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歐陽山 > 三家巷 | 上頁 下頁


  【1.長得很俊的傻孩子】

  公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時候還是前清光緒年間。鐵匠周大和他老婆,帶著一個兒子,搬到廣州市三家巷來住。周大為人和順,手藝精良,打出來的剪刀又好使,樣子又好,真是人人稱讚。他自從出師以後,就在西門口一間旗下人開的正岐利剪刀鋪子裡當夥計,幾十年沒換過東家。他老婆也賢德勤儉,會繡金線,手藝也很巧。夫婦倆省吃儉用,慢慢就積攢下幾個錢來,日子倒也過得滿歡喜。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周鐵,日過一日,這孩子也慢慢長大了。他夫婦一來嫌孩子不懂事,總愛和同屋住的別家孩子打鬧淘氣,二來手頭寬裕些,也想挪個地方鬆動鬆動,就放聲氣尋房子。恰巧官塘街三家巷有一個旗下的大煙精要賣房子,他同族的人怕跟首尾,寧願賣給外姓。正岐利剪刀鋪子的東家見周大身家清白,就一力保薦,做成了這樁買賣。

  剛搬進三家巷沒幾天,那年方九歲的孩子周鐵就問他爸爸周大道:「爸爸,這巷子裡住著六家人家,為什麼叫個三家巷?」周大在他的後腦勺上狠狠地給了一巴掌,瞪大眼睛對他說:「叫你上鋪子裡學手藝,你不去,整天跑到城上面去玩兒!你又不是一個讀書人,吃著飯沒事兒幹的,你管他三家六家做什麼?」後來他悄悄問他娘,他娘也回答不上來,只是安慰他道:「你去招你那蠻老子幹什麼。沒得找打!一條街、一條巷,都是皇上叫大官兒定的名字,誰猜得透是什麼主意?只怕那和過番的李太白才能猜出幾分呢!」當下周鐵見問爸爸吃了大虧,問娘又不得要領,也就收起閒心,規規矩矩上正岐利剪刀鋪子去當徒弟。過不幾年,他也就成了一個又老實又精壯的家傳鐵匠了。

  在他們剛搬到三家巷居住的時候,那裡的確沒有什麼有名有姓的人家。他們是不愁柴、不愁米的,其他的住戶多半是些肩挑、小販、轎夫、苦力之類,日子過得很艱難。比較好一點的,算是有一家陳家跟一家何家。陳家住在他們緊隔壁,只有一個單身男子,名叫陳萬利,當時才二十二歲,靠擺個小攤子,賣些粉盒針線、零碎雜貨度日。他既無父母叔伯,又沒兄弟姊妹,一早鎖上門出去,傍晚才回家做飯,靜幽幽地像一隻老鼠一樣。

  何家住在進巷子頭一家,離他們最遠。當家的叫何小二,是在監牢裡看門的獄卒。他老婆一連生四個兒子,都沒養成,別人都在暗地裡說那是報應。後來第五個男孩子養活了,名叫何應元,他夫妻倆把他寶貝得什麼似的,不吃給他吃,不穿給他穿,凡是粗重一點的事兒,就摸也不叫他摸一下。這何應元當時也十五歲了,生得矮小瘦弱,尖嘴縮腮,掛了名兒是念書,其實是整天穿鞋踏襪,四處鬼混。

  出三家巷,往南不遠,就是竇富巷。在竇富巷口,有一間熟藥鋪子,叫百和堂。百和堂裡有一個大夫,叫楊在春。他看病謹慎,為人正直,雖然不算很行時,生意倒也過得去。他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叫楊志樸,年紀還小,大姑娘已經十八歲了。楊在春平日看見陳萬利孤苦伶仃,勤儉過人,早想把女兒許給他。百和堂的老闆猜出他的心事,就出來替陳萬利做媒,果然一說就成,不久就娶了過門。這陳楊氏雖然從小信佛,但是生性孤僻,貪財勢利。過門頭一兩年還好,後來就撥弄是非、吵街罵巷,搞得家門不靜、鄰里不安,有那些刻薄的人就給她起了諢名叫「釘子」。

  幾年之後,她看見緊隔壁鐵匠周大的兒子周鐵慢慢長大成人,也學得一門好手藝,加上脾氣忠厚,和他老子周大一模一樣,就和她爹楊大夫商量,要把她的二妹許給他。楊在春一聽,果然不錯,就央百和堂的老闆去做媒。可是周大和他老婆一商量,都覺得這陳楊氏已經是一個釘子,她的妹妹難保不是一個鑿子;一個釘子在隔壁已經鬧得六畜不寧,一個鑿子進了門,那還能過日子?就這樣,這門親事就耽擱了下來。沒多久,鐵匠周大就生病死了。

