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彷徨 | 上頁 下頁
高老夫子(1)


  這一天,從早晨到午後,他的工夫全費在照鏡,看《中國歷史教科書》和查《袁了凡綱鑒》裡;真所謂「人生識字憂患始」,頓覺得對於世事很有些不平之意了。而且這不平之意,是他從來沒有經驗過的。

  首先就想到往常的父母實在太不將兒女放在心裡。他還在孩子的時候,最喜歡爬上桑樹去偷桑椹吃,但他們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樹來磕破了頭,又不給好好地醫治,至今左邊的眉棱上還帶著一個永不消滅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現在雖然格外留長頭髮,左右分開,又斜梳下來,可以勉強遮住了,但究竟還看見尖劈的尖,也算得一個缺點,萬一給女學生髮見,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鏡子,怨憤地籲一口氣。

  其次,是《中國歷史教科書》的編纂者竟太不為教員設想。他的書雖然和《了凡綱鑒》也有些相合,但大段又很不相同,若即若離,令人不知道講起來應該怎樣拉在一處。但待到他瞥著那夾在教科書裡的一張紙條,卻又怨起中途辭職的歷史教員來了,因為那紙條上寫的是:

  「從第八章《東晉之興亡》起。」

  如果那人不將三國的事情講完,他的豫備就決不至於這麼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國,例如桃園三結義,孔明借箭,三氣周瑜,黃忠定軍山斬夏侯淵以及其他種種,滿肚子都是,一學期也許講不完。到唐朝,則有秦瓊賣馬之類,便又較為擅長了,誰料偏偏是東晉。他又怨憤地籲一口氣,再拉過《了凡綱鑒》來。

  「噲,你怎麼外面看看還不夠,又要鑽到裡面去看了?」

  一隻手同時從他背後彎過來,一撥他的下巴。但他並不動,因為從聲音和舉動上,便知道是暗暗[足辟]進來的打牌的老朋友黃三。他雖然是他的老朋友,一禮拜以前還一同打牌,看戲,喝酒,跟女人,但自從他在《大中日報》上發表了《論中華國民皆有整理國史之義務》這一篇膾炙人口的名文,接著又得了賢良女學校的聘書之後,就覺得這黃三一無所長,總有些下等相了。所以他並不回頭,板著臉正正經經地回答道:

  「不要胡說!我正在豫備功課……」

  「你不是親口對老缽說的麼:你要謀一個教員做,去看看女學生?」

  「你不要相信老缽的狗屁!」

  黃三就在他桌旁坐下,向桌面上一瞥,立刻在一面鏡子和一堆亂書之間,發見了一個翻開著的大紅紙的帖子。他一把抓來,瞪著眼睛一字一字地看下去:

  今敦請

  爾礎高老夫子為本校歷史教員每週授課四
  小時每小時敬送修金大洋三角正按時
  間計算此約

  賢良女學校校長何萬淑貞斂衽謹訂

  中華民國十三年夏曆菊月吉旦

  「『爾礎高老夫子』?誰呢?你麼?你改了名字了麼?」黃三一看完,就性急地問。

  但高老夫子只是高傲地一笑;他的確改了名字了。然而黃三隻會打牌,到現在還沒有留心新學問,新藝術。他既不知道有一個俄國大文豪高爾基,又怎麼說得通這改名的深遠的意義呢?所以他只是高傲地一笑,並不答覆他。

  「喂喂,老杆,你不要鬧這些無聊的玩意兒了!」黃三放下聘書,說。「我們這裡有了一個男學堂,風氣已經鬧得夠壞了;他們還要開什麼女學堂,將來真不知道要鬧成什麼樣子才罷。你何苦也去鬧,犯不上……」

  「這也不見得。況且何太太一定要請我,辭不掉……」因為黃三譭謗了學校,又看手錶上已經兩點半,離上課時間只有半點了,所以他有些氣忿,又很露出焦躁的神情。

  「好!這且不談。」黃三是乖覺的,即刻轉帆,說,「我們說正經事罷:今天晚上我們有一個局面。毛家屯毛資甫的大兒子在這裡了,來請陽宅先生看墳地去的,手頭現帶著二百番。我們已經約定,晚上湊一桌,一個我,一個老缽,一個就是你。你一定來罷,萬不要誤事。我們三個人掃光他!」

  老杆——高老夫子——沉吟了,但是不開口。

  「你一定來,一定!我還得和老缽去接洽一回。地方還是在我的家裡。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廬』,我們准可以掃光他!你將那一副竹紋清楚一點的交給我罷!」

  【注釋】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五年五月十一日北京《語絲》週刊第二十六期。

  《袁了凡綱鑒》即《了凡綱鑒》,明代袁黃採錄朱熹《通鑒綱目》編纂而成,共四十卷,清末坊間有刻本流行。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江蘇吳江人,明萬曆進士,還著有《曆法新書》、《群書備考》等。

  「人生識字憂患始」語見宋代蘇軾《石蒼舒醉墨堂》詩。

  菊月吉旦即夏曆九月初一。舊時常用花期來指稱月份,九月盛開菊花,稱為菊月。吉旦,初一。

  高爾基(俄文: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英文:Maksim Gorky,1868—1936)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俄文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蘇聯無產階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福瑪·高爾傑耶夫》、《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作者在本篇中讓一個思想極端腐敗、連高爾基的姓名都不瞭解(以為姓高名爾基)的人物改名高爾礎,這是對當時中國社會上這一夥人醜態的辛辣諷刺,同時也是對於把外國人的姓譯作中國式姓名模樣的譯法的調侃。參看《華蓋集·咬文嚼字(一)》。

  陽宅先生即所謂「堪輿家」,俗稱「風水先生」。他們稱生人的住宅為「陽宅」,稱墓地為「陰宅」。

  番「番餅」的簡稱。舊時我國某些地區稱從外國流入的銀幣為番餅(後來也泛指銀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