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陶鑄 > 陶鑄文集 | 上頁 下頁
鄂豫邊區的抗日遊擊戰爭


  (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五日)

  一 鄂豫邊區的形勢及其在戰略上的重要性

  鄂豫邊區是敵人到達鄂中時,由五戰區明令劃定的一個遊擊區,其東以平漢路為界,其西以漢水為界,計包括鄂中之棗陽、隨縣、鐘祥、京山、安陸、雲夢、孝感、應山、天門、漢川等十一個縣及宜(城)襄(陽)河東之一部和河南之信陽、桐柏兩縣。以後由於敵人一度攻下襄樊與進佔了宜、沙,我新四軍一部與敵後廣大的抗敵軍民,以血肉與敵人搏鬥,一方面把過去從敵人手裡奪回來的許多地區連結一起,另一方面又新從敵人手裡奪回了很多地區。因此,現在除在原來五戰區劃定的鄂豫邊區的範圍外,更加上了平漢路以東的一大塊地區和漢(陽)、沔(陽)、潛(江)等縣的一大塊湖沼地帶了。

  鄂豫邊區的軸心是鄂豫交界的全部山地(東起鄂豫皖三省交界處,西抵光化、穀城),全部活動範圍,南為長江,北為潢(川)南(陽)公路,西為襄(陽)宜(城)公路,東為潢(川)漢(口)公路;整個區域成一三角形的樣式。而在這三角形裡,當腰又插進一條交通巨脈的平漢路,把這個大的三角形劃成兩個,並有許多公路、河流,象蜘蛛網似的縱橫交織。不過在這區域裡山地也不少,尤其是丘阜起伏地到處都是;並且它對武漢的敵人是以據有桐柏、大洪、大悟諸山及長江、漢水上游居高臨下之勢,成一全面的弓形俯圍著,不斷予敵人以威脅。對於佔據著宜、沙作為前進陣地、進攻我大後方的敵人,則又把它與後方隔離,陷之於孤立及拖住其尾巴的作用。雖然這個區域因對敵人威脅大,戰略意義大,同時敵人對這個區域的進攻與「掃蕩」將是更容易與更殘酷的;但這個地區本身條件亦是相當好的,即以地形來說,它不僅有六七千余平方裡的面積可供迴旋,且有桐柏、大洪、大悟諸山險及洪湖,汈汊湖諸水險可守。

  鄂豫邊區在戰略上的意義,從現在來看,這個區域遊擊戰爭的堅持與發展,它能控制平漢路兩側及整個漢水流域和長江上游,不斷地威脅武漢敵人與牽制宜、沙敵人向我大後方進攻;從將來看,它將可以與皖北和蘇皖等地的敵後遊擊戰打成一片,把在敵後的遊擊戰爭與大後方連結起來,並直接配合正面我軍實行戰略反攻,直搗武漢三鎮。

  二 鄂豫邊區創造的鬥爭過程

  一九三八年十月敵人佔領武漢後,武漢外圍的各縣亦全被敵人佔領,是時各地方政府無形解體,土匪蜂起,敵偽政權到處成立,一切陷於無政府狀態。在這種情形下,偉大的遊擊戰爭發動了,帶著新的曙光的鄂豫邊區出現了,它是與當地的共產黨與各界抗日先進和當地的新四軍(鄂豫挺進縱隊)血肉分不開的。事實是:

  (一)鄂豫邊區的初建過程,完全是由在武漢失守後,留在敵後鄂中、鄂東、豫南三處的共產黨人及各界抗日先進,積極發動與組織遊擊戰爭,組織抗敵的民間武裝,在敵後打擊敵偽,組織民眾,恢復政權,在這種基礎之上創造發展起來的。於是五戰區明令以李范一先生為首的鄂豫邊區抗敵工作委員會成立了,在很短的時間中,在共產黨人和各界抗日先進積極發動民眾的協助下,初步地改造了各地的武裝,和在幾個重要的縣份樹立了抗日的新政權,普遍地成立了農救、婦救、商救等群眾組織,同時積極地消滅了許多敵偽政權。總之,這時候的鄂豫邊區的遊擊戰是發動起來了,鄂豫邊區開始走上建立為抗日根據地的大道。不幸,正在向這條大道前進時,抗敵工作委員會便被撤銷了,而過去當敵人進攻時聞風而逃的人們,這時都捲土重來,要「收復失地」了!這樣,不僅前功盡棄,並且又增加了一種內部的抗戰阻力。然而這時在敵後的共產黨人與各界的抗日先進,仍繼續再接再厲,與敵偽搏鬥。當敵人於一九三九年春季第一次大舉進攻襄樊時,那些捲土重來的人們不僅又卷土重去,並且還有不少一變而為敵偽皇協軍司令與維持會長;只有在鄂豫邊區敵後的共產黨人與各界抗日先進,積極動員所有力量,在敵後襲擊敵人(如有名的公安寨之役),破壞交通,配合我正規軍牽制敵人的前進,使鄂豫邊區仍存在著光明的一角。

