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傳 | 上頁 下頁
足跡遍蘭州


  一九三八年二月,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的人員有所變動,處長彭加倫和秘書長朱良才調回延安,中央派伍修權繼任辦事處處長。由於我黨方面往來新疆、蘇聯的人員在辦事處停留的人越來越多,辦事處所在的南灘街五十四號前院的地方太小,不能適應工作需要,於是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三日,搬遷到孝友街三十二號(現在的酒泉路一百二十五號),這個地方較為寬大,比較理想。

  抗戰時期,甘肅到新疆是國際路線,也是我們輸入軍需品的一條主要命脈。蘇聯援助我們的抗戰物資都要經由新疆、甘肅轉運各地。當時蘇聯支援我國的空軍就駐紮在蘭州,並在蘭州設有外交代表處和軍事代表處。謝老遵照黨中央的指示,通過辦事處和蘇聯經常保持聯繫。處長伍修權曾在蘇聯學習和工作過幾年,精通俄語,承擔了和蘇聯駐蘭州軍事代表處聯繫的任務。

  蘭州辦事處的物資轉運工作量很大,轉運到延安的主要物資有武器、彈藥、醫藥、皮衣,書籍等。謝老對每次轉運的物資都親自過問,並詳細記載在自己的工作日記中。謝老和辦事處的同志們,送往迎來的接待任務也很繁重,如周恩來、鄧穎超、蔡暢、鄧發、肖三、王稼祥、劉亞樓等許多同志去蘇聯或回國,都要通過辦事處和蘇聯聯繫。李先念、陳雲、毛澤民、滕代遠等同志在去新疆或返延安的途中,均食宿在辦事處。毛澤民因在蘭州有任務,在辦事處逗留了二十五天,經常和謝老一起談論政治,研究工作。此外,還有越南的胡志明,日本的野阪參三等,也都是在辦事處停留後到延安的。

  一九三七年的八、九月間,中共甘肅地下工委在蘭州建立。工委的主要負貴人孫作賓、羅雲鵬、鄭重遠、吳鴻賓、劉南生、李鐵輪、王實先等,他們經常同謝老聯繫。但是為了防止特務的監視和破壞,彼此並不公開往來。工委的趙子明,常常利用到辦事處賣豆漿的機會,往返傳遞黨的指示、文件、書籍和彙報材料。工委為辦事處提供了各方面的情況,辦事處則經常向工委轉送或傳達中央和西北局的文件、電報及有關指示,並幫助工委向中央和西北局傳遞請示或彙報,指導工委工作。辦事處還曾專門為工委舉辦了黨建訓練班,謝老、伍修權等親自上黨課,講政治形勢,提高學員的思想覺悟,為更廣泛深入地開展民運工作和抗日救亡活動培養了一批幹部。

  八路軍辦事處在蘭州成立一年多,蘭州的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展。蘭州的許多抗戰團體,在駐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的影響和推動下,在中共甘肅工委的直接領導下,突破重重難關,如雨後春筍紛紛成立。影響較大的抗日救亡團體有「旅外省學生抗戰團」、「婦女抗敵後援會」、「甘肅青年抗戰團」、「讀書會」,「伊斯蘭學會」、「回民教育促進會」、「聯合劇團」等組織。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日,謝老和彭加倫曾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寫了工作報告,詳細地介紹了一些社會團體產生的背景。指出甘肅的環境雖比以前更好些,但國民黨對抗日救亡工作的壓制仍然非常厲害,他們經常是在某群眾團體剛要成立時,就千方百計地進行破壞、威脅。如果威脅不成功,就用派指導員的名義,從中把持、操縱、監視,進行多方刁難。

  「婦女抗敵後援會」於一九三七年秋成立。由賀耀祖的夫人倪斐君組織與領導。為了放手開展抗日民運工作,謝老讓王定國也參加進去,協助倪斐君一起運用靈活多樣的工作力法,組織婦女進行募捐、慰勞、演出等活動,提倡婦女放腳、識字,宣傳男女平等,並於十一月中旬出版了《婦女旬刊》。倪斐君但任了出版社社長,邢華、王鳩菊任主編。「旬刊」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創刊,一九三八年四月停刊,共出版了七期。謝老對「婦女抗敵後援會」十分重視,尤其是《婦女旬刊》出版後,經常為刊物承擔編輯工作。有時王定國將要修改的稿子帶回,謝老修改後,再由王定國交倪斐君,發表在《婦女旬刊》上。一次,謝老見到倪斐君,高興地對她說:你很不簡單哪,不畏難,不避謗,把個從未有過婦女運動的甘肅,一下子改變了,使婦女的組織和宣傳不落後於男子,這是值得人們尊敬的。倪斐君也向謝老彙報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請給以指導。謝老曾就婦女工作的特點、性質、任務等問題多次同她進行交談。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謝老在《祝婦女旬刊的誕生》一文中寫道:「日寇大舉進攻中國,甘肅人民要不做亡國奴,就得自己起來拼命。甘肅六百多萬人民中的三百多萬女同胞,同樣要參加抗戰。《婦女旬刊》的任務就是為此。」謝老在文章中還讚揚了女性的偉大,指出,女同胞的革命堅決性,不比男子弱,有時且賽過男子,因為女子受的壓迫比男子更深一層。雖說沉淪太久太深,不容易振作起來,一但起來,其勇氣、其決心常常出人意料之外。事實告訴我們,党國先進的、最堅守總理遺教、「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不是宋慶齡、何香凝兩位女同志嗎?謝老鼓勵出版社的人說:在革命鬥爭過程中,有許多事實,證明女同胞的勇敢與能力,據我個人所見到、聽到的,也可以寫上一大本,你們要注意做好宣傳。《婦女旬刊》辦得十分活躍,它喚醒民眾、抨擊時弊,登載前方的戰鬥消息,深受各界愛國人士和人民大眾的好評。謝老又驅筆為《婦女旬刊》寫了《抗戰的光榮》,《戰爭是隨便可以過去的嗎?》、《中華民族復興年—一九三八年》、《抗戰到底與婦女解放》等文章,對甘肅的婦女運動充滿了希望,他說:「在抗戰過程中,救民族,救自己,解放自己,只要我們幹,勝利總歸是我們的。」

