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中國小說史略 | 上頁 下頁
第九篇 唐之傳奇文(下)(2)


  所餘二篇,其一未詳原題,《廣記》則題曰《廬江馮媼》(三百四十三),記董江妻亡更娶,而媼見有女泣路隅一室中,後乃知即亡人之墓,董聞則罪以妖妄,逐媼去之,其事甚簡,故文亦不華。其一曰《古嶽瀆經》(見《廣記》四百六十七,題曰《李湯》),有李湯者,永泰時楚州刺史,聞漁人見龜山下水中有大鐵鎖,乃以人牛曳出之,風濤陡作,「一獸狀有如猿,白首長鬐,雪牙金爪,闖然上岸,高五丈許,蹲踞之狀若猿猴,但兩目不能開,兀若昏昧,……久乃引頸伸欠,雙目忽開,光彩若電,顧視人焉,欲發狂怒。觀者奔走,獸亦徐徐引鎖曳牛入水去,竟不復出。」當時湯與楚州知名之士,皆錯愕不知其由。後公佐訪古東吳,泛洞庭,登包山,入靈洞,探仙書,于石穴間得《古嶽瀆經》第八卷,乃得其故,而其經文字奇古,編次蠹毀,頗不能解,公佐與道士焦君共詳讀之,如下文:

  「禹理水,三至桐柏山,驚風走雷,石號木鳴,土伯擁川,天老肅兵,功不能興。禹怒,召集百靈,授命夔龍,桐柏等山君長稽首請命,禹因囚鴻濛氏,章商氏,兜盧氏,犁婁氏,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聞視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烏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祆石怪奔號聚繞,以數千載,庚辰以戰(一作戟)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淮陰之龜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後,皆圖此形者,免淮濤風雨之難。」

  宋朱熹(《楚辭辨證》中)嘗斥僧伽降伏無支祁事為俚說,羅泌(《路史》)有《無支祁辯》,元吳昌齡《西遊記》雜劇中有「無支祁是他姊妹」語,明宋濂亦隱括其事為文,知宋元以來,此說流傳不絕,且廣被民間,致勞學者彈糾,而實則僅出於李公佐假設之作而已。惟後來漸誤禹為僧伽或泗洲大聖,明吳承恩演《西遊記》,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於孫悟空,於是禹伏無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

  傳奇之文,此外尚夥,其較顯著者,有隴西李朝威作《柳毅傳》(見《廣記》四百十九),記毅以下第將歸湘濱,道經涇陽,遇牧羊女子言是龍女,為舅姑及婿所貶,托毅寄書于父洞庭君,洞庭君有弟錢塘君性剛暴,殺婿取女歸,欲以配毅,因毅嚴拒而止。後毅喪妻,徙家金陵,娶范陽盧氏,則龍女也,又徙南海,複歸洞庭,其表弟薛嘏嘗遇之於湖中,得仙藥五十丸,此後遂絕影響。金人已取其事為雜劇(語見董解元《弦索西廂》中),元尚仲賢則作《柳毅傳書》,翻案而為《張生煮海》[21],清李漁又折衷之而成《蜃中樓》[22]。又有蔣防[23]作《霍小玉傳》(見《廣記》四百八十七),言李益年二十擢進士第,入長安,思得名妓,乃遇霍小玉,寓於其家,相從者二年,其後年,生授鄭縣主簿,則堅約婚姻而別。及生覲母,始知已訂婚盧氏,母又素嚴,生不敢拒,遂與小玉絕。小玉久不得生音問,竟臥病,蹤跡招益,益亦不敢往。一日益在崇敬寺,忽有黃衫豪士強邀之,至霍氏家,小玉力疾相見,數其負心,長慟而卒。益為之縞素,旦夕哭泣甚哀,已而婚于盧氏,然為怨鬼所祟,竟以猜忌出其妻,至於三娶,莫不如是。杜甫《少年行》有雲,「黃衫年少宜來數,不見堂前東逝波」[24],謂此也。又有許堯佐[25]作《柳氏傳》(見《廣記》四百八十五),記詩人韓翃得李生豔姬柳氏,會安祿山反,因寄柳於法靈寺而自為淄青節度使書記,亂平復來,則柳已為蕃將沙叱利所取,淄青諸將中有俠士許虞侯者,劫以還翃。其事又見於孟棨《本事詩》[26],蓋亦實錄矣。他如柳珵(《廣記》二百七十五《上清傳》),薛調(又四百八十六《無雙傳》),皇甫枚(又四百九十一《非煙傳》)房千里(同上《楊娼傳》)[27]等,亦皆有造作。而杜光庭[28]之《虯髯客傳》(見《廣記》一百九十三)流傳乃獨廣,光庭為蜀道士,事王衍,多所著述,大抵誕謾,此傳則記楊素妓人之執紅拂者識李靖于布衣時,相約遁去,道中又逢虯髯客,知其不凡,推資財,授兵法,令佐太宗興唐,而自率海賊入扶余國殺其主,自立為王雲。後世樂此故事,至作畫圖,謂之三俠;在曲則明淩初成有《虯髯翁》[29],張鳳翼張太和皆有《紅拂記》[30]