  (二)在鄂豫邊區的重建與擴大過程中,新四軍是起了它極大的作用的。因為當新四軍這個獨立遊擊支隊(即今天挺進縱隊的前身),於一九三九年春出現于鄂豫邊區時,因它能以英勇善戰的姿態、嚴格的愛護民眾的紀律和積極幫助友軍的模範,取得了鄂豫邊區廣大民眾的擁護。在僅僅半年中,不斷地予敵人以嚴重打擊,並消滅了敵人辛辛苦苦組織起來的三萬偽軍的一半以上,摧毀了應城、天門、雲夢、漢川、安陸、孝感、京山、應山、信陽等縣的除縣城外所有的偽政權,並幫助建立了應城、漢川、雲夢等縣的抗日政權。到一九三九年末,我五戰區實行冬季攻勢時,新四軍這個支隊已改編為新四軍的鄂豫挺進縱隊,積極在敵後活動,配合正面友軍反攻,北面曾進擊至信陽,南面曾進襲至武漢附近,大量破壞敵後的公路,收復了許多失地,把鄂豫邊區並抗日根據地擴大與鞏固了。可惜,冬季攻勢因失利而很快結束,敵人立即集中兵力實行敵後「掃蕩」;同時一些地方頑固武裝挑撥一些不明大義的部隊,向敵後自己根據地進攻,使鄂豫邊區此時又處在極端困難的境地。但終因新四軍的堅強力量與廣大民眾的擁護,不僅擊退敵人的「掃蕩」(一九四〇年三月中到四月中一個月內,平均每天有一次戰鬥),同時也揭破了頑固分子的陰謀。到一九四〇年四、五月,敵人二次進攻襄樊與佔據宜、沙時,鄂豫邊區動員它所有的力量配合友軍,牽制敵人,不斷向敵人據點襲擊,收復了許多的失地與消滅了許多地方的偽政權,更加擴大了抗日政權的區域。到此時鄂豫邊區可說是又重新建立了起來。

  三 目前敵人在鄂豫邊區的力量與其所採用的戰略戰術

  (一)目前鄂豫邊區的敵軍總數,除武漢、信陽、岳陽、郝穴、沙市、宜昌六處不算外,約在四萬以上,其中正規軍只占三分之一,駐紮於軍事上重要之縣城與大市鎮;其餘則為守備隊及「日支派遣軍」之類的非正規部隊,分駐於各大小據點,擔任警衛與小規模進攻遊擊隊之任務。現全鄂豫邊區大小據點約在兩百以上,大據點大半為正規部隊五百到兩千人所駐守,小據點通常為守備隊五十人到一百人所駐守。

  (二)在鄂豫邊區之敵人正規軍,其編制裝備與一般正規軍是相同的,現在來說一說敵人的守備隊。敵人在鄂豫邊區各據點的守備隊,一般是這樣編成的,即:以滿、蒙、台、鮮軍與日本正規軍之一部合編之日支派遣軍,分編為各路與各警備區之守備隊,而以一部正規軍和憲兵為該路或該警備區作基幹,位置於司令部所在地及較大較重要之縣城市鎮。這種守備隊與敵人正規部隊是完全不同的。其編制以五十人或以一百人為單位,駐一小據點,將幾個不等的小據點受制於大據點,在各大小據點守備隊上,則有以路為名或以區為名的守備總隊或司令部。其裝備則每個小據點的五十人到一百人的單位,約附三分之一的騎兵,並附輕重機槍與擲彈筒;大據點則附有炮隊(步兵的)。其訓練與戰鬥力可說是不很強的,因為甲、經常要遭遊擊隊襲擊、擾亂,戰鬥多、警備多、訓練少;乙、駐在一個小市鎮,無法無天,異常腐化與衰頹;丙、裝備較敵人正規部隊差得多;丁、日本人少,內中多為東北人與華北人。

