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世界革命運動年表 | 上頁 下頁 |
八、中國革命運動年表(3) |
|
五卅運動 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一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大會,更加確定民族解放運動及國民革命中之聯合戰線政策。 二月——上海內外棉等日商紗廠四萬餘人大罷工,得相當的勝利。 三月一日——全國國民會議促成會[351]開會於北京,與段政府之善後會議[352]對抗。 三月——青島日商紗廠大罷工。 四月——北京印刷工人罷工,福州學生抵制日貨。廣州政府肅清東江之陳炯明軍。 五月一日——中國第二次勞動大會[353]開會,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農工商學兵聯合大示威于廣州,廣州農民協會第一次大會開會。 五月——漢口英美煙公司罷工。 五月十五日——上海日廠悔約,並打死罷工索薪工人顧正紅[354]等。 五月二十九日——青島日紗廠悔約,工人又罷工,張宗昌[355]受日資本家令,殺工人二名。 五月三十日上海帝國主義政府(工部局)屠殺援助日廠罷工之中國人民於南京路。 六月一日——上海總同盟罷工罷市罷課,上海總工會成立。 六月十一日——漢口帝國主義者又屠殺。 六月十二日(?)——上海各馬路商聯會、學生會及總工會之聯合委員會成立[356]。 六月十三日——廣州革命政府撲滅國民黨叛黨中央委員楊希閔、劉震寰[357]勾結唐繼堯[358]、段祺瑞之反革命。上海總商會擅自修改工商學聯合會之五卅對外條件。 六月二十一日——香港、沙面華工宣佈總同盟罷工。省港罷工委員會[359]成立。 六月二十三日——沙面帝國主義者大施屠殺。 六月二十五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上海總商會議決商人先行單獨開市。 七月初——天津紗廠工人罷工,李景林[360]奉帝國主義者命令大施屠殺。 七月十九日——上海十一國商會代表和上海總商會秘密磋商五卅事件,表面上無結果。 七月二十二日——國民政府提議急速召集國民會議預備會,討論五卅交涉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國是。 七月二十三日——上海工部局對華廠停電,中國資產階級便壓迫電廠工人上工。 七月?日——上海帝國主義命令戒嚴司令邢士廉[361]封閉工商學聯合會,旋准啟封。 八月初——南京英商和記工廠罷工。 八月六日——北京英使館工人罷工。 八月十一日——天津第二次罷工。 八月十一日(?)——唐山罷工。 八月十二日——單獨對英派上海總商會,交涉員等,強迫日廠工人簽訂條約,先行復工。 八月二十日——廣州反革命派刺殺廖仲愷[362]。 九月七日——上海民眾反對《辛醜條約》[363]的大示威,帝國主義者又開槍屠殺。 九月十八日——上海帝國主義者命令邢士廉勾結總商會封閉上海總工會。 九月二十三日——上海總商會始發起「愛國募金」,同時並不肯發給英廠罷工維持費。 九月二十七日——上海英廠工人上工。 十月十一日——反奉戰爭[364]開始;吳佩孚國民軍先後加入。 十一月(?)——國民黨反動派開西山會議[365],議決開除汪精衛,排斥共產派(赤化派)。 十一月二十九日——北京市民大示威,欲驅逐段祺瑞。 十二月十九日——日本出兵滿洲,助奉張攻「赤化」的反戈的郭松齡[366]。 十二月二十四日——國民軍占天津。 一九二六年——一月馮玉祥忽宣言下野。國民黨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一月一日——吳佩孚世電發表,主張「護法」——曹憲[367]。 一月(?)——河南、山東農民組織之紅槍會[368]開始反抗軍閥,至五月中,此運動已蔓延六省。 二月——奉直聯合攻國民軍。眾反奉直聯合戰線,主張召集國民會議。 三月十八日——直奉英日聯合的哀的美敦書,威嚇國民軍,並令段祺瑞屠殺請願的民眾。反赤的陰謀和鼓惑益甚。 三月二十日——廣州國民政府下有反動派陰謀反赤,未告全功,然汪精衛離粵。 四月——王士珍、熊希齡[369]等組織北京「臨時反動政府」(治安會)。 四月二十日——段下野,張吳軍隊入京。 二月至五月——河南、山東農民暴動——紅槍會等農民組織武裝自衛。甯陽、杞縣等處張吳軍隊在農村中大施屠殺焚毀,村鎮毀滅者在一百以上,農民死者不下七八萬人。 五月一日——中國第三次勞動大會[370]開會,廣東農民協會全省第二次大會[371]。 五月十二日——廣州農工商學聯合委員會成立。 五月(?)日——北京政府下令緝捕共產黨,不分首從,一律處死。 