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統照 > 歐遊散記 | 上頁 下頁 |
廚工的學校 |
|
你們以為這個題目太新奇嗎?是的,我也覺得如此。我們知道在中國的女子學校裡有烹飪一門功課,無非是照例的公事。做飯還要值得費精神去學嗎?不必說男子是有諸多事情要幹的,即是女子也認為這等學為「賢妻良母」的課程多無聊!況且人而學到做飯,洗菜,下廚房,仿佛已經是人生最沒出息的事了。雖然古有易牙以調味知名,那不過是齊侯的弄臣,至今只有司務師傅們去祭拜他奉為祖師,在所謂士大夫們的口中借他的大名掉掉文而已。 然而倫敦卻居然有廚工學校,而且佈置得十分堂皇。它的校長還特為招待客人嘗試學生們的割肉,調味的手段,不但不視為賤役,並且要學法文,學物理、化學等等課程,好造成現代的西方式的易牙。 題目是我起的,其實他們這所學校總名為威司敏司德專門技術學院,內分藝術科,土木工學與構造工學科,瓦斯工學科,建築科,(包含測量估價等)另一部分便是旅館飯店的專科學校了。各部分暫時不能一一詳述,單選這最別致而比較少見的一部,把他們的學科,實習的種種情形寫在下面。 據其校長郎博士(Dr. Long)講,在倫敦這樣的學校還不多。為什麼他們特為設此班次?並不是專為吃好菜,更不是為的好玩,他們的校章開始有這樣的話: 現在的疑問,一年比一年難於答覆的是:「我們怎樣給我們的孩子們想法子。」競爭變為過度的尖銳化,在許多職業中可以達到成功者是要有手藝的最高級,並且得經過科學的訓練。所以明達的父母們在為他們的孩子們決定一種事業以前,須加意想想在職業的一切道路上有可能性的。 為的易於謀到職業,又為使烹飪科學化,他們創辦了這個學校。自然在這裡沒有什麼人生觀,什麼主義,理想,什麼爭鬥的理論。這所學院,其目的原為使各個學生俱受過某種專科的教育,出外容易謀生。學烹飪的技術也是為解決生計。 他們的教務長——一個鬈腮胡,紅臉孔,大肚子的先生——領著我們到課堂中去細看。這真是有趣味的功課,鮮嫩的番茄,豆莢,黃瓜,與諸種菜蔬如何切,如何疊,如何調味;生魚一條條地在木板上,挑刺,去鱗;怎樣做成種種吃法的小點心,卷皮,加油,包餡;甜食的花樣更多;各種水果變成清汁;牛乳,糖,香料如何調製。分開部分,各自按時間去辦。你們不要以為那是很容易的事,真講究起來也頗費手。譬如中國菜不是分許多種類與許多地方的做法式樣嗎? 生火是分燒瓦斯與煤炭兩部,許多穿白衣,戴白高帽的青年在熊熊的爐火旁邊燒飯,若不是有人說明,想不到這是在一所學校裡面。 當我們看到做甜食的一部,有個學生只是用手指將餡子動了一下,這位教務長立刻予以糾正。雖是小事,可見他們的認真。 每個學生每學期交學費二鎊,一年三學期共六鎊。這個數目,在國內等於大學生的一年的學費,然而比例起來在英國的中等學校中算是繳費很輕的了。至於正式大學生,一年的學費都是幾十鎊呢。 學生入學的年紀以十四五歲為標準,但稍大者亦可。其掌廚部的課目:烹飪實習十七點,烹飪理論四點,英文五點,算術三點,法文五點,物理實驗兩點,(皆每週的數目。)從禮拜一到禮拜五早九點至午五點半,除去午飯的一小時外,皆有功課。 第二部是飯店訓練班,兩年畢業。學生年齡的限制與掌廚班一樣。功課是侍務實習十二點,食單理論五點,烹飪兩點,英文與商業地理三點,會計兩點,簿記兩點,法文三點,西班牙與德文兩點半,物理實驗兩點半,(每禮拜的數目。)上課時間與第一部同。 這學校中的兩部分俱盡力用現代的設備,有冷藏室,肉類室,兩個廚房與面類發酵室,食物室與用具儲藏庫,體操場與學生食堂,還有洗浴室,與分類的各庫,有公共食堂,是預備全學院中的職教員,學生與外來人吃飯用的。第一年級的學生即以此為實習地。 除卻正式學生之外,還有專為成年婦女們設的日班,授以烹飪的相當知識,可任家庭中的此項事務。另有旅館掌廚班,全在下午兩點到五點半,每學期收費一鎊。學生卒業後持有學校證書,易於謀到相宜的職業。 夜班是為成年男女補習烹飪而設的,每晚六點到八點。十二個禮拜作一學期。所授課程學生可隨意選習,三學期卒業。 連正班學生合算在內,入校不須筆試,但須先經校長審查合格許可後方能入校。 有人看到此處,當然要說,這不是奴隸養成所嗎?那麼,我們也可開辦黃包車夫訓練班,倒垃圾的實習所了。這不明明是教導孩子去服侍人?講什麼人類平等與打破階級觀念!——是的,我起初也這樣想,廚工不過做菜還可以說得過去,至於訓練好好的小孩子怎樣送盤,推杯,要酒,要菜,西方人之無聊,會享清福,資本勢力下的花樣實在夠瞧。但又一想,每個人在社會中若不能自己勤勞,一切織布,做鞋,那樣事不需別人幫忙?橫豎無論什麼樣的人必須互助,在社會中方能站得住。自然,吃飯要人伺候與人類平等的觀念似是說不過去,然而如果一天達不到人類的真正平等,社會上如何能夠立時廢除這種畸形的制度? 