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語堂 > 中國的生活 | 上頁 下頁
中國人的節日(1)


  朱頻不久就明白普通的中國人從不缺少節日。這些節日通常慶祝不斷變化的季節或者拜祭祖先,在古老的中國,這些節日代替了西方世界中的週六休息日。因為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沒有星期的概念,正是這些節日成為中國人擺脫工作,放鬆、休息和娛樂的一個機會。

  因為古老中國的曆法是建立在陰曆基礎上的(只是在共和國開始後,中國才開始使用西方曆法),節日在每一年中都在不同日子中來臨。中國的陰曆年有一個月是29天或30天,因此每月的第15天總是滿月。12個月只有354天,少於陽曆年,所以若於年後需要用一個特別的月來補足。

  古老帝國的天文學家非常明白陽曆年有365天,但是農民的曆書是根據陽曆的。他們總是能為冬至或夏至給出一個合適的日子,「立秋」或「收穫季節的到來」。農民所使用的這些季節性日子基本上與西方的日曆相對應。

  中國人通過陽曆與陰曆年來計算時間,但是節日在過去和現在都是建立在陰曆基礎之上的。

  新年的慶祝發生在每年1月21日到2月19日之間,這可能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除夕之夜是過去一年的所有欠帳被勾銷的日子。慶祝的時間都花在宴席和走訪上了。那些祝福敬獻給祖先、父母和朋友。來年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大了一歲。依照中國的舊俗,一個孩子在出生時就算一歲,過了第一個新年就算2歲。(這是中國人的普遍願望,渴望大些,再大些,到60、70、80歲,盡可能的大些。)一年中的最後10天,灶神應該回到天上彙報一年中每個家庭成員的表現。

  朱頻知道這個節日是在一個新年的前幾天,一次他從學校回家,在廚房發現一個張大嘴巴的灶神。灶神印在一張紅紙上。有人還在他的嘴周圍塗上厚厚的漿糊。朱頻問廚娘圖畫的含義。

  「他是灶神,今天他要回到天廷休假10天,並向玉皇大帝彙報我們一年來所做的事情。」

  「誰在他嘴邊抹上漿糊於什麼呢?」

  「我抹的,現在他不能說話。」她抿著嘴笑了,她看牆上的灶神時,眼睛閃閃發亮,「主人,這樣會讓他去做好事。其他的神仙也很好,但是灶神知道家裡所發生的一切。他知道一年中家庭成員所做的一切。我們不能讓他說話,每家都這樣做。」

  對於大多數的勞動人民來講,新年只有三、四天。但是理論上新年實際上在第一個月的第15日的元宵節結束。這常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巨大的紙龍在街上遊行,人們還放焰火,在夜晚的燈籠展中,每一個家庭都在比誰的燈設計得最獨特和誰的燈最美。

  中國人重要的春節也包括復活節,在中國稱為清明節,即「掃墓日」。在這一天大家都到鄉下去拜祭祖先的墳墓,這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尤其對於家庭中很少有機會到鄉間休閒的婦女來說,更是如此。

  在每一座墓碑之前,通常有一個擺放酒和鮮花等祭祀用品的平臺。家庭中的長者跪著誦讀祭文。隨後酒作為祭酒灑在地上,祭文被燒掉以便死者收到它,一些人也燒「紙錢」,折疊的紙錢在中央貼上銀色的錫箔紙,這樣他們的親戚就能在陰間使用。像其他許多民族一樣,中國人是超神靈的民族,紙錢是一種超神靈的表達,填補人們精神的需要。人們不能肯定這些紙錢是不是陰間的通行貨幣,但是人們都喜歡肯定地去這樣想。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事情,因為它你會感到更好。這類似於一個美國人對無名烈士的崇敬之情。沒有人相信烈士會意識到他所得到的榮譽,重要的是他為活著的人帶來了什麼。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