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且介亭雜文二集 | 上頁 下頁 |
書的還魂和趕造① |
|
把大部的叢書印給讀者看,是宋朝就有的②,一直到現在。缺點是因為部頭大,所以價錢貴。好處是把研究一種學問的書彙集在一處,能比一部一部的自去尋求更省力;或者保存單本小種的著作在裡面,使它不易於滅亡。但這第二種好處,是也靠著部頭大,價錢貴,人們就因此格外珍重的缺點的。 但叢書也有蠹蟲。從明末到清初,就時有欺人的叢書出現。那方法之一,是刪削內容,輕減刻費,而目錄卻有一大串,使購買者只覺其種類之多;之二,是不用原題,別立名目,甚至另題撰人,使購買者只覺其收羅之廣。如《格致叢書》《歷代小史》《五朝小說》《唐人說薈》③等,就都是的。現在是大抵消滅了,只有末一種化名為《唐代叢書》,有時還在流毒。 然而時代改變,新花樣也要跟著出來了。 推測起新花樣來:其一,是豫先設定一種叢書的大名,羅列目錄,大如宇宙,微至蒼蠅身上的細菌,無所不包,這才分頭覓人,托他譯作,限定時日,必須完工,雖然譯作者未必定是專家,但總之有許多手同時在稿紙上寫字,於是不必窮年累月,一大部煌煌巨制也就出現了;其二,是原有一批零碎的舊譯作,一向不甚流行,或者雖曾流行,而現在卻已經過了時候,於是聚在一起,略加類別,開成一串五花八門的目錄,而一大部煌煌巨制也就出現了。 出版者是明白讀者們的心想的,有些讀者們,苦於不知道什麼是必要的書,所以往往以為被選進叢書裡的,總該是必要的書籍;而且叢書裡的一本,價錢也比單行本便宜,所以看起來好像很上算;加以大小一律,也很合人們愛好整齊的心情。本數又多,一下子可以填滿幾書架,規模不大的圖書館有這幾部,館員就省下時常留心選購新書的精神了。然而出版者是又很明白購買者們的經濟狀況的,他深知道現在他們手頭已沒有這許多錢,所以這些書一定是廉價,使他們拚命的辦出來,或者是分期豫約,使他們逐漸的繳進去。 匯印新作,當然是很好的,但新作必須是精粹的本子,這才可以救讀者們的智識的饑荒。就是重印舊作,也並不算壞,不過這舊作必須已是一種帶著文獻性的本子,這才足供讀者們的研究。如果僅僅是克日速成的草稿,或是棧房角落的存書,改換新裝,招搖過市,但以「大」或「多」或「廉」誘人,使讀者化去不少的錢,實際上卻不過得到一大堆廢物,這惡影響之在讀書界是很不小的。 凡留心于文化的前進的人,對於這些書應該加以檢討! 二月十五日 【注釋】 ①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五年三月五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署名長庚。 ②我國最早印行的叢書,是南宋甯宗嘉泰元年(1201)太學生俞鼎孫及其兄俞經輯刊的《儒學警悟》,內收宋人著作六種,共四十一卷。度宗鹹淳九年(1273),左圭又輯刊《百川學海》十集,共一百種,收有漢、晉、六朝、唐、宋各代著作,其中宋人著作,占十分之八以上。 ③《格致叢書》:明代萬曆間胡文煥編。據《匯刻書目》說:「是編雜采諸書,更易名目,古書一經其點竄,使人厭觀。且所列諸書,亦無定數……世間所行之本,部部各殊,究不知其全書凡幾種。」所收各書從周代到明代都有,名目較多的一部凡分三十七類,共三四六種,現存者只一六八種。《歷代小史》,明代萬曆間李栻編,收六朝至明代的野史、雜記共一〇六種,每種一卷。《五朝小說》,不著編者名氏,收魏、晉一一四種,唐一〇四種,宋、元一四四種,明一〇九種。《唐人說薈》,舊有桃源居士編刻本,收小說、雜記一四四種,清代乾隆間陳蓮塘增編為一六四種。後來坊刻本又改名《唐代叢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