  不過,這些敵人守備隊,對周圍地形很熟悉,小動作相當好,偵察工作很積極,據點內工事做得相當堅固,這點是不能忽視的。

  (三)鄂豫邊區敵人對付我們所採用之戰略戰術,在初期主要的是舉行短促的進攻,多半是集結兵力,一路式的猛攻正面,把你轟走,到目的地燒殺一頓就走。而在一九四〇年以後,則採用反復的延綿的「掃蕩」,以幾路包圍,用奇襲、迂迴和跟蹤追擊,企圖撲滅我主力;對敵人佔領的地區,則積極組織偽組織,開修汽車路,並構築據點。現在敵人在鄂豫邊區的據點,約在二百以上,據點與據點之間一般是三十裡內的距離,沒有汽車路的把汽車路修起來,使所有據點都能連結與配合行動;並經常由各據點作周圍十五裡的反遊擊搜索,使據點之間沒有空隙可給我們行動和利用。此外,敵人也常常企圖發現我們的主力,如一發現,各大據點的敵人馬上在小據點兵力掩護下,分成幾路,夜間接近我們,實行拂曉襲擊;如襲擊不成功時,則四面八方跟蹤追襲我們;如我分散或沒有目標時,則仍以各小據點兵力進行遊擊、搜索,並加強築堡修路來圍困。

  四 存在于鄂豫邊區的諸困難與當前的任務

  ……目前存在于鄂豫邊區的困難,其主要的有以下幾點:

  (一)因為今天敵人據點增多,到處修成公路,據有便利的交通,與能夠利用駐在漢口後方與宜、沙前線的重兵,來經常向我們進攻,使我軍的活動遭遇到更多的困難,戰爭更加殘酷與緊張頻繁。

  (二)而我們在鄂豫邊區尚沒有建立起較為鞏固與純一的基本地帶——後方,還處在敵我交錯,游來遊去的無後方的狀況中,因而部隊集中與休整訓練很困難,根據地的一切建設也難進行。

  (三)因為地方政權在政治上進步的不一致,而作戰部隊系統特別多,有的甚至專以「反共」為能事,因而時常發生不協同動作及進行內部衝突的事情;這樣就使得今天鄂豫邊區不僅不能集中全區的力量來對付敵人,反而自己損害自己的力量。

  為克服這些困難,鞏固與發展鄂豫邊區的遊擊戰爭,當前的主要任務是:

  第一、動員一切力量,把現在已建立起抗日政權的縣鞏固起來,作為鄂豫邊區的政治中心,將敵人插在其中的據點堅決予以消滅,創造成四個成為犄角、能互相呼應、較鞏固的基本地帶——後方;並依據這些基本地帶——後方,向周圍發展。

  第二、在這個政治中心區——特別是上述的四個基本地帶,加強政權與群眾工作,實行有計劃的作長期打算的各種建設,如政治、軍事、文化教育、財政經濟等,特別是民主政治的實施與自力更生經濟計劃的樹立,應作為今天鄂豫邊區這個根據地建設的中心。

  第三、加強統一戰線工作,團結與爭取全鄂豫邊區各黨派、各階層、各軍、各界先進的合作,一直到建立全鄂豫邊區統一的軍政領導機關,來統一全區的抗戰力量,堅持、擴大和深入鄂豫邊區的遊擊戰爭。

  第四、把作為堅持鄂豫邊區遊擊戰爭的基幹力量的新四軍挺進縱隊,加速度地擴大與鞏固起來,統一地方武裝的領導,建立軍區、軍分區,同時並加緊其建軍與正規化的工作。

  第五、建立較正規的軍事學校和普通的中學與各種專門訓練班,大量培養各種幹部。

  以最堅持刻苦的努力,來克服困難,加強自己,把鄂豫邊區遊擊戰爭堅持下去,並使之成為華中敵後的堅強抗戰堡壘。

  (1)這是陶鑄同志為《八路軍軍政雜誌》寫的文章。他當時在延安學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