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羅亦農 > 羅亦農文集 | 上頁 下頁 |
殖民地的國民革命非無產階級指導不可 |
|
(一九二五年一月四日) 殖民地的國民革命非無產階級去指導不可。因為帝國主義者是要極力侵略殖民地以維持壽命,殖民地的無產階級打倒帝國主義就是打倒資本主義;反轉來說,西歐無產階級也非幫助東方民族革命不可。這就是列寧主義所特到之處,也就是第三國際[1]的西方無產階級與東方國革命聯合戰線的意思。中國資產階級都是反革命的,擔負國民革命的只有無產階級,故中國共產黨要積極指導國民黨。就是我們要利用現實的政治,以決定戰略,不能採取清高的政策。現在國內消息,段祺瑞主張國民會議不容納工人、農民、商人、學生的代表[2],是自外於民眾,也就是和中山衝突的開始。現在中山的責任,就是努力和段祺瑞奮鬥,完成真正的國民會議[3]。再,段祺瑞得了政權之後,反動的局〖勢〗漸次形成,同時,蘇俄極力幫助中山,民眾又有堅決的要求,所以現在中國的國民革命是進攻的時期。 [1]第三國際,見本書第4頁注②。 [2]段祺瑞(一八六五——一九三六),原名啟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北洋軍閥皖系首領。一九二四年十月北京政變後,被奉系張作霖及馮玉祥等推舉為北京臨時政府執政。十一月,段祺瑞為抵制中國共產黨和孫中山國民會議的主張,提出召開善後會議。十二月,臨時執政府國務會議公佈了《善後會議條例》,規定參加人員分四類:1.有大勳勞於國家者;2.此次討伐賄選、制止內亂各軍最高首領;3.各省區及蒙、藏、青海軍民長官;4.有特殊之資望學術經驗,由臨時執政聘請或派充者,但不得逾三十人。上述條例完全排除了工人、農民、商人、學生的代表。一九二五年二月,善後會議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於北京召開。同年四月,在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下,善後會議瓦解。 [3]真正的國民會議,指由中國共產黨提出、孫中山積極支持的關於國民會議的主張。中國共產黨曾在一九二三年七月和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兩次發表宣言,主張由國民黨出來號召全國的商會、工會、農會、學生會及其他職業團體,推舉多數代表召開國民會議,代替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這個建議得到了孫中山的支持。在一九二四年十一月的《北上宣言》中,孫中山明確地把召開國民會議作為他北上的目標之一,並提出在召開國民會議之前,先召集預備會議。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動下,全國迅速掀起了一個以擁護國民會議的召開、反對軍閥統治為中心的民主運動。各地成立了「國民會議促成會」。一九二五年三月,在北京召開了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與段祺瑞召開的善後會議相對抗。 (1)這是羅亦農在中共旅莫支部大會上的發言。本文據中共旅莫支部大會記錄稿整理刊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