縣,就為工作所不許可了。他遊歷時寫的報導,是《通俗報》上最實際而又出色的文章。

  我在《通俗報》館的一個會議上,第一次認識毛澤東同志。會後他到我房子裡坐談,我不知道那回他對我感想怎樣,後來我覺得他是想瞭解我,態度謙虛,不離不即,人自樂於相告,所謂「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也。毛澤東同志調查興國長岡鄉、上杭才溪鄉,我是看見的。找來鄉長支書三兩個農民,每個鄉都差不多談了個把星期。他親自照顧他們的食宿,生怕他們不能熬夜,一句句很謙虛地問。正如《<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裡所寫:

  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採取同志態度的,否則他們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盡。開調查會每次人不必多,三五個七八個人即夠。必須給予時間,必須有調查綱目,還必須自己口問手寫,並同到會人展開討論。因此,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瞭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自愧得很,毛澤東同志這種精神,我一點沒有學到。

  (讀《調查研究決定》及《<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

  四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一真理,以前是被漠視的。近來雖被人承認而並不就被人瞭解。自稱瞭解而不實做,等於不瞭解。

  「由一典型再及另一典型」,是調查的深入法。調查不深入,是沒有用的。要深入,就只能有計劃地抓住一個、以至幾個典型。「普遍調查,不可能也不需要」。然而有些同志,常常喜歡「無所不包」,結果,誰都調查了,誰都沒有調查,「走馬看花」,所得無幾。

  另外一種,喜歡用主觀去收集和處理材料。主觀的道理先定了,然後找許多材料來證實它。即使把材料歪曲點也並不可惜。這種調查,同樣不好。然而寫慣議論文的同志總喜歡這樣。

  邊區政權工作的領導機關,對邊區內外的情形瞭解得不夠。如果多瞭解些,工作也許要更好些。不是不可能多瞭解而是沒有去求多瞭解。比如有這樣的情形:上次工作的經驗躺在檔案室,下次工作者不願去檢查卻願重新來一套。下級人員來,一肚子意見,有的等機會說,有的欲說而不會說。而因為我們「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不肯「放下臭架子」和沒有「甘當小學生的精神」,致仍然滿肚子裝回去。許多實習團工作團寫出的材料不找來看,甚至送來了也讓它「塵封」。還有,聽到的、看到的、甚至人民已經告狀,也常鮮注意,不去聯想。我個人對這樣的機會,因自己懶,或因「自以為是」,——「沒有求知的渴望」而失去的已經很多。其他同志,怕也未免。

  沒有經過精密調查而無知妄說的人,不當權就淆亂聽聞,當權就要斷送事業。

  經驗是可寶貴的。經驗而與理論聯繫,即是馬克思主義的全部。

  1942年5月7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