  上來所舉之外,尚有不知作者之《李衛公別傳》[31],《李林甫外傳》[32],郭湜之《高力士外傳》[33],姚汝能之《安祿山事蹟》[34]等,惟著述本意,或在顯揚幽隱,非為傳奇,特以行文枝蔓,或拾事瑣屑,故後人亦每以小說視之。

  【注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曾任秘閣修撰等職。所撰《楚辭辨證》,二卷,內容系訂正舊注之誤。斥僧伽降伏無支祁事為俚說,見該書卷下:「如今世俗僧伽降無支祁、許遜斬蛟蜃精之類,本無稽據,而好事者遂假託撰造以實之。明理之士皆可以一笑而揮之,正不必深與辯也。」

  羅泌:字長源,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所撰《路史》,四十七卷,內容主要論述我國傳說時期史事。《無支祁辯》,見該書《餘論》卷三。

  《西遊記》雜劇:現存本題元吳昌齡撰,實為元末明初楊訥(字景賢)所作。六本二十四折。第一折《收孫演咒》有云:「那胡孫氣力與天齊,偷玉皇仙酒,盜老子金丹,他去那魔君中占第一,他是驪山老母兄弟,無支祁是他姊妹。」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明浦江(今屬浙江)人,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他關於無支祁的論述,見所撰《宋學士全集》卷二十八《刪古嶽瀆經》。

  據董解元《弦索西廂》卷一:「比前賢樂府不中聽,在諸宮調裡卻著數。……也不是離魂倩女,也不是謁漿崔護,也不是雙漸豫章城,也不是柳毅傳書。」

  尚仲賢:元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所撰雜劇今知有十一種,現存《柳毅傳書》等三種。

  [21]《張生煮海》:一為尚仲賢撰,已佚。今存者為元李好古撰。劇情為張羽與龍女相愛,為龍王所阻,後得仙人相助,終成夫婦。

  [22]李漁(1611─約1679):號笠翁,清蘭溪(今屬浙江)人。所撰《蜃中樓》,劇情為洞庭、東海二龍女在蜃樓遊玩時遇見柳毅、張羽,遂各相愛成婚。

  [23]蔣防:字子微,唐義興(今江蘇宜興)人,官至翰林學士。

  [24]杜甫(712─770):字子美,唐鞏縣(今屬河南)人,曾官左拾遺。撰有《杜工部集》。所作《少年行》第二首原詩作:「巢燕引雛渾去盡,江華結子已無多。黃衫年少宜來數,不見堂前東逝波。」

  [25]許堯佐:唐憲宗時人,曾官太子校書郎、諫議大夫。

  [26]孟棨:一作孟啟,字初中。唐代人,官司勳郎中。所撰《本事詩》,一卷,記述唐代詩人軼事和民間傳聞。

  [27]柳珵:唐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所撰《上清傳》,寫唐宰相竇參寵婢上清,向唐德宗哭訴,為竇參申冤故事。薛調,唐河中寶鼎(今山西萬榮)人,曾官戶部員外郎、翰林學士承旨。所撰《無雙傳》,寫劉無雙和王仙客的愛情故事。皇甫枚,字遵美,唐安定(今甘肅涇川)人,曾為汝州魯山縣令。撰有《三水小牘》等。《非煙傳》,寫步非煙與趙象相戀,至死不渝的故事。房千里,字鵠舉,唐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曾官國子博士、高州刺史。所撰《楊娼傳》,寫長安名妓楊娼為嶺南帥甲所愛,帥死,楊以死相報的故事。

  [28]杜光庭(850─933):字聖賓,自號東瀛子,唐末五代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曾在天臺山學道,仕唐為內廷供奉,入蜀後官諫議大夫。

  [29]淩初成(1580─1644):即淩濛初,明烏程(今浙江吳興)人,曾官上海縣丞、徐州通判。參看本書第二十一篇。所撰雜劇《虯髯翁》,全名為《虯髯翁正本扶余國》,四折。

  [30]張鳳翼(1527─1613):字伯起,號靈墟,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劇作今存五種。《紅拂記》,共三十四出。張太和,字幼於,號屏山,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所撰《紅拂記》,今佚。

  [31]《李衛公別傳》:唐李複言撰。《太平廣記》卷四一八收入,題《李靖》,文末注:「出《續玄怪錄》。」

  [32]《李林甫外傳》:一卷,見《古今說海》、葉德輝輯《唐開元小說六種》等書。

  [33]郭湜:生平事蹟不詳。所撰《高力士外傳》,一卷,見明顧元慶《顧氏文房小說》《唐開元小說六種》等書。

  [34]姚汝能:官華陰尉,餘事不詳。所撰《安祿山事蹟》,《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三卷。見繆荃孫輯《藕香零拾》《唐開元小說六種》等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