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語堂 > 中國的生活 | 上頁 下頁
北京(4)


  假如朱頻一直熬夜,他能聽到遠處鐘樓傳來的鐘鼓聲,鐘鼓聲告訴他晚上的時間。最後在午夜,當城市的更夫經過街道,用木板敲擊三下,朱頻知道已經半夜三更。這就是胡同中的音樂。

  在這些北京小販身上還有更為特別的東西。當一個小販吆喝他的買賣時,他通常將手握成杯狀放在耳朵背後好像可以增加音量將吆喝聲傳得更遠。一個人通常將手做成杯形放在嘴邊以便將聲音放大,但是在耳邊這樣做只不過能使自己聽得更清楚些。小販們好像覺得如果他們能聽到自己的回音,那麼他的聲音也能傳得更遠。

  朱頻喜歡在北京的街頭閒逛,喜歡觀察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朱頻的參觀漫無目的。他去過喇嘛廟和天壇,他特別喜歡趕廟會,在一個月的固定日子裡,在不同的寺廟中輪流開廟會(比如6號、16號、26號在一個寺廟;5號、15號、25號就在另一個寺廟)。這裡人們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從二手鞋、古董到繪畫贗品。許多宮殿博物館收藏有數百年的豐富藏品,這些都是昔日皇帝的藏品。如今它們都對公眾開放了。許多街道兩邊都是二手書店,甚至有兩條街全是賣燈籠的。

  離朱頻住地半英里遠的阜成門外有一個休閒公園,普通的市民去那裡娛樂。這裡有玩魔術的、耍雜技的和打拳的,拳擊手用拳擊的方式吸引顧客購買他們的鐵打損傷藥。這裡也進行京劇表演。

  京劇是普通人的嗜好,在中國戲劇中因為沒有

  「鑽石馬掌」,不追求榮華富貴。「京劇迷」並不少見,他們狂熱而身無分文,在大街小巷中字正腔圓唱京劇,一次又一次復活歷史中的英雄人物的痛苦、悲劇性和偉大的生活。中國的文盲正是通過劇場和戲劇學到他們所知道的中國歷史。

  朱頻在城南休閒公園中狂熱地喜歡上一個女演員的演唱,她唱花鼓戲。這是一種獨角戲,用有節奏的語言講述一段歷史的插曲並飽含深情的唱出。這也是古代中國史詩產生的方式——在一種樂器的伴奏下一些自彈自唱者講述歷史的片段。使用的惟一樂器是直徑一英尺的小鼓。它被放在臺上的一個合適位置,那個女孩用一根棍子有節奏的擊鼓並與她說的故事和演唱的節奏一致。她通常在對話中扮演兩個角色,通過她的手勢和訓練有素的聲音塑造人物的性格,流暢而波浪般的唱腔深深地打動了中國人的耳朵。

  屯幹集市(Tungan Bazaar)是朱頻最喜愛的地方之一。如果說假期意味著人多,那麼在這樣的集市中,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假日。因為這樣的集市是由許多小商店的街道組合而成,因此這裡是購物者的天堂。如同在一個百貨商場,你能買到你想要買的東西,在這裡鱗次櫛比的小商店就像百貨商場中的櫃檯一樣。這些街道有二十英尺寬,商店中擺放著各種貨物,前面沒有地方擺東西。在商店中的人可以自如的與街道對面商店中的人交談。當然這些街道不准許小販進入。

  集市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從商店裡賣的化妝品、五金、水果、零食、古玩、燈具、書和文具到小吃店、固定的餐館和戲院。各階層的人士彙集在這裡,構成購買和娛樂消費群體。這裡每個人都融為一體:男人、女人和孩子,官員與普通人,知識分子與藝術家。他們形成一個巨大的有中國人文特色的人群——討價還價的買賣、歡聲笑語、忙碌與悠閒的生活——這是中國的一個橫斷面。在這裡你能感受到北京的生活與平凡人的日常生活,辛勤勞作的人總是準備嘲笑別人的痛苦,如同自嘲自已的痛苦一樣。在這裡你感受到北京的各種味道,傾聽到北京的各種聲音,還有男人的呵斥聲和嬰兒的哭聲。同時並不令人討厭的而有節奏的黃銅茶碟丁當聲表明這是賣飲料的小販。這裡的人忙碌、充實、辛勞和歡笑,街上的男人平和地打理自己的生意好像這裡幾千年來就是這樣一般,甚至在異族統治之下也是如此。

  這是中國北方,比起南方人,北方人更高大、更強壯、更直率。

  在過去的兩千年中,各民族不斷的融合,很難說誰是真正的中國人。尤其在公元四、五六世紀,來自北方的蒙古人和突厥部落佔領中國北部,在這裡漢人與這些入侵者存在廣泛的通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