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羅亦農 > 羅亦農文集 | 上頁 下頁
江浙兩省政治經濟狀況及今後工作進行方針報告大綱


  (一九二七年二月九日)

  江浙兩〖省〗政〖治〗經〖濟〗狀況及今後工作方針,分七段:

  1.最近兩省政治經濟狀況;

  2.上海為工商〖業〗中心;

  3.帝國主義力量;

  4.江浙民眾運動;

  5.江浙社〖會〗階〖級〗與民校[1]現狀;

  6.未來政局;

  7.我們〖的〗方針。

  分開來說:

  一、因很少統計材料,尤其是浙江。中國工商業發展,江浙二省並行。除上海外,浙江寧波、杭州都為大商業區,都有新式產業及手工業等工人。杭州機織業有一千三百人以上,三家大廠,其他主要成分為工廠工人,紗廠也有一所;浙江航業有七輪船公司,寧波為重大輪埠;浙江內地如蕭山也有大廠。江蘇以無錫為內地產業工人中心地,工人達二十萬,有六紗廠,有七八百萬資本,有三萬二千九百椗〔錠〕子,二十一大絲廠,絲機有四千五百架,資本八九十萬,此外有麵粉廠、榨油廠、布廠等都不在小,肥皂廠有五個,資本四十萬,銀行四,錢莊十三,足見很發達;無錫外有南通產〖業〗工〖人〗六七萬,蘇州、常州、崇明、泰倉、江陰、常熟、南京、如皋等都有產業工人。中國產業中紡織業江蘇占七十八中之四十八;絲業浙江與廣東為全國大宗,此外如自來水、電燈、燈〔電〕話等都為全〖國〗最發達之處。江蘇農業也大近代化,如南京種樹園有一萬八千畝,研究機關七萬畝,東大有試驗場,此外模範場等。此外鎮江、無錫、泰倉等都有農業試業〔驗〕場、博物院等設置,南通有很大美棉場,南匯、青浦都有種樹園。江蘇主要產品為絲、棉、面〖粉〗等。

  二、上海人口有二百三十萬工人。紗廠占全國七十四中之二十四,連英、日有四十九,椗〔錠〕數占全國三分之二,布機有一萬二千,此外織襪、絹絲、毛織物、織麻、肥皂、火柴、煙草、皮革、玻璃、造紙、造船及鐵工廠……,不下三四百工場,又有五萬以上的碼頭〖工〗人,幾千電車工人。

  全上海產業、手工業工人在七十萬以上。

  金融狀況:

  一九二一年,錢莊一五九家,資本小的不算,五百八十九萬四千兩。銀行:外二十一,資本起碼五十萬以上;中外八,多的數百萬;中六十四,大概在六億以上。

  商業:

  一九一三年  貿易總額占全國45%。

  一九一四年  貿易總額占全國43%。

  一九一五年  貿易總額占全國40%。

  一九一六年  貿易總額占全國46%。

  一九一七年  貿易總額占全國48%。

  一九一八年  貿易總額占全國44%。

  一九二二年  貿易總額占全國42%。

  關稅:

  一九二四年  占全國關率39.58%。全國有40餘關口。

  一九二五年  占全國關率37.16%。

  文化:

  中學     150 學生10000余。

  三、江浙特別是上海,以工商業之發展,成帝國主義侵略中心。

  上海為外國人所創造,大商業多為外國人所開設。上海〖是〗重工業城市,工業大部分都為外人所有,紗廠外國人占四十九中之二十九,椗〔錠〕子數外人占二分之一以上。上海銀行,外國的二十一家操縱全中國銀行勢力。上海教會學校在三十所以上。因此種種乃有五卅之屠殺,有近來派兵來華之舉。

  上海同時為反革命集中點,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江浙各地。教會學校蘇州有二十九所,中占十二,學生占一半;南京有四十六所,教會占二十七所。文化侵略可為特甚。此外為有鐵路。

  四、根據上面分析,江浙民眾運動除上海外,都才開始發展。

  江浙民眾運動有三性質:

  1.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2.無產階級運動;

  3.農民運動。

  此三運動中,農運未發展,工運只上海,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也未開展。其原因:

  1.向來受軍閥壓迫。

  2.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特甚,留學生、買辦勢力、教會學生影響很大。

  3.我們党的力量薄弱——單只農運〖說〗,各處都有暴動,我們多〔都〕不能發生大的作用。工運也如是。

  4.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政治覺悟太弱。

  5.民校太不發展。

  五、因民族運動未發展,各階級沒有整個的階級覺悟與行動,所以階級爭鬥不激烈。

  江浙民眾可分:

  1.右派資產階級——大買辦及純粹洋貨商。因上海真民族資產階級,□有民族革命性,所以不能純稱為買辦階級,如虞洽卿[2]純為買辦出身,王曉籟[3]等都很革命,又有蔣夢麟[4]等知識階級也很革命。

  2.

