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 上頁 下頁 |
二 軍閥統治著中國工農平民 |
|
軍閥又是什麼呢?原來中國從受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之後,便一天一天紊亂起來。很多金銀,用做賠款,給了帝國主義。很多金銀,用來買外國貨,被外國人吸收去了。因為有外國貨輸進來,又好又便宜,大家都去買外國貨用,很多作坊做出來的東西,沒有人要,只好關門,在那裡做工的人,無工可做,便沒有飯吃。譬如有個村莊,從前有十架織布機織布,現在有七架或八架擱起來不用了。因為要付外債的利息,要出賠款,中國政府便年年的加稅。而且因為紳士土豪替外國資本家收刮原料,做起生意來,可以賺錢,他們便拼命的壓榨農民,併吞田地,加重田租,放高利貸。農民因為受了租稅太重的剝削,再加上縣太老爺,衙門裡的三班六房、皂役隸卒等等的種種剝奪,敲竹杆,收成所得,差不多都要繳租繳稅,到了第二年便無衣無食,種子也買不起了,田也種不成了。這些無工可做,種田不成的人,都成為失業者。這些無事可做的農民,到城裡的工廠中做工吧,工廠很少,容不了幾個人。到外國去做工吧,又非常困難。他們為饑寒所逼,就只好跑上山,去做土匪當強盜,或者當兵。土匪強盜一多,營商販賣非常不便,地方上也不安寧,於是到處練團防保甲,由此便發生很多軍隊。這些軍隊仗勢欺人,弄得百姓家破人亡的更多,盜匪也就日益增加,軍隊便也一天一天擴大起來。商人等為要做買賣起見,只得出錢養活他們,受他們的管,他們因此便大權在握,任意橫行起來。到了民國年代,這些地方軍隊的首領便乘勢一變,都成了將軍、都督、督軍、護軍使、巡閱使、軍長等等,國家大權都落在他們手裡,一切事情都由他們支配,有了無上威權,他們要加租便加租,要加稅便加稅,這樣就形成了「軍閥」制度。現在中國有許多大小軍閥,從段祺瑞[6]、吳佩孚、孫傳芳[7]、張宗昌[8]、張作霖[9]等倒臺後,現在有蔣介石、李濟深[10]、李宗仁[11]、馮玉祥[12]、閻錫山、張學良[13]等。他們各自有很多軍隊,各自霸佔一塊地方,好像一個國家一樣,租稅錢糧一切都歸他管。他們可以任意徵收稅捐,增加田賦;他們做了那一省的督軍、軍長、衛戍司令,他們就認為這一省的田地都是他們的了。他們保護地主資本家,地主紳士資本家也勾結他們,共同剝削工農。如此的情形,地主紳士霸佔田地,放高利貸,坐著收租收債,包捐包稅,壟斷市場,維持著軍閥的專橫統治,禁止人民的一切自由,剝奪人民的一切權利,就叫做半封建的關係。軍閥大半便是這些半封建階級裡出來的,即使本來是個光棍,等到做了軍官,刮了地皮,有了家產,便也變成這一種人。所以他是代表紳士、地主、財主等的利益。這些人所要的是什麼呢?他們要自己管的地方多一點,管的人口多一點,可以多抽些捐,多捐些稅,多得些土地,多收些租。於是這個軍閥要打敗或征服別個軍閥,擴充自己的地盤,時常戰爭。一有戰爭便要收刮金錢去買糧買餉,買子彈槍炮,於是加捐加稅,弄得沒有一樣東西不要納稅。 帝國主義不是有好幾國的嗎?有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等,他們之間也有衝突。前面已經說過了。他們都想霸佔中國,於是便各人利用一個軍閥。在軍閥呢,也願意做帝國主義的走狗,可以得到借款(金錢),又可以得到武器(槍炮子彈)等的幫助。這些帝國主義的國家都利用這個軍閥去打別一個軍閥,以打倒別國的勢力,擴充自己的勢力。比如幾年以前,張作霖是日本所利用的,吳佩孚是英國所利用,張作霖入關,便可以幫助日本勢力更擴大,英國人非常不願,他便幫助吳佩孚,借錢給他與張作霖打仗。所以中國的軍閥戰爭,一方面是各個軍閥的衝突,另一方面便是各個帝國主義的衝突。地方性的半封建的關係不消滅,軍閥便依靠這種關係不斷發生。譬如以前張作霖他打了好幾年,把東三省、直隸[14]山東都弄到他手裡了,可是他手下的人都成了獨立的軍閥,張宗昌在山東自成一派,褚玉璞[15]在直隸,楊宇霆[16]在奉天,吳俊升[17]在吉林各成勢力。吳佩孚手下也有許多。現在蔣介石、李濟深的手下也有很多派。接連不斷的打仗,弄得人民更加貧窮,失業的更多,因此近年來到海外謀生的非常多,遍地都是土匪等等。因為各個軍閥競爭的緣故,兵也加多了,現在全中國差不多有二百五十萬軍隊。照現在中國的情形,兵匪是不會消滅的。這有一種特別的關係。什麼關係呢?如失業的人無處存身,大半只能做土匪,土匪一成了大夥,無法消滅的時候,他便能成為軍隊;軍隊一敗的時候便變成了土匪。因為除這兩條出路外,實在別無生路,所以現在的中國是兵匪莫辨的世界。 這些軍閥的社會基礎便是地主豪紳。地主豪紳不消滅,軍閥是不能消滅的。比如吳佩孚、張作霖的勢力現在消滅,而國民黨的蔣介石、馮玉祥、李濟深、白崇禧[18]等仍舊是軍閥的政府。這是什麼道理呢?就是因為地主豪紳沒有消滅。我們現在應該講一講什麼是地主豪紳。 [6]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北洋軍閥皖系首領。辛亥革命後,歷任袁世凱政府陸軍總長、參謀總長、國務總理。袁死後,把持北洋軍閥政府。1922年被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打敗下臺。1924年10月北京直系政權垮臺後,被奉系張作霖和馮玉祥推為北京臨時政府執政。 [7]吳佩孚、孫傳芳,見本卷第59、64頁注11、53。 [8]張宗昌,見本卷第80頁注21。 [9]張作霖,見本卷第15頁注④。 [10]李濟深,見本卷第11頁注⑩。 [11]李宗仁,見本卷第64頁注54。 [12]馮玉祥,見本卷第15頁注⑤。 [13]閻錫山、張學良,見本卷第81頁注31、32。 [14]東三省,指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直隸,今河北。 [15]褚玉璞,字蘊山,山東人。奉系將領。歷任東北陸軍第二師第三旅旅長、督辦直隸軍務善後事宜兼省長。 [16]楊宇霆(1886—1929),遼寧法庫人,奉系軍閥將領。歷任奉軍參謀長,東北陸軍訓練總監,奉軍第三、四方面軍軍團長,東三省兵工廠總辦等職,後被張學良槍斃。 [17]吳俊升(1863—1928),字興權,山東曆城人。奉系將領。曾任黑龍江督軍、省長,東三省保安副司令。1925年11月郭松齡倒戈時,任討逆軍總司令。後任安國軍第六方面軍軍團長。1928年6月死于皇姑屯事件。 [18]白崇禧,見本卷第15頁注⑦。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