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魯迅日記 | 上頁 下頁
1926年10月


  一日曇。上午寄廣平信並《莽原》二。寄小峰信並《語絲》五。寄幼漁信。下午收九月分薪水泉四百。晚歐陽治來談。夜大風。

  二日曇,風。上午伏園往廈門市,托其買《四部彙刊》本《樂府詩集》一部十六本,四元五角。下午得羨蘇信,廿四日發。得李遇安信,廿五日發。

  三日星期。曇。上午羅常培君見訪。

  四日晴。上午寄矛塵信。寄淑卿信。寄素園、叢蕪、霽野信。寄三弟信。得廣平信,廿九日發。得淑卿信,廿七日發。下午寄季市信。

  五日晴。上午寄公俠信。寄廣平信。寄辛島驍信。收三弟所寄書籍五包九種八十五本,又雜書一包四種六本,共泉三十元五角,下午得信,一日發。得品青信,九月二十七日發。林仙亭來訪並贈《血淚之花》一本。

  六日晴。午後寄淑卿信。寄三弟信。寄小峰信附答品青箋。下午收北新書局所寄書籍四包,又未名社者一包。晚大風。得董秋芳信並譯稿。①七日晴,風。無事。

  八日曇,風。上午寄素園信並稿②。夜微雨。

  九日曇。上午寄陶書臣信。寄董秋芳信。兼士贈唐人墓誌打本二枚。

  十日星期。曇。上午本校行國慶紀念。午後開國學研究院成立會。③下午得欽文信,九月卅日發。得漱園信,同日發。得矛塵信,四日紹興發。夜赴全校懇親會聽演奏及觀電影。濯足。

  十一日曇。上午寄廣平信。寄矛塵信。林仙亭及其友四人來。下午得小峰信,九月二十九日發。夜風。

  十二日晴,風。上午得品青所寄稿④及欽文所寄《故鄉》四本。下午得紫佩信,三日發。得廣平信,五日發。

  十三日晴,風。上午寄紫佩信。得遇安信片,四日大連發。得春台箋,六日上海發。

  十四日曇。晨收紫佩所寄《歷代名人年譜》一部十本,二元五角。上午往周會演講⑤三十分時。下午伏園往市,托其買《山海經》一部二本,五角。

  十五日晴。上午得景宋信,八日發。下午編定《華蓋集續編》。⑥十六日晴。晨寄景宋信。上午得景宋信,十日發。得鄭介石信。得留仙電。⑦寄韋素園信並稿⑧,附致小峰箋一。夜風甚大。

  十七日星期。曇,風。無事。

  十八日晴,風。上午寄景宋信。複鄭介石信。得淑卿信,九日發。得三弟信,十一日發。晚同人六人共餞兼士于南普陀寺。

  十九日晴。上午寄三弟信。寄淑卿信。寄小峰信並《卷葹》及《華蓋續》稿。下午得季市信,十二日發。得淑卿信,十二日發。得漱園信片,十日發。

  二十日晴。上午寄淑卿信。寄漱園信。寄春台信。下午得廣平信,十五日發。

  二十一日晴。上午寄廣平信並書一包。寄小峰信。收日本文求堂⑨所贈抽印《古本三國志演義》十二葉,淑卿轉寄。下午寄春台信。晚南普陀寺及閩南佛學院⑩公宴太虛和尚,亦以柬來邀,赴之,坐眾三十餘人。夜風。

  二十二日晴。午後得謝旦信。下午得欽文信,十六日發。

  二十三日晴。上午與兼士同寄朱騮先信。⑾得遇安信,十九日廣州發。得小峰信,十三日發。下午得景宋信並稿,十九日發。得靜農信,十六日發。得矛塵信,十五日發。夜風。

  二十四日星期。晴,大風。上午寄景宋信並《語絲》、《莽原》。寄遇安信附與星農函。寄矛塵信。下午寄小峰信。夜觀影戲,演林肯事蹟。

  二十五日晴。下午複謝旦信。收欽文所寄小說一包。收中國書店所寄《八史經籍志》一部十六本,直五元,由三弟代買,十八日發。晚寄欽文信。夜風。

  二十六日晴,風。上午收淑卿所寄絨線衣兩件,十滴藥水一瓶,八日付郵。

  二十七日曇。晨兼士來別。上午得景宋信,廿二日發。得伏園信,廿三日發。得三弟信,二十日發。得矛塵信,廿一日發。得季野信,十五日發。得秋芳信,十七日發。下午得北新局所寄書一包八種,十八日發。夜雨。

  二十八日雨。上午寄淑卿信。

  二十九日晴。上午寄景宋信。得伏園信,附達夫函,廿五日發。得景宋信,二十三日發。得璿卿信,二十四日發。寄三弟信,附景宋稿。午後複陶璿卿信。寄小峰信。下午大風。

  三十日晴,大風。晨寄廣平信。上午寄霽野信。收三弟所代買寄《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一部二十本,《歷代詩話》及《續編》四十本,直十九元。收辛島君所寄《斯文》三本。下午得謝旦信。

  三十一日星期。晴,風。上午得重久信,二十三日發。得漱園信,二十二日發。

  〖注釋〗

  ①即《爭自由的波浪》。譯者董秋芳寄請魯迅編訂和介紹出版。魯迅編訂並作《小引》後,十一月十七日寄李小峰。

  ②即《父親的病》。後收入《朝花夕拾》。

  ③國學研究院成立會國學研究院,即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由林文慶兼任院長,沈兼士、林語堂分任主任、秘書。該院成立大會於是日下午舉行,來賓約三百餘人。林文慶、沈兼士等演說後,即進行茶敘,並參觀該院古物陳列室及圖書部。

  ④即《卷葹》。淦女士(馮沅君)的小說集。王品青寄請魯迅審閱並編入《烏合叢書》,又請轉托陶元慶繪製封面。

  ⑤往周會演講魯迅在會上針對林文慶的尊孔思想講了「少讀中國書」和做「好事之徒」兩個內容。記錄稿在《廈大週刊》發表時,「少讀中國書」的內容被刪。

  ⑥《華蓋集續編》於一九二六年十月著手編集,十四日寫《〈記談話〉附記》、《〈華蓋集續編〉小引》等,十五日編訖,十九日將稿寄李小峰。到廈門後寫的雜文七篇,於一九二七年三月編成《續編的續編》,一併收入該集。

  ⑦留仙電留仙,指朱騮先,即朱家驊,他致電魯迅、沈兼士和林語堂,請他們到廣州參加中山大學改革學制問題的討論。

  ⑧即《瑣記》與《藤野先生》。後均收入《朝花夕拾》。

  ⑨文求堂日本人田中慶太郎在東京開設的書店,經營中國古書,也出版一些新書。

  ⑩閩南佛學院南普陀寺附設的一所佛學院。

  ⑾寄朱騮先信當時許壽裳失業,魯迅與沈兼士聯名給朱騮先信,介紹他往中山大學任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