  當時活躍在蘭州街頭的聯合劇團,是在「青年抗戰團」、「外省留學生抗戰團」,「婦女慰勞會」等團體的基礎上聯合組成的。主要成員有聶青田、樊大畏、邢華等人,他們經常演出抗日話劇和街頭劇。由上海來蘭州的王氏姐弟劇團(王德謙、王德芬,王德彰)演出抗日救亡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等,在群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除此以外,當時蘭州還有新安旅行團和東北流亡學生演劇隊,也積極進行抗戰宣傳,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他們經常到辦事處來,聽謝老作報告。謝老鼓勵他們參加革命,在鬥爭的實踐中不斷鍛煉和考驗自己,並親自為新安旅行團題詞:「以藝術武裝你們的手口,以理論武裝你們的頭腦,從工作中鍛煉你們成為鐵的戰士。」後來有不少革命青年受到辦事處和謝老的教育和影響,奔赴延安,投身到火熱的抗日戰爭去。

  由於蘭州當時是大後方,一些學者、作家、藝術工作者也相繼來到這裡,從事文化宣傳活動。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在蘭州創辦了通俗雜誌《老百姓》,叢德滋創辦了《民眾通訊社》,還有作家肖軍、吳渤(白危)、音樂家塞克等,都對蘭州的進步文藝活動起了促進作用。

  這期間,謝老曾以覺齋,煥南、敦夫,佳金、見心、明遠、無患、忠理等為筆名,先後在《西北青年》、《熱血》、《號角週刊》、《婦女旬刊》、《回聲》、《抗敵》、《老百姓》、《民眾通訊》、《政論》、《苦幹》等十幾種刊物上發表了《民眾運動與漢奸活動》、《苟安即自殺》、《徵兵與造匪》、《抗戰的光榮》,《怎樣才能產生賢明政府》等五十多篇文章,猛烈地抨擊了國民黨腐敗的政治,對當時種種不利於團結、不利於抗日的因素,進行無情的剖析,謝老在文章中,也經常把共產黨對時局的看法和黨的政策,向群眾闡明,使他們心明眼亮,從而使更多的人參加抗日的行列。他的文章特色是簡明扼要、切中時弊、寓意深刻、說理力強,深受讀者歡迎。當時蘭州許多報刊都向謝老約稿,請他發表談話,撰寫發刊詞。謝老的文章在蘭州各界人士的心目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僅一年多的時間,由於工作十分繁忙,謝老比過去顯得衰老多了。他在蘭州生活十分儉樸,從不吸煙、飲酒。他把每月發的五元津貼費積蓄起來,用以資助家庭生活困難的同志。他的生活標準和大家一樣,吃同樣的飯菜,不搞特殊化。有時同志們為了照顧他的身體,給他單獨做點飯菜,也常常被他制止。冬天蘭州氣候寒冷,謝老只穿一件粗布棉袍禦寒,為了外出他才買了一頂普通的皮帽。組織上為他外出買的那雙皮鞋,他走起路來十分愛惜。在他調離蘭州時,還把那雙皮鞋留給辦事處的同志穿。謝老要求辦事處工作人員要注意節約,杜絕浪費,並經常教育同志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謝老白天處理公務,接待來訪者或參加社會活動,忙碌一整天,晚上還要記日記,寫文章,繼續工作到深夜。謝老寫日記數十年從未間斷,他養成了一個認真對待工作、對待生活的作風。謝老的身影經常出現在抗日團體的演講臺上、民主人士的家中,省政府的客廳裡,賀耀祖的居室中以及同朱紹良談判的辦公桌前……;他的足跡,遍及蘭州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他的心血,凝聚在人民抗戰的正義事業上。為了民族的復興,謝老在蘭州為完成特殊使命,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一九三八年九月,根據形勢的變化,黨中央決定調謝老回延安。謝老於九月五日由蘭州乘車東返。他告別了在這裡戰鬥一年多的古城蘭州,告別了同舟共濟、並肩戰鬥的辦事處的全體同志,結束了在國民黨地區工作的艱難歲月,返回延安。

  同年十二月,蔣介石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為取消陝甘寧邊區,肆意製造摩擦。國民黨駐甘肅一六五師,派兵侵入我隴東防區,搶劫殺人,聲言要消滅隴東八路軍。由於謝老熟悉甘肅的情況,黨中央委派他為代表,帶著毛主席致西安行營主任的親筆函件,經西安重返甘肅,進入隴東。在我三八五旅旅長王維舟、參謀長耿飆的協助下,進行深入細緻的實地調查,充分掌握頑固分子陰謀「磨掉」我邊區縣的證據,然後同國民黨進行了一場有理、有節、有利的談判鬥爭,嚴正指出,頑固分子欺騙老百姓的口號:「只打外來的共產黨,不殺本地的共產黨」,同日本侵略軍在華北宣傳:「只打共軍,不打晉綏軍」是同一伎倆,豈不是成為日本侵略軍的偏師!①最後,逼使敵人簽訂協議,撤出防區,順利地解決了「隴東事件」。

  ①1940年6月11日《解放日報》,《磨擦家的新花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