  到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陳楊氏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叫陳文英。吃滿月酒的那一天,她外家的人都來了。周鐵的娘親眼看見了楊家的二妹。這位姑娘那年才十八歲,比周鐵大一歲,長得相貌端正,性情溫和,和陳楊氏大不相同。還有那待人接物的親熱勁兒,更加逗人喜愛。她一見周鐵的娘,左一個周大嬸兒,右一個周大嬸兒,嘴上就像塗了蜜糖的一樣,叫得周鐵的娘心花怒放,當晚一夜沒睡著,第二天一早爬起來,就去找那百和堂的老闆。百和堂的老闆昨天也去吃了滿月酒的,把什麼沒有瞧在眼裡,不用她開口就抓到了個八八九九,到了她真地開口,他就一心拿起架子來了。不管周鐵的娘怎麼央求,他只是不肯去提這門親事。他說他從前做過媒,周家嫌人家是鑿子,這回又去吃回頭草,只怕楊家也不賣賬了,人家的姑娘,又不是嫁不出去的黃花女,沒得來白費唇舌。後來還是周大嬸賠了不是,又許這,又許那,才把百和堂老闆說活了。誰知他到楊家去,一說就成,跟著第二年就過門成親。

  時間過得飛快,轉一轉眼就過了二十年。到了一千九百一十九年的時候,三家巷已經完全不是舊時的面貌了。

  三家巷如今是名符其實的三家巷。這兒本來住著六家人,陸陸續續地搬走了三家,只剩下周家、陳家跟何家了。當楊在春老大夫還在世的時候,他總愛當著他大女婿陳萬利和二女婿周鐵的面,講一些世道興衰的大道理。他說照他所知,五十年前,這三家巷本來叫做忠義裡,住著安分守己的六家人。後來有幾家人上去了,又有幾家人下來了,只剩下三家人,那名字也改成三家巷。誰知後來那三家人又敗壞了,房子陸續出賣,又變成了六家了,名字卻沒再改動。他十分感慨地說:「世道循環,誰也不能預先知道。只是閱歷多了,就約莫有一個譜子。那貪得妄想的人,總是守不住的。經久不衰的,還是那些老實忠厚的人。」陳萬利一向聰明伶俐,就接著嘴說:「爹說得一點不差。我寧可貧窮一世,再也不想做那貪得妄想的人。真正不義而富且貴,那又有什麼光彩?何況富貴本來不過只跟浮雲一樣呢!」周鐵生性淳樸,只是站著木然不動,把老丈人的話想了又想。

  如今已經是一千九百一十九年,老丈人楊在春已經去世,他的兒子楊志朴已經繼承他的衣缽,行醫濟世,而且人緣不錯,名望一天天往上長。老丈人說的什麼忠義裡、三家巷的變遷,周鐵已經沒有什麼興致去管它,還有那什麼世道循環、貪得妄想之類,他本來就不大了了,這時候更忘得一乾二淨。這二十年之中,他的周圍的變動是很大的。第一樁大事就是皇上沒有了。跟著就是辮子沒有了。不過這些他不在乎,沒有了就算了。最叫他煩惱的,是屋頂漏了,牆壁裂了,地磚碎了,沒錢去修補。再就是一年一年地打仗,東西一年一年地貴,日子過得一天一天地緊。還有就是人丁越來越多,這個要這,那個要那,簡直掇弄不過來。

  這二十年之中,他每天照樣早出晚歸,在打鐵爐旁邊幹活,他老婆周楊氏也每天照樣打水、破柴、洗衣、煮飯,跟老鐵匠周大夫婦在世的時候一模一樣過日子。周鐵的手藝即使說不比周大更高明,也至少是不相上下,他們打出來的活兒,就是再有本領的行家也分不出高低。西門口一帶的婦道人家總是挑著、揀著到他東家的鋪子裡買他打出來的剪刀,就是用了十年也還記得那店鋪的名號。周楊氏還是和她做姑娘的時候一樣,見人先帶笑,又和氣、又傻,別人因為她姐姐陳楊氏綽號「釘子」,就替她取了個諢名叫「傻子」。就是旁人有時仗勢壓她,或者嘲笑她貧窮破落,她也只是笑一笑了事。縱然他夫婦是這樣手藝高明,賢德出眾,可還是一天比一天更受熬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