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唐宋傳奇集 | 上頁 下頁
稗邊小綴(6)


  《隋遺錄》上下卷,據原本《說郛》七十八錄出,以《百川學海》校之。前題唐顏師古撰。末有無名氏跋,謂會昌中,僧志徹得於瓦棺寺閣南雙閣之荀筆中。題《南部煙花錄》,為顏公遺稿。取《隋書》校之,多隱文,後乃重編為《大業拾遺記》。原本缺落,凡十七八,悉從而補之矣云云。是此書本名《南部煙花錄》,既重編,乃稱《大業拾遺記》。今又作《隋遺錄》,跋所未言,殆複由後來傳刻者所改歟。書在宋元時頗已流行,《郡齋讀書志》及《通考》並著《南部煙花錄》;《通志》著《大業拾遺錄》;《宋史·藝文志》史部傳記類亦有顏師古《大業拾遺》一卷,子部小說類又有顏師古《隋遺錄》一卷,蓋同書而異名,所據凡兩本也。本文與跋,詞意荒率,似一手所為。而托之師古,其術與葛洪之《西京雜記》,謂鈔自劉歆之《漢書》遺稿者正等。然才識遠遜,故罅漏殊多,不待吹求,已知其偽。《清四庫全書總目》一四三云:「王得臣《塵史》稱其『極惡可疑』。姚寬《西溪叢語》亦曰:『《南部煙花錄》文極俚俗。又載陳後主詩云,夕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此乃唐人方域詩,六朝語不如此。唐《藝文志》所載《煙花錄》,記幸廣陵事,此本已亡,故流俗偽作此書云云。』然則此亦偽本矣。今觀下卷記幸月觀時與蕭後夜話,有『儂家事一切已托楊素了』之語,是時素死久矣。師古豈疏謬至此乎?其中所載煬帝諸作,及虞世南贈袁寶兒作,明代輯六朝詩者,往往采掇,皆不考之過也。」

  ◇

  《煬帝海山記》上下卷,出《青瑣高議》後集卷五,先據明張夢錫刻本錄,而校以董氏所刻士禮居本。明鈔原本《說郛》三十二卷中亦有節本一卷,並取參校。篇題下原有小注,上卷雲「說煬帝宮中花木」,下卷雲「記煬帝后苑鳥獸」,皆編者所加,今削。其書蓋欲侈陳煬帝奢靡之跡,如郭氏《洞冥》,蘇鶚《杜陽》之類,而力不逮。中有《望江南》調八闋,清《四庫目》雲,乃李德裕所創,段安節《樂府雜錄》述其緣起甚詳,亦不得先于大業中有之。

  ◇

  《煬帝迷樓記》錄自原本《說郛》三十二。明焦竑作《國史經籍志》,並《海山記》皆著錄,蓋嘗單行。清《四庫目》一四三謂「亦見《青瑣高議》。……竟以迷樓為在長安,乖謬殊甚。」然《青瑣高議》中實無有,殆紀昀等之誤也。周中孚《鄭堂讀書記》更推闡其評語,以為「後稱『大業九年,帝幸江都,有迷樓』。而末又云:『帝幸江都,唐帝提兵號令入京,見迷樓,大驚曰:「此皆民膏血所為也!」乃命焚之。經月,火不滅。』則竟以迷樓為在長安,等諸項羽之焚阿房,乖謬殊極」雲。

  ◇

  《煬帝開河記》從原本《說郛》卷四十四錄出。《宋史·藝文志》史部地理類著錄一卷,注雲不知作者。清《四庫目》以為「詞尤鄙俚,皆近於委巷之傳奇,同出依託,不足道」。按唐李匡乂《資暇集》下云:「俗怖嬰兒曰『麻胡來!』不知其源者,以為多髯之神而驗刺者,非也。隋將軍麻祜,性酷虐。煬帝令開汴河,威棱既盛,至稚童望風而晨,互相恐嚇曰『麻祜來!』稚童語不正,轉祜為胡。」末有自注云:「麻祜廟在睢陽。鄜方節度李丕即其後。丕為重建碑。」然則叔謀虐焰,且有其實,此篇所記,固亦得之口耳之傳,非盡臆造矣。惜李丕所立碑文,今未能見,否則當亦有足資參證者。至塚中諸異,乃頗似本《西京雜記》所敘廣陵王劉去疾發塚事,附會曼衍作之。

  ◇

  右四篇皆為《古今逸史》所收。後三篇亦見於《古今說海》,不題撰人。至《唐人說薈》,乃並雲韓偓撰。致堯生唐末,先則顛沛危朝,後乃流離南裔,雖賦豔詩,未為稗史。所作惟《金鑾密記》一卷,詩二卷,《香奩集》一卷而已。且于史事,亦不至荒陋如是。此蓋特裡巷稍知文字者所為,真所謂街談巷議,然得馮猶龍掇以入《隋煬豔史》,遂彌複紛傳於世。至今世俗心目中之隋煬,殊猶是晝遊西苑,夜止迷樓者也。

  明鈔原本《說郛》一百卷,雖多脫誤,而《迷樓記》實佳。以其尚存俗字,如「你」之類,刻本則大率改為「爾」或「汝」矣。世之雅人,憎惡口語,每當纂錄校刊,雖故書雅記,間亦施以改定,俾彌益雅正。宋修《唐書》,於當時恒言,亦力求簡古,往往大減神情,甚或莫明本意。然此猶撰述也。重刊舊文,輒亦不赦,即就本集所收文字而言,宋本《資治通鑒考異》所引《上清傳》中之「這獠奴」,明清刻本《太平廣記》引則俱作「老獠奴」矣;顧氏校宋本《周秦行紀》中之「屈兩個娘子」及「不宜負他」,《廣記》引則作「屈二娘子」及「不宜負也」矣。無端自定為古人決不作俗書,拚命復古,而古意乃寖失也。

  ——右第六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