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羅亦農 > 羅亦農文集 | 上頁 下頁
利用新軍閥戰爭,發展更廣大的農民暴動區域


  (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江西省委:

  東南新軍閥的火並戰爭[1]爆發了,此間最近獲得很多有關於這次戰爭之新的消息,茲分述於下:

  1.唐生智[2]由湘返漢後,即有張作霖、張宗昌、孫傳芳、靳雲鄂〔鶚〕、方振武以及劉湘等的代表[3]蒞漢,彼等曾在總司令部開一會議,結果決定:統一南北政局,改北京政府為委員制,由內閣執行職權,同盟攻馮[4],並襲取南京;同時張作霖又密派代表方某與唐接談,結果甚為融洽。方某現仍留漢口,專候再與吳佩孚代表接洽後,方能北上覆命。

  2.十三軍三十九師岳森部於二十三日已由武昌開赴嘉魚,向鄂西前進,與二軍結合,並已與湖南非唐系的軍隊聯絡,預備全力集中鄂西,以譚延闓[5]為中心,結合反唐的聯合戰線,同時預定若在鄂西不能立足時,即回入湖南。

  3.唐之八軍二、三兩師聞系開赴鄂西,將欲解決二軍。

  4.唐之嫡系隊伍為三十五、三十六、八軍,每軍約有槍一萬二千枝,但三十五軍因何健〔鍵〕[6]甚頑強,不受唐調動,實則獨樹一幟,非複唐之勢力。而安徽方面亦因劉興[7]主戰,何健〔鍵〕中立,遂致劉、何間發生衝突。

  5.鄂北馮軍對武漢戒備極嚴,唐之對馮亦然,展望哨、步哨均日夜梭巡。

  6.盛傳六軍程潛[8]已與十三軍陳嘉祐[9]暗中結合,一致反唐。

  根據上述這些確實消息,可知此次不只是李、唐互爭安徽的部分衝突,實因新軍閥已擺下不可調和之矛盾,在最近的將來必要造成一個更廣大的戰爭局面。我們不管他們誰勝誰敗,只知在戰爭中敵人的政權必非前時之穩定,甚或動搖以至於倒臺,同時敵人的兵力亦難如平時之集中便於壓迫革命運動,在這種騷亂的狀況之下,甚有利於發展和擴大我們黨的工作,特別是農民運動的工作。但這裡必須注意的就是切勿再蹈以往軍事投機之覆轍,利用這一軍閥倒那一軍閥等,其實他們根本上是同樣的反動。

  江西在地勢上、新軍閥的派別上看來,實亦難逃出這個戰爭的漩渦。因此江西省委在江西政局將要變化之前,應切實有一種準備和目前積極的發展我們黨的力量,在這整個的東南軍事變化中,長江局以為江西省委應即實行下列二項實際的動作:

  1.利用文字或口頭宣傳東南新軍閥火並戰爭之內幕,使一般勞苦民眾深切瞭解新軍閥之罪惡,藉以獲得我黨在群眾中之信仰。

  2.利用軍隊移動開拔的機會及敵人政權動搖或空虛的地方,領導農民奪取潰軍武裝,普遍的殺土豪劣紳大地主及政府的官吏,抗租抗稅抗糧抗捐,發展土地革命的宣傳與鼓動,造成廣大的農民群眾的暴動局面,並繼續發展農民的遊擊戰爭,發展更廣大的農民群眾暴動區域。

  在上述爭鬥中更須加緊發展黨的組織。

  革命的敬禮!

  長江局 亦農

  10月24日

  [1]東南新軍閥的火並戰爭,見本書第345頁注①。

  [2]唐生智,見本書第157頁注⑧。

  [3]張宗昌,見本書第128頁注②。

  靳雲鶚,見本書第109頁注16。

  方振武(一八八五——一九四一),字叔平,安徽壽縣人。一九二五年任張宗昌直魯聯軍第二十四師師長。次年,加入馮玉祥國民軍,任第五軍軍長。一九二七年六月,任馮部第二集團軍第三方面軍總司令。

  劉湘(一八八八——一九三八),字甫澄,四川大邑人。四川地方軍閥。一九二六年秋,投靠廣東國民政府,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軍長。一九二七年春,任四川臨時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四川善後督辦。在重慶反共清黨,被蔣介石集團任命為第五路軍總指揮。

  [4]馮,即馮玉祥,見本書第6頁注②。

  [5]譚延闓,見本書第68頁注13。

  [6]何鍵(一八八七——一九五六),字芸樵,湖南醴陵人。時任唐生智部第三十五軍軍長,湘鄂皖三省聯軍副司令,江左軍總指揮兼代安徽省主席。

  [7]劉興,見本書第345頁注②。

  [8]程潛,見本書第68頁注13。

  [9]陳嘉祐(一八八一——一九三七),字護方,湖南湘陰人。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軍長。

  (1)這是羅亦農起草的中共中央長江局給中共江西省委的指示信。本文按原稿刊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