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許地山 > 道教史 | 上頁 下頁 |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1) |
|
因為道家思想是後起的,所以「道家」這名辭比起「墨者」、「儒家」等也可以說時代稍後。在先秦底文籍裡有以孔對墨稱「孔墨」,或稱「儒墨」,但沒有稱「儒道」底。《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記陳平底話說,「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這雖可以說「道家」底名稱在漢初已有,但所指是否限於老莊之學,卻很難說。《史記·太史公自序》所載司馬談之說和《儒林傳》都以這學派為「黃老之術」;《莊子傳》稱為「老子之術」;《韓非傳》稱以「黃老」:《陳丞相世家贊》稱為「黃帝老子之術」;《曹相國世家》稱為「黃老術」;《淮南子·要略篇》稱為「老莊之術」。可知當時「道家」底名稱不很流行。然而在戰國末年,《老子》以來底道家思想幾乎彌漫於學人中間,漢初所稱底道家,也許可以看為老莊之術底成分很多罷。至於稱「黃老之術」,是因為秦漢間老子學說與鄒衍底陰陽說混合起來以後底名稱。陰陽家推尊黃帝,為當時「學者所共術」,其說尤能與道家對於事物消長順逆之理想參合。於是黃帝也成為道家所推崇底人物了。 固然在《莊子》裡也說過黃帝,不過不像陰陽家把他說得那麼重要而已。道家思想底承繼和變遷不很明瞭,把現存底《老子》和《莊子》底內容比較一下,想能夠得著多少斷定。 甲 老子是誰 老子到底是誰,或謂沒有這人,是近來發生底問題。在解答這問題時,隨即要回答《老子》是誰底著作。日本津田左右吉先生以為老子是烏有先生一流底人物。 他說在《史記·老子傳》裡所記老子底事實極不明了,一會說是老萊子,一會說是周太史儋,一會又說他是李耳。可知司馬遷時代,老子是誰已有異說,而其中最有力的說法是以老子為老聃。《韓非子·六反篇》引《老子》第四十四章底文句,稱為老聃之言。被疑為漢代作品底《莊子·天下篇》有一半見於《老子》;《寓言篇》也引用《老子》第四十一章底文句,所謂老子即是老聃。《淮南·原道訓》引《老子》第四十三章底文句;《道應訓》引第十四章底文句,也記老聃之言。老聃底名字屢見於《莊子》和《呂氏春秋》裡頭,可見他是當時為一派底學者所推崇,因為稱之為老子。但老聃究竟是誰也不得而知。 崔述在《洙泗考信錄》(卷一)裡也說:「老聃之學,經傳未有言者,獨記載《曾子問篇》孔子論禮頻及之,然亦非有詭言異論如世俗所傳云云也。戰國之時,楊墨並起,皆托古人以自尊其說。儒者方崇孔子,為楊氏說者因托諸老聃以詘孔子;儒者方崇堯舜,為楊氏說者因托黃帝以詘堯舜。以黃帝之時,禮樂未興,而老聃隱於下位,其跡有近似乎楊氏者也。今《史記》之所載老聃之言皆楊朱之說耳。其文亦似戰國諸子,與《論語》、《春秋傳》之文絕不類也。」 主張老子為歷史人物比較地多。馮友蘭先生以為李耳實有其人,而老聃底有無則不得而知。司馬遷誤以老聃與李耳為一人,故夾雜了許多飄渺恍惚之談。《道德經》為老子所造,只為隱自己底名字而稱為老聃之書。或者李耳之書本名《老子》,表明是一長老人所著,如《漢書·藝文志》中道家有《鄭長者》,陰陽家有《南公》,農家有《野老》,《樂毅傳》裡底河上丈人,「老子」猶言「長者」,「丈人」,皆長老之通稱;以《老子》名書,猶《野老》等之例。但今所有之《老子》亦曾經許多次添加修改,不能必謂成於一人之手。日本武內義雄先生也和馮先生一樣, 用《史記》所載老子子孫底系譜來做老子曾生於人間底根據。所不同者,他認老聃便是老子。《史記》記老子為孔子底前輩,就當紀元前五百年前後底人物,而在傳後又載老子以下八代底子孫,說假仕于漢孝文帝,假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膠西王死于漢景帝三年(西紀前一五四),今以三十年為一代推算起來,從西紀前一百五十四年上推二百四五十年老子便成為西紀前四百年前後底人物。這與孔老會見底傳說底年代相差約一百年。司馬遷採用俗說,以老子壽長百六十歲或二百餘歲,表面雖可免於矛盾,但這樣長壽,於事實上恐怕不能有。孔老會見底事情恐怕是出於老莊後學所捏造。至於老子子孫底系譜,《史記》以外底文獻全然沒有。司馬談曾從黃生學道家之說,可知這種記載是依據黃生所傳底材料得來底。但司馬談是景帝時人,與系譜中最後一人同時,所以從老子底子孫直接說出也很可能。《史記》載老子底子孫為: 老聃—宗—注—宮—〇—〇—〇—假—解 此中老子之子宗為魏將,封于段幹,《史記·魏世家》及《戰國策》都記魏將段幹崇底名字,日本如齊藤拙堂諸人以為便是老子之子宗,恐怕還是宗之子孫較為適宜。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充分的證據,不能執為定論。武內先生以為老子當與子思、墨翟同時,《論語》沒說到他也是當然的事。 至於孔子問禮於老子底事,若把《曾子問》與《史記·老子傳》比較起來,便知二者底思想不同。若依《老子》(三十八章)「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可以理會老子也是楚狂、長沮、桀溺一流的人物,豈是孔子所要請益底人?