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兩地書·原信 | 上頁 下頁
二四


  廣平兄:

  午回來,看見留字。現在的現象是各方面黑暗,所以有這情形,不但治本無從說起,便是治標也無法,只好跟著時局推移而已。至於《京報》事,據我所聞卻不止秦小姐一人,還有許多人運動,結果是兩面的新聞都不載,但久而久之,也許會反而幫它們(男女一群,所以只好用「它」),辦報的人們,就是這樣的東西。其實報章的宣傳於實際上也沒有多大關係。

  今天看見《現代評論》,所謂西瀅也者,對於我們的宣言出來說話了,裝作局外人的樣子,真會玩把戲。我也做了一點寄給《京副》,給他碰一個小釘子。但不知於伏園飯碗之安危如何。它們是無所不為的,滿口仁義,行為比什麼都不如。我明知道筆是無用的,可是現在只有這個,只有這個而且還要為鬼魅所妨害。然而只要有地方發表,我還是不放下,或者《莽原》要獨立,也未可知。獨立就獨立,完結就完結,都無不可。總而言之,筆舌常存,是總要使用的,東瀅西瀅,都不相干也。

  西瀅文托之「流言」,以為此次風潮是「某系某籍教員所鼓動」,那明是說「國文系浙籍教員」了。別人我不知道,至於我之罵楊蔭榆,卻在此次風潮之後,而「楊家將」偏來誣賴,可謂卑劣萬分。但浙籍也好,夷籍也好,既經罵起,就要罵下去,楊蔭榆尚無割舌之權,總還要被罵幾回的。

  文已改好,但郵寄不便,當於便中交出,好在現尚不用。所雲團體,我還未打聽,但我想,大概總就是前日所說的一個。其實也無須打聽,這種團體,一定有範圍,尚服從公決的。所以只要自己決定,如要思想自由,特立獨行,便不相宜。如能犧牲若干自己的意見,就可以。只有「安那其」是沒有規則的,但在中國卻有首領,實在希奇。

  現在老實說一句罷,「世界豈真不過如此而已麼?……」這些話,確是「為對小鬼而說的」。我所說的話,常與所想的不同,至於何以如此,則我已在《呐喊》的序上說過:不願將自己的思想,傳染給別人。何以不願,則因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終不能確知是否正確之故。至於「還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知道這「所以反抗之故」,與小鬼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為希望光明到來罷?(我想,一定是如此的。)但我的反抗,卻不過是偏與黑暗搗亂。大約我的意見,小鬼很有幾點不大了然,這是年齡、經歷、環境等或不同之故,不足為奇。例如我是詛咒「人間苦」而不嫌惡「死」的,因為「苦」可以設法減輕而「死」是必然的事,雖曰「盡頭」,也不足悲哀。而你卻不高興聽這類話,——但是,為什麼吞藤黃的?這就比不做「痛哭流涕的文字」還「該打」!又如來信說,「凡有死的同我有關的,同時我就詛咒所有與我無關的。……」而我正相反,同我有關的活著,我就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這意思也在《過客》中說過:都與小鬼的不同。其實,我的意見原也不容易了然,因為其中本有著許多矛盾,教我自己說,或者是「人道主義」與「個人的無治主義」的兩種思想的消長起伏罷,所以我忽而愛人,忽而憎人;做事的時候,有時確為別人,有時卻為自己玩玩,有時則竟因為希望將生命從速消磨,所以故意拼命的做。此外或者還有什麼道理,自己也不甚了然。但我對人說話時,卻總揀擇光明些的說出,然而偶不留意,就露出閻王並不反對,而小鬼反不樂聞的話來。總而言之,我為自己和為別人的設想,是兩樣的。所以者何,就因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是究竟是否真確,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試驗,不能邀請別人。其實小鬼希望父兄長存,而自己會吞藤黃,也是如此。

  《莽原》實在有些穿棉花鞋了,但沒有撒潑文章,真是無法。自己呢,又做慣了晦澀的文章,一時改不過來,初做時立志要顯豁,而後來往往仍以晦澀結尾,實在可氣之至!現在除附《京報》分送外,另售千五百,看的人也算不少。待「鬧潮」略有結束,你這一匹「害群之馬」多來發一點議論罷。

  魯迅

  五月三十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