西洋對於這類職業並不認為都是賤役。自然,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不及官吏,大學教授,新聞記者,律師,醫生,然而在這多難的人類社會中向哪裡去找,去搶,去用許多金錢弄到那些好地位?他們認為出勞力與手藝謀生,是憑自己的天賦力量與技能找職業,並非是專門給闊人們尋開心,當奴隸。「作工」,這個意義恰等於國內時髦名詞叫做「工作」,絕不是「小人者役於人」的解釋。談到這裡,我有點附帶說明。就當我與友人下了公共汽車往這所學院去的時候,路不熟,向街頭的一位老工人問路。承他好意領導了我們一程,道中他對我們說:「現在是失業了,」很牢騷,同時他從衣袋中將工人救濟會發給他的維持生活費的憑單給我們看,並且指著其中的印花說:每禮拜可持此支幾個先令,不過他的希望並不在此。因為一天無工可作,收入是當然少了;這麼閑著力氣,支維持費,他更不高興。這是如何不同的觀念!如在國內怕不是如此吧?又類如理髮匠,中國向來是認為不是高等的職業,然而在英倫——不止此處——卻認為是比較好的職業。 飯館侍者就名義上事實上講,自然是替別人服務的,不過他們卻不以為是沒出息,奴隸的職業。現在還沒有社會組織的根本改革,西方東方都一樣還是有不平等的人類生活。如果說凡是這類的事情完全不要,我們要有我們的最高理想的社會制度,對呀,但那只是思想家或革命家去倡導去實行,如果一時辦不到,而一般人還是得想法子吃飯,這就不能說為一般人謀一時的生計是絕對要不得的事。何況我們就事論事,他們——西方人眼光中的大司務與侍者並不與國內的達官,貴人,少爺們的看法相同。 不必過於跑野馬了,社會制度是一個大問題,而生計困難也是現代沒曾好好解決的大事。我絕不想去替守舊的英國人作辯護,更不希望中國也來創辦這樣的學校——我們需要的技術學校多呢,數上二十樣也數不到這兩種! 我只是說他們的實在情形而已。 再回到本題。 所有一切應用的材料全由校中供給,學生須自備衣服,與廚房中各人用的小器具。午飯三器,學生吃一頓只付銅板三枚,這在倫敦是不可能的賤值。如在外面,三個銅板只可買兩個麵包而已。物理實習他們以為是重要課目之一,學生須自備抽水筒,實習用的衣服。 學校中有游泳池與遊戲場,平日專供學生用的,夏天遊客去者亦可借用。 清潔與秩序都令人十分讚美。類如冷藏室,洗濯室,化驗室,無不俱備,其物理實習室的外面玻璃廚中羅列著許多小瓶,內裡分類盛著廚房用的材料;如胡椒,芥末,面類,香料等,以備學生辨識與化驗。其教室(專指教理論課目的)也與各大學的教室一樣,並不寒傖。 自然這等學校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產物,然而中國倒還沒有完全走上英國資本主義的階段,而貴賤貧富的觀念在社會中比英國的社會也許還厲害點。不見「大人」們的頤指氣使,「小人」們的奴顏婢膝,「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這些士大夫的觀念至今還彌漫於一般人的心中。(英國貴賤的階級觀念自有其歷史的政治的背景,不能說是資本主義的作祟。不過貧富懸殊,及於一般人的生計問題,這是從十九世紀以來日趨嚴重的實情)。 我們天天吵著要平等,要自由,這模糊難於解答的名詞使人人憧憬,想往,而現社會的情況卻一天天與之相反。就階級觀念一端而言,我敢確說中國社會比英國社會還重些。 看過這個學院的一部分之後,使我想到英國人處處科學化的精神,一方又想著這苦難的人類社會,失業易而謀業難,未來的改革究竟要走哪一條大道? 我沒有這點希望,希望中國也摹仿人家辦此等迂闊可笑(就中國說)的學校,然而要用物質建設救中國,卻需要專門的技術人材。只有高深技術的理論家談理析思是不成的;治水,造房,修路,製造種種物品,有科學的腦筋,熟練的手藝,方能措置裕如。中國人長於空想,短於實驗,是的,我也是這樣人群中的一個。但無論如何,將來的中國變到哪一步,這等人材的需要卻是事實。現代,機器與人生簡直是分不開,無論你是如何不高興它,事實擺在眼前,哪能容你不管。所以科學化,科學的精神與科學的設備,在學校中,尤為重要。——自然我們還不需要這樣做飯的學校。 這所學校的制度如何另是一端,單講其設備與辦法,所謂科學化,實可當之無愧。做一種小點心要從材料上作化學的試驗,用瓦斯爐須研究物理的功能,從小事做起,從細處用思,不怕麻煩,不以為不足道,正與中國人好大喜功,清談闊步的態度相反。 這是參觀過這所特別學校的一點感想,下一次我另有一個題目,是《工人與建築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