孔老相見底傳說想在道家成派以後。在《呂氏春秋·二月紀·當染篇》裡有孔子學於老聃底記載,問禮底傳說大概是從這裡來底罷。《史記·孔子世家》對於孔子問禮底事也用懷疑的語氣,說:「適周問禮,蓋見老子雲。」可見司馬遷也不信孔子與老子有何等真切的關係。 將老聃和孔子放在同時代最古的文字是《呂氏春秋》與《莊子》。《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底書,莊子記孔老底那幾篇也幾乎是與這書同時。在《呂氏春秋》以前,沒有孔老相見底說法,可見這是道家得勢後底附會。 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是立在對抗的地位上,《莊子》中關於孔老問答底那幾篇便是本著這點寫成底。所謂「楚人」,是因道家思想起自南方。儒家思想是北方所產。北方底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與南方黃帝、神農、許由、老子之道相對抗。戰國末年,南方與道家思想有密接關係,所以唱行道家底宗師多被定為南方人。如《呂氏春秋·慎行論·求人篇》載許由生於「沛澤之中」,《孝行覽·慎人篇》又說他是潁陽人。《孟子》所說神農之道,也是在楚國盛行底。稱老子為楚人,本不必限於楚國本境,因為戰國末年,南方諸國都稱為楚。 關於老子底鄉里,《史記》說是楚,苦縣厲鄉曲仁裡,而《莊子·天運篇》及《寓言篇》都說老聃是沛人。《史記》說老子出關,莫知所終,而《莊子·養生主》卻記載老子死底故事。今本《史記》說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索隱本》載「名耳字聃」,而無字諡。以李為姓,《正義》與《索隱》底說明都是神話,為什麼名聃,也沒有的解。《漢書·藝文志》「老子鄰氏經傳四篇」注說,「姓李名耳」,恐怕以老子為姓李是劉向父子底時代流行的說法。《呂氏春秋·仲春紀·當染篇》「舜染于許由、伯陽」句下,高誘注說:「伯陽,蓋老子也,舜時師之者也。」時代越後,老子所授底徒弟越古,越到後來,他便成為開天闢地以前底神靈了。以伯陽為老子底字,葛洪底《神仙傳》是本于高誘底注而來底。以老子為周守藏室之史底傳說或者本於《莊子·天道篇》,而《孔子世家》採用其說。但《天道篇》所記全是假託,不足憑信。 《史記》又說老子或是老萊子,或是周太史儋。太史儋是秦獻公時人,後於孔子百餘年。他底唯一事蹟見於《史記·周本紀》所說「始周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載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者出焉」,這個是周命將終,秦祚當興底預言,總是出於秦孝公以後底話。司馬遷也不能斷定,所以說,「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索隱》與《正義》都不以老子即太史儋為然。其次,老萊子即老子底說法也不可信。司馬遷自己對於這層也有疑竇,所以用「或曰」底語氣。或者自「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至「與孔子同時雲」一段,只明老萊子也是個道家,不一定就是老子。《史記·老子傳》記老萊子著書十五篇(《漢書·藝文志》作十六篇),言道家之用,明示與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是兩個人和兩部不同的著作。老萊子在《楚策》裡是教孔子以事君之道底人;《莊子·外物篇》也記他與仲尼底談話。此外,《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也記他對於孔子底批評。關於老萊子底文獻只此而已。然而《國策》所記只能視為戰國時代底傳說;《外物篇》與《衛將軍文子篇》都是漢代作品,所說無疑是漢人底話。還有劉向底《列女傳》記老萊子七十斑衣娛親底故事,恐怕也是小說家言罷。看來,老萊子底名字在先秦時代人知道底很少。老萊子十五篇今不傳,現在僅見于李善《文選注》所引《屍子》底逸文一句,說:「屍子曰:《老萊子》曰,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固也。」(《文選》魏文帝《善哉行注》)總而言之,以太史儋為老聃,恐怕是儋、聃同音所致;以老萊子為老子,為楚人,恐怕也是影射老聃或學宗道家而冠以「老」字底罷。冠老字底著作如《老成子》、《老萊子》,多與道家有關,也許是一種稱號。 老子與關尹底關係,依《史記》,《道德經》是為關尹而作。關尹底名見於《呂氏春秋·審分覽·不二篇》,說:「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兒良貴後。」《莊子·天下篇》也將老子和關尹並稱。可見在戰國末年,關尹學派與其它學派並行,因為貴清、貴虛、貴齊等派與老子底貴柔,很接近,漸次混成道家底派別,老關底關係想是這時代底假託。說老子壽百六十餘歲或二百歲,也是從戰國末年道家養生底思想而來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