  3.土豪劣紳——江蘇省教育派[5]。

  4.反動的知識分子,如留美、留英及大學教授。

  5.左派知識階級。

  6.中、小資產階級。

  7.左派知識分子——如郭任遠、王雲五[6]。

  8.工人。

  9.農民。

  上面1—4〖為〗反革命,餘為革命的。

  反革命派的行動之將來,要看將來政局之變動。

  國民黨右派很有基礎,左派很無力量。

  六、江浙兩省以後政局。

  革命運動的廣大發達,須看北伐軍之到來。現在蔣介石一定要江、浙、皖三省,他現不取兩廣、兩湖,只有此條出路。

  目前戰事消息,滬杭說勝,武漢說敗,都不可信。但蔣已調四師人入浙,必可取勝。

  但我們工作,北伐軍一來,江浙兩省必有絕大反赤局面。蔣大恨C.P.[7],預備到南京與C.P.算賬,他並反蘇俄、反宋子文[8],要把黃郛[9]換陳友仁[10]。所以蔣一來,必聯合左、右派資產階級等一致反赤。現在我們要打倒蔣介石,蔣必益發反對C.P.,他可聯合資產階級、大地主、土豪劣紳等社會力量來攻襲。

  七、我們〖的〗政策:

  1.積絕〔極〕促成左派資產階級與左派知識分子有政綱的聯合,贊成赤的聯合戰線,而引起帝國主義間、民校間、資產階級間的衝突——我們要拉住民主主義的知識分子及左派資產階級,不致使工人孤立。現在左派資產階級、左派知識分子有一組織,但無政綱,我們要使他們有較高的政綱與口號,以便蔣來時給他們以打擊而革命化。

  2.拉住小資產階級群眾——北伐軍一到,江浙罷工必很發達,我們無可抑制,只好注意拉住小資產階級群眾。

  3.要在民校中做內應外合的反反赤運動,創造左派民校分子,利用感情、政治各種關係,贊助左派主張,如楊杏佛[11]等之勞資委員會,張曙時[12]之未來政綱。

  4.積極發展工農運動,特別是北伐軍未到前,要積極鼓動廣大的罷工風潮——因蔣非硬的反工農運動,在罷工中提很高口號,指罵C.P.,將來他在江浙用此方法,我們要預先發展工農運動,要不斷的罷工,在罷工中發展工會組織,最重要的是在北伐軍快來時。

  5.上海的問題,蔣介石來時,必將爆發第二次三月二十日。我們的態度,最好使上海成特別市,但同時反對美國的中立區。我們可贊成中外永不駐兵,目前各團體都可發表宣言。事實上要組成特別市,但可不與國民黨說,可只以工人地位與虞洽卿等說,希望在北伐軍未來前實現自治。我們可提出政綱,使蔣來時與資產階級衝突,即提出百分之五十歲收整頓上海市政。上海工人階級要與左派資產階級聯合,準備廣大的武裝暴動,乘北伐軍將來時,趕走李寶章[13]等,占得將來地位。在政策上,要拉住左派資產階級與左派知識分子,擴大工人運動。

  黨的方針:

  三個月內發展到一萬人,增高黨的威權,處處以黨為核心。

  口號:

  努力到各種複雜的民眾中去!

  破壞反赤聯合戰線!

  發展一百萬工人群眾!

  三個月內發展一萬黨員!

  一切工作以黨為核心!

  努力做農民運動!

  總之,未來政局不可樂觀,我們應該聯絡左派資產階級與左派知識分子,破壞反赤聯〖合戰〗線。我們要發展廣大工農運動,準備未來推翻右派與操政權的勢力。

  [1]民校,中國國民黨的代稱。

  [2]虞洽卿,見本書第118頁注⑦。

  [3]王曉籟,見本書第146頁注28。

  [4]蔣夢麟(一八八六——一九六四),字兆賢,浙江余姚人。早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時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

  [5]江蘇省教育派,指江蘇省教育會,成立於一九一九年五月。

  [6]郭任遠(一八九八——一九七〇),廣東汕頭人,早年留美。時任復旦大學副校長兼生物科主任兼心理學教授,光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心理學副教授,上海各大學同志會會長。

  王雲五(一八八八——一九七九),祖籍廣東香山(今中山),生於上海。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任秘書、專門司司長,國民大學、中國公學大學部教授。時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

  [7]C.P.,英文the Communist Party的縮寫,意為共產黨。

  [8]宋子文(一八九四——一九七一),原籍廣東文昌(今屬海南省),生於上海。一九二七年初國民政府遷去武漢後,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武漢分會成員。同年三月,在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政治委員會主席團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武漢國民政府委員、常務委員、財政部長。不久,兼任江浙兩省財政處長。

  [9]黃郛(一八八〇——一九三六),字膺白,原籍浙江嘉興,生於上虞。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時,任上海軍政府都督陳其美參謀長兼滬軍第二師師長,與陳其美、蔣介石(第二師第五團團長)結為「盟兄弟」。後曾任江蘇都督府參謀長、北京政府外交總長、教育總長、代理國務總理等職。一九二六年北伐戰爭期間,投靠蔣介石。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變後,任上海市市長。

  [10]陳友仁(一八七五——一九四四),原籍廣東寶慶,生於西印度群島特立尼達。一九一二年回國。一九二七年二月,任武漢國民政府外交委員會主席。三月,在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上,被推為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武漢國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外交部長。

  [11]楊杏佛(一八八三——一九三三),名銓,江西清江人。一九二七年時任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執行委員,上海特別市黨部委員。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後,任上海臨時市政府委員。一九三三年六月,因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在上海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12]張曙時(一八八四——一九七一),江蘇睢寧人。一九二七年初,任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常務委員,秘書長。三月,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上海分會委員,江蘇省政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臨時市民政府委員。四一二政變後遭通緝。

  [13]李寶章,見本書第172頁注⑤。

  (1)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中共上海區委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會上,陳獨秀作了《全國的政治現狀及中國革命的前途》報告,彭述之傳達了共產國際第七次執委會關於中國革命的決議案,羅亦農代表上海區委作了《江浙兩省政治經濟狀況及今後工作進行方針》報告。這次會議為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裝起義制定了工作路線。這是羅亦農的報告大綱。本文據中共上海區委全體會議記錄整理刊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