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文集 | 上頁 下頁
黃河清


  (一九五五年一月)

  很早就有這樣的傳說:「聖人出則黃河清」,中國是出過聖人的,黃河卻沒有清過。

  黃河不清,不是因為沒有聖人,而是泥沙太多。黃河水的含沙量居全世界各大河流的第1位。根據水文資料計算,河南陝縣的黃河水,每1公方含沙量達34公斤,每年經過陝縣帶到下游和海口的泥沙,平均達13.8億噸,體積約折合9.2億公方;如果用這麼多泥沙堆成高寬各1公尺的土壩,夠繞地球赤道33周。這樣多泥沙混在水裡,聖人有甚麼辦法使它清?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兩句詩,上一句是說黃河水源比海面高出4368公尺,它象一座很長的曲折的滑梯、沒有梯板,一滑下去就不可控制;加上流入黃河的兩岸支流大都是從山溝中沖出,是一些小滑梯,這就更使得黃河奔騰澎湃,一泄千里,象從天上落下一樣。下一句「奔流到海不復回」頗有些不合事實。水是到海不復回了,水裡的泥沙,不都流到了海。因為自孟津以下,地勢平坦、河流緩了,所含的泥沙,一部分淤積在海口,不能沖到遠海去,海口淤積,作48裡寬的扁形推進;一部分則沉積在下游的河身裡,河身一年年增高,據近年的實際測量:黃河下游河身每年要升高1公分至1公寸不等,有的地方,目前河身已比地面高出10公尺。禹治水,目的是要「水由地中行」(1),而幾千年來的黃河下游,則是水由地上行。

  這就造成了這樣的形勢:黃河每年流失13.8億噸泥沙,這些泥沙,是黃河中游以上即沁河口以上廣大流域被沖刷下來的肥土,使肥沃的高原,逐漸荒瘠或變成溝壑,宜耕面積逐漸減少,農作物產量低下:有些地區已變成沙漠或半沙漠。另一方面,黃河下游由於水在地上行,每逢汛期(2)河水暴漲,「地上河」威脅著兩岸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人民依靠修堤搶險和「地上河」鬥,遇到堤約束不住地上河時就決口,決了口,就堵口,又修堤,堤高河身也高,到了河身再不能維持時,來一次大潰決,河身改道,人民又循著改變的河身修堤、搶險、堵口,就這樣循環了幾千年。據歷史記載:黃河下游在3000多年中發生氾濫、決口1500多次,重要的改道26次,其中大的改道9次。改道最北的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黃河的災害波及到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長江下游,威脅25萬平方公里8000多萬人口的安全。幾千年來不知吞噬著多少人民的生命財產,我們人民總是這樣頑強的奮鬥著,艱難的生活著。

  這就是黃河所以成為害河的面貌。

  泥沙是好東西,不能讓它流失;水是好東西,要利用它變水害為水利。我們勤勞的祖先,想不到這些,就想到了也無法做到。

  約在三四千年前我們祖先奠居於黃河流域,生產和人口逐漸發展的時候,遇到了洪水,水從山丘上過,很多人民被水沖走了、溺死了,很多田園被毀壞了,人民和洪水勢不兩立。傳說這時統治階級裡出了兩位治水的大人物,是父子倆:父叫鯀,子叫禹(3),鯀治了9年沒有成功,禹治了13年成功了。他父子倆的治水方法絕不相同。鯀沒有成功,他的治法,只《書經》上傳下一個「堙」字,「堙」是塞的意思,不能想像為當時部落長共同推薦的認為有才幹的鯀(4),只是到處把水堵起來;也許他做過一些有點象現在「蓄洪」、「滯洪」的工作,要蓄洪滯洪,不免淹沒一些村莊,那時候淹沒一個或幾個村莊事實就是淹沒一個國,被自然水淹沒,不敢怨;被人為水淹沒,不免大鬧起來,鯀可能是在這樣情形被殺了,並把他列為四凶之一(5)。禹傷乃父治水被殺,於是一反父之所為,用全力治水。娶後3天就外出了,3次過家門而不入。禹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反抗洪水的英勇。禹治水方法,不是「堙」而是「導」,把水引導到下游去、到海裡去。他不止「導」黃河,江淮河漢都「導」了。禹在黃河流域用力較多,從碣石山到龍門、到砥柱(即三門峽)直到海口(現在的大沽口)。流傳的禹鑿龍門鑿三門峽的神話,在禹貢上還能找得出形跡。