五月十五日——中國國民黨央委員全體會議,汪精衛已不能出席,議決「整理黨務」[372],禁止黨員加入共產黨,然仍宣言「團結一切革命分子與反動派戰鬥」。 五月二十六日——吳佩孚起程入京,與奉張討論賄選內閣攝政及關稅大借款問題。 五月三十日——五卅屠殺周年大紀念。 原載《新青年》月刊1926年5月25日第4號 署名:屈維它 【注】 [351]全國國民會議促成會,是中國共產黨、國民黨左派和其他進步力量,當時為推進國民會議運動,反對段祺瑞御用的「善後會議」,在上海、南京、廣州、北京、天津等全國各地成立的聯合戰線團體。1925 年3月舉行了全國代表大會。 [352]善後會議,見本卷第150頁注25。 [353]中國第二次勞動大會,1925年5月在廣州舉行的工會全國代表大會,確認工人階級應參加領導民主革命,反對帝國主義和軍閥,正式成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並加入了赤色工會國際。 [354]顧正紅,見本卷第108頁注16。 [355]張宗昌,見本卷第47頁注59。 [356]聯合委員會,即工商學聯合會,見本卷第84頁注⑨。 [357]楊希閔,當時任駐粵滇軍總司令,劉震寰任駐粵桂軍總司令兼廣西省長。 [358]唐繼堯,見本卷第178頁注19。 [359]省港罷工委員會,見本卷第44頁注37。 [360]李景林,見本卷第42頁注13。 [361]邢士廉,見本卷第163頁注12。 [362]廖仲愷(1877—1925),廣東惠陽人。1924年國民黨改組後,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並先後兼任工人部長、農民部長、廣東省長、財政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等職,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1925年8月在廣州被國民黨右派暗殺。 [363]《辛醜條約》,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強迫清政府訂立的喪權辱國條約,1901年9月7日訂立。內容有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劃東交民巷為使館區,拆毀大沽炮臺,外國軍隊駐紮北京到山海關沿線等,清政府已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364]反奉戰爭,見本卷第64頁注22。 [365]西山會議,1925年11月,國民黨右派鄒魯、謝持、林森、居正、張繼等14人假借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名義,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召開非法的「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開除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的黨籍,取消共產黨在國民黨內之中央部長職務,解除鮑羅廷的顧問職務等案,從而形成了國民黨右派,西山會議派。 [366]郭松齡,見本卷第41頁注⑥。 [367]曹憲,見本卷第149頁注⑧。 [368]紅槍會,見本卷第42頁注14。 [369]王士珍、熊希齡,都是民國初年的政客。王士珍,見本卷第64頁注26,熊希齡見本卷第139頁注38。 [370]中國第三次勞動大會,見本卷第108頁注17。 [371]廣東農民協會全省第二次大會,1926年5月在廣州召開的廣東農民代表大會,決議鞏固擴大農民組織,聯合革命軍隊與工學商各界,支持北伐戰爭。 [372]「整理黨務」,1926年5月蔣介石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提案,陰謀排斥共產黨人。規定加入國民黨之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各高級黨部執委中的名額不得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共產黨員不得擔任國民黨中央部長,加入國民黨之共產黨員的名單必須全部交出,共產黨給加入國民黨之共產黨員的指示須先經兩黨聯席會議通過等。此案通過後蔣介石趁機當上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組織部長和軍人部長,一攬黨政軍大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