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錢玄同 > 錢玄同隨筆 | 上頁 下頁
不通的外行話


  十一月十四日北京有幾種新聞記載所謂"清室善後"的事件(文章彼此都是相同的),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散氏盤系清初阮文達公(元)所獻,系上古三代時物。"把阮元搬到"清初"去,已經夠外行了。而"上古三代"四字,則不但外行,而且真是不通之至!什麼叫做"上古三代"!?即使講句外行話,說此中共有四個時期,那就要問,一個散氏盤怎麼會跨四個時期?難道它也像"豬仔"那樣會跨黨嗎?

  有人說,此公大概把嚴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的書名的第二至第五個字誤解了。我說,這倒未必。知道世界上有一個姓嚴的編纂過這樣一部書的人少得很ㄎㄚ。是故總而言之,外行而己矣,不查而己矣。

  "清室溥儀"

  此番黃郛等毅然決然地取消愛新覺羅溥儀的帝號,是極不錯的。但所謂"國務院令"也者之中有"清室溥儀"的稱謂,實在頗有語病。所謂取消清帝的稱謂也者,乃是把"帝"和"清"同時取消也。總而言之,愛新覺羅溥儀其人乃是中華民國國民的一分子,他在五族之中屬￿滿族,如是而已。他或者依滿人的慣例,單稱名曰"溥儀",可也;或者依漢人的慣例,連名帶姓而稱為"愛新覺羅溥儀",亦可也。無論如何,總不應再加上"清"字。夫有"帝"而後有"清";"帝"之不存,"清"將焉附?溥儀這家人家只應稱為"愛新覺羅氏",與其他的滿人之"瓜爾佳氏"、"鈕祜祿氏"等等一樣,與漢人之"張氏"、"李氏"等等一樣,與回人之"哈氏"、"馬氏"等等一樣,……。如果愛新覺羅溥儀可以稱"清室溥儀",其他的滿人也可稱"清室某某",漢人也可稱"民室某某",回人也可稱"阿室某某",……這行嗎?!

  "清君側"

  北京有一種日報,天天痛駡外國的"法治"而提倡三代的"德治"(!!!)。此番馮玉祥班師回京,捉了李彥青去;該報發行號外,竟稱為"清君側"哈哈!他們竟認曹錕為"君"!妙

  夫主張"德治",烏可無"君"?而事實上竟無"君"也(雖然尚有所謂"大清皇帝"也者在),則雖欲不權認總統為"君",其可得耶!蓋彼"曹大總統"者,縱非該報所愛戴,然固自承為大總統者也。於戲!旨深哉!

  《尚書》和《易經》為祟

  日前我跟著一班人進神武門看貼封條,一路走去,但見東一個什麼門,西一個什麼殿,又是許多什麼宮,還有好些什麼匾額對聯之類。這上面的名目和字句,十之九出於《尚書》和《易經》(《尚書》尤多)。一部文理不通的斷爛朝報,一部妖氣滿紙的龜版神數,居然大顯其靈,幫助了二千多年的獨夫民賊,給他們大搭其臭架子;居然壓服了二千多年的忠臣賤儒,叫他們扁扁服服地恪守其奴才之本分!於戲!非具有"特別國情",烏克臻此!

  "持中"的真相之說明

  有些人們說,歐洲人"向前",印度人"向後",都不如中國人"持中"的好。我因此想起某書上記著一副挖苦葉名琛的對聯:

  "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我覺得這大概可以作為"持中"的真相之說明了。

  (本篇發表於1923年11月24日《語絲》第2期,署名玄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