  有一事值得提及的,史上載在舜領導下,「禹」專管治洪水,還有一位叫「益」的專管燒山,燒山為的是驅猛獸(6),「洪水猛獸」是人民的大敵,直到現在還把「洪水」和「猛獸」連起來用。現在如有人這樣做,無疑要當反革命辦,可是當時卻認為是一件偉大的為民除害的事。

  封建時代人民受河的害、官吏發治河的財,他們把治河看做肥差事。但也有些忠實於治河事業的人,想盡辦法、用盡力量,求得黃河不出危險。只是他們為時代條件限制,不敢也不能從整個河系著想,從永遠免除河害著想,只是想求得下游的一時的安全。他們的辦法,有的主張「不與河爭地」,凡當水沖的人民都遷走,面寬、流緩,自不為害;有的主張把「築堤束水,以水攻沙」,河面窄,水流急,可把沙沖到海裡。《老殘遊記》上有這樣一段話:

  「老殘道:宮保的政聲,有口皆碑,那是沒有得說的了,只是河工一事,聽得外邊議論皆是本賈讓之策,主張不與河爭地的?

  宮保道:原是呢。你看,河南的河面多寬,此地的河面多窄呢。

  老殘道:不是這麼說,河面窄,容不下,只是伏汛幾十天;其餘的時候,水力甚軟,沙所以易淤。要知賈讓只是文章做得好,他也沒有辦過河工。賈讓之後,不到100年,就有個王景出來了,他治河的法子乃是從大禹一脈下來的,專主『禹抑洪水』的『抑』字,與賈讓的說法正相反背。自他治過之後,1000多年沒有河患。明朝潘季馴(主張「束水刷沙」的)本朝靳文襄(輔)皆略仿其意,遂享盛名。宮保想必是知道的。

  宮保道:王景是用何法子呢?

  老殘道:他是從『播為九河,同為逆河』的『同』『播』兩個字上悟出來的。《後漢書》上也只有『十裡立一水門,令更相回注』兩句話。……」

  老殘是反對「不與河爭地」的,遊記上還載了這位宮保掘民墊淹沒齊東縣10多萬人的事,他說這些人「但會讀書,不通事故」。但是「築堤束水,以水攻沙」,何嘗真的能把沙沖到遠海?又何嘗能把水長久束住?除非你能夠在黃河下游也造出象中游以上一樣的千里河谷。至於要人從禹貢的「播」、「同」2字上去悟,那真是無從說起。

  「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只有在人民時代才能提出,也只有在人民時代才能實現。他是治本與治標兼施,上游與下游同治,除害與興利並舉。

  在中游以上未治好以前,下游的築堤防汛,仍是主要工作,幾年以來人民政府培修了1800多公里的堤,今年我從濟南坐汽車沿堤到利津視察,堤是修得真好,大而且固,一二裡一個守護河堤和指揮搶險用的小屋;幾十裡一個修防段;保護堤坡的「壩埽」都已由秸料換成石料,還堆積一些石料待用;堤坡柳槐成行,都是解放後栽的,據說沿堤栽了兩千幾百萬株,有的已經成了林蔭大道。利津決口處的農民說:「民國十年這裡決過口,國民黨請美國人修了3年才修復,這次,6天堵口,1月就修復了」。我問:「堤下土松,這次決口,水是從堤裡冒上的,現在的堤靠得住嗎?」農民說:「靠得住,你看,莊子裡在蓋房子,他們以為這是以前沒有過的堤,可以放心蓋房子了」。

