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語堂 > 蘇東坡傳 | 上頁 下頁
五六


  李定舉了四項理由說明為什麼應當處蘇東坡死刑。在奏章前面序言中,他說:「蘇軾初無學術,濫得時名,偶中異科,遂叨儒館。」他又接著說蘇東坡急於獲得高位,在心中不滿之下,乃譏訕權要。其當殺理由之一是,皇帝對他寬容已久,冀其改過自新,但是蘇東坡拒不從命。另一個當殺的理由是,雖然蘇東坡所寫詩之荒謬淺薄,但對全國影響甚大。「臣叨預執法,職在糾奸,罪有不容,豈敢苟止?伏望陛下斷自天衷,特行典憲,非特沮乖慝之氣,抑亦奮忠良之心,好惡既明,風俗自革。」

  審問在八月二十日開始,被告自稱年四十四歲(按西方計算法為四十二歲),然後敘述世系、籍貫、科舉考中的年月,再敘歷任的官職。又把由他推薦為官的列出姓名,因為大臣為國家舉薦人才,充任公職之賢與不賢,與其本人之賢德大有關係,自然甚屬重要。據說,他自為官始,曾有兩次記過記錄。一次是他任職鳳翔為通判時,因與上官不和而未出席秋季官方儀典,被罰紅銅八斤。另一次是在杭州任內,因小吏挪用公款,他未報呈,也被罰紅銅八斤。「此外,別無不良記錄。」

  最初,蘇東坡承認他遊杭州附近村莊時所作的那首詩,對農民食無鹽、青苗貸款之弊端,曾出怨言,以及彈劾表章中之其它若干情節。他想不起曾寫過其它與時政有關的詩文。有好幾天內,他否認給朋友寫過諷刺詩,一直聲稱無罪。至於何者應視為譭謗朝廷,何者不應視為譭謗朝廷,頗難斷言。還有,何者構成「譭謗」,亦複如此。但是在八月十三日,他決定服罪。他承認曾寫諷刺詩譏刺當政,且與朋友以此等詩互相投寄。不過他「並未隱瞞」,至於內容如何,解釋容有不同而已。

  在審訊期間,他奉命在下列一道供詞上簽字:「入館多年,未甚擢進,兼朝廷用人多是少年,所見與軾不同,以此撰作詩賦文字譏諷。意圖眾人傳看,以軾所言為當。」

  蘇東坡的朋友當中,有三十九人受到牽連,有一百多首詩在審問時呈閱,每一首都由作者自行解釋。因為蘇軾措詞精煉,用典甚多,幸而有此審問記錄,我們得見作者自己對好多文句的闡述分析。只有讀者完全瞭解那些典故,才能把握文內的含義。

  我讀詩一向對那類詩避而不觀,因為那些隱喻、史實,都需要單獨解釋,讀來甚感吃力,作者自己賣弄學問,為讀者加重負擔,殊為無謂。其實這樣炫耀也並不困難,因為數百年來,蘇詩的評注家一直忙著在歷史和唐詩裡發掘蘇詩用典的出處。

  對蘇東坡的指控,有的十分牽強。最有趣的指控中,有一條是寫兩株老柏的七律。詩裡說柏樹「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兩句詩認為是對皇帝大不敬,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而今皇帝正在位,作者應當說有龍在天,不應當說在九泉地下。另外還有一首牡丹詩,在詩內作者歎造物之巧,能創造出牡丹種類如此之繁多。禦史解釋此詩為諷刺新當政者能制定如此多之種種捐稅。《杞菊賦》的序言裡曾提到吃杞菊的苦種籽,禦史認為作者是在直接諷刺全境百姓的貧窮,尤其是指朝廷對官吏薪俸的微薄。「生而盲者不識日」是諷刺科舉考生的淺陋無知,諷刺考生不通儒學,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經新義》裡對經書的注釋。

  蘇東坡在對方大部分指控上,都坦白承認在詩中批評新政,自然有憤怒之感、失望之聲,足以表明自己對當道的苛酷批評,罪有應得。

  在給朋友駙馬王詵的若干首詩裡,有一行詩是「坐聽鞭笞環呻呼」又說,「救荒無術歸亡逋」。他也提到「虎難摩」,是為政貪婪的象徵。在給朋友李常的詩裡,他確是說在密州「灑涕循城拾棄孩」,那些男屍、女屍、嬰屍都餓死于路也,當時確是「為郡鮮歡」。關於他給朋友孫覺的詩裡,有一行說二人相約不談政治,是真在一次宴席上約定,誰談政治,罰酒一杯。在給曾鞏的一首詩裡(曾鞏官位不高,但是一代古文大家),他說厭惡那些「聒耳如蜩蟬」的小政客。在他給張方平的詩裡,他把朝廷比為「荒林蜩蟄亂」和「廢沼蛙蟈淫」,又說自己「遂欲掩兩耳」。在給範鎮的詩裡,他直言「小人」,我們也知道在給周邠的詩裡,他把當權者暗比做「夜梟」。在寫杭州觀潮時,他說「東海若知君王意,應教斥鹵變桑田」。

  在他一個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了兩首詩給他,把那詩仔細看一下,也頗有趣。並且可以瞭解官吏的憤怒,也可略知蘇詩字裡行間的含義。若按字面譯成英文而不加注釋,便毫無意義可言。其中一首說:

  敢向清時怨不容,
  直嗟吾道與君東,
  坐談足使淮南懼,
  歸向方知冀北空,
  獨鶴不須驚夜旦,
  群鳥未可辨雌雄。

  蘇東坡承認他很佩服這位朋友,所以用孔子的不怨不容這種說法把他比孔子。第二行指東漢大經學家派弟子東行的典故。第三行指西漢蕭何以智勇在朝敉平淮南王之亂於無形。第四行指良馬出於冀北,又進而指韓愈馬說中的伯樂過冀北之野,而冀北駿馬遂空一事,亦指滿朝已無真才賢士。第五行指鶴立雞群,亦即賢人與小人之比,隱含之義即在朝之庸庸碌碌者,皆雞鴨之輩,於是午夜長鳴非鶴莫屬。最後一行更易令人致怒,因為詩經上有兩行「俱曰予聖,誰識鳥之雌雄?」等於說朝廷上只有一群烏鴉,好壞難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