  黃河的堤已改變了以前的殘破現象。

  沿黃河的人民已知道三門峽築水庫的事,他們已看到了遠景。他們說:三門峽水庫建成,河水會清,他將沖出一道河槽來,他將帶給兩岸人民以無窮幸福。

  根治黃河的工程,主要在中游(沁河口到海口為下游,青海貴德縣到沁河口為中游,貴德以上為上游),把水控制起來,不讓他亂沖;把泥沙保持起來,不讓它流失或少流失。這就要把這道曲折的、很長的滑梯,安上「梯板」,即是說在黃河中游的四個河段修建適應於不同條件不同任務的攔河壩(水庫)44座,另外在下游也建立用於灌溉的攔河壩2座,共46座。流入黃河的兩岸的小滑梯(支流)也要在必要的處所安上「梯板」即小水庫。這樣水被控制了,受我們驅使:驅使它發電,幹流上的46座攔河壩可以發電2300萬瓩,平均每年發電量達1100億度,相當於我國1954年全部發電量的10倍;驅使它灌溉,灌溉土地的面積可以由現在的1650萬畝擴大到1.16億畝,占黃河流域需要灌溉的耕地65%強;驅使它航運,由攔河壩按照需要調節水量,黃河全線可以通航。500噸拖船能由海口通航到蘭州。至於水患,一座三門峽水庫,可以把設想中最大洪水量由37000秒公方減至8000秒公方;河套以上,在劉家峽水庫修成以後,可以把最大的洪水量由8330秒公方減至5000秒公方,上下游水患可以完全避免,解除了幾千年來人民防水患的負擔。

  工程的巨大,不只在於把黃河支幹流修成有梯板的梯河,尤在於使13.8億噸的泥沙不流失或少流失。不制止水土流失,那可耕的土地仍然被侵蝕,修建的水庫仍將被填滿。因此,必須在廣大區域裡展開保持水土工作。由於土地改革,農民作了土地的主人,由於互助合作的開展,農民有了力量,同時由於國家發了巨額款項並訓練了很多技術人員,幾年來已經做了很多水土保持工作,有的地區已做到了「水不下坡,泥不出溝」,農產量不斷提高,河水含沙量不斷減少。看下面的例子:

  「董志原是黃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塊原地,在涇河的兩條支流——蒲河與馬連河之間,長80公里寬40公里。以前只是一個董志縣,因為它很富饒,盛產小麥,就被改屬慶陽、合水、鎮原、寧縣4個縣。可是董志原被溝壑啃壞了。……

  董志原給人的印象,是遍體傷痕,但卻生氣勃勃——看它被溝壑啃個稀爛,怪心痛的,可是看看原上的莊稼和嶄新的田間工程,又覺得好年月已經開了頭。

  我們到南小河溝試驗場去的時候沿途到處可以看見在溝壑的邊沿,培著一道道的土埂,一兩尺高,有圍著溝頭的,有圍著溝沿的。這些都是保護原面的堰埂:不讓原上的雨水流下溝去,以免把溝沿的土地沖塌了;田地周圍和路邊,也有土埂,更小,卻更多,也是為的把雨水留在耕地裡;順著路邊和村子,還有一道道的集水溝,引水溝,和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都是用來儲存雨水的,可以澆地,飲牲口,還能把雨水沖走的肥土歸攏到池子裡來,以後好挖出來肥田。

  別小看這些玩意,溝頭少這麼一道土埂,雨水就能順溝沖下原去,把原面沖塌。甚至一場雨就能把好幾畝地沖沒了。

  慶陽專署的謝專員說,這些辦法,從前就有。修梯田和培地埂挖水池等等,都是群眾保持水土的老經驗。可是過去小家小戶,被地主剝削的抬不起頭,光是侍弄自己這兩畝地還忙不過來。現在解放了,又有了互助組和生產合作社,力量就大多了。只是四五年功夫,好些地方已經『地地有埂,埂埂相連』,到處都擺開了等著攔蓄雨水的架勢。

  董志原是水土保持的重點地區。謝專員說:到今年年底,原上90%的耕地都能修上這種蓄水攔泥的田間工程了。……」(《新觀察》十七期,華山:《從三門峽到黃土高原》)

  「天水縣的田家莊,1952年開始水土保持工作,一是治理溝壑:有植樹、種草、打壩打堰、修澇池等;一是田間工程:有修地埂、修地坎溝、修寬埂溝、壟作等。從1952年—1955年春共植洋槐、楊柳、榆、杏、桃、蘋果、胡桃等168500多株,分佈溝坡山頂,現已一片綠色,走入林中,日照稀疏,風吹葉響,草木穉(苜蓿)到處生長,可作燃料、飼料和肥料。已有三條溝普通下雨流不出水來。這是一基本合作化了的村,合作力大,土地改良與農產增加都非常快。社員的收入:1952年每口平均626斤,1953年754斤,1954年1000斤。

  水土保持和農業生產合作是改變農村面貌的根本工作。水土保持改變農村自然面貌,農業生產合作改變農村社會面貌。水土保持的功效,吸引農民組織起來,而農業生產合作,則是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兩大工作是農民由窮到富的必由之路。」(內務部調查材料)

  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方法是無窮的,將來還要更好更無窮。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將來還要更新更巨大。我們不止要恢復象禹貢上說的陝西甘肅青海等黃土高原的地是第一等(7),而且要綠化被割成無數長條形的「山梁」和圓頂形的「山峁」。

  完全實現這個遠景計劃,需要時間,例如完全實現水土保持的遠景計劃,將需要50年時間,首先解決黃河的防洪——包括修建在陝縣下的三門峽水庫、蘭州上的劉家峽水庫和其他迫切問題的第一期計劃,就要經過3個五年計劃期間到1967年才能完成。這比禹的13年長得多。但比1946年美國顧問雷巴德、薩凡奇、葛羅同向國民黨政府寫的「治理黃河初步報告」,說保持水土工作在整個區域內生效,需時將要幾百年的時間短得多。這本是瞎扯,誰能做得出幾百年的計劃?又誰能等上幾百年?

  左傳上有句話:「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河清是等不到的,但可用人工去爭取。黃河這名字不知起於何時,但決不是遠古以來就是黃的。就是現在,黃河上游的水還是清的,到蘭州每公方水含沙量只3斤,到包頭也只有6公斤。

  從前的神話,現要成為現實,我們可以有步驟、有計劃的看到幾千年人們所夢想而看不到的黃河清。

  (載1955年10月第10期《文藝學習》署名:煥南)

  (1)《孟子》:「……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

  (2)黃河流域每年雨量有一半左右集中在七八兩月,常造成特大洪水,叫「伏汛」;九十月間也常有大雨,叫「秋汛』:三四月間冰雪融化,常引起洪水,叫「桃汛」;此外還有「淩汛」,黃河在甘肅和山東境內是由南向北流,在南部化冰時候,北部還沒有化,致大量冰塊在下游被阻,造成災害。

  (3)《史記·夏本紀》:禹是黃帝的玄孫。禹的曾大父昌意、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

  (4)《書經》:舜間四嶽(當時總領諸侯的人)誰可以治洪水?「僉曰:於!鯀哉!」這句的意思是大家讚美鯀有才幹,能治洪水。

  (5)《書經》:「四罪而天下鹹服」,鯀治水不成,為甚麼不殺他,人就不服?可見是他犯了眾怒。又史載禹在塗山會諸侯,到會的有萬國。這當然是誇大語,不可能開這大的會,但當時的國是以萬計、一國只是一個地主。

  (6)《孟子》:「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使禹疏九河……」。

  (7)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西河指風陵渡以上河的西邊。黑水據書經注是指流經青海甘肅的大通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