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故事新編 | 上頁 下頁
非攻(1)


  子夏的徒弟公孫高來找墨子,已經好幾回了,總是不在家,見不著。大約是第四或者第五回罷,這才恰巧在門口遇見,因為公孫高剛一到,墨子也適值回家來。他們一同走進屋子裡。

  公孫高辭讓了一通之後,眼睛看著席子的破洞,和氣的問道:

  「先生是主張非戰的?」

  「不錯!」墨子說。

  「那麼,君子就不鬥麼?」

  「是的!」墨子說。

  「豬狗尚且要鬥,何況人……」

  「唉唉,你們儒者,說話稱著堯舜,做事卻要學豬狗,可憐,可憐!」墨子說著,站了起來,匆匆的跑到廚下去了,一面說:「你不懂我的意思……」

  他穿過廚下,到得後門外的井邊,絞著轆轤,汲起半瓶井水來,捧著吸了十多口,於是放下瓦瓶,抹一抹嘴,忽然望著園角上叫了起來道:

  「阿廉!你怎麼回來了?」

  阿廉也已經看見,正在跑過來,一到面前,就規規矩矩的站定,垂著手,叫一聲「先生」,於是略有些氣憤似的接著說:

  「我不幹了。他們言行不一致。說定給我一千盆粟米的,卻只給了我五百盆。我只得走了。」

  「如果給你一千多盆,你走麼?」

  「不。」阿廉答。

  「那麼,就並非因為他們言行不一致,倒是因為少了呀!」

  墨子一面說,一面又跑進廚房裡,叫道:

  「耕柱子!給我和起玉米粉來!」

  耕柱子恰恰從堂屋裡走到,是一個很精神的青年。

  「先生,是做十多天的乾糧罷?」他問。

  「對咧。」墨子說。「公孫高走了罷?」

  「走了,」耕柱子笑道。「他很生氣,說我們兼愛無父,像禽獸一樣。」

  墨子也笑了一笑。

  「先生到楚國去?」

  「是的。你也知道了?」墨子讓耕柱子用水和著玉米粉,自己卻取火石和艾絨打了火,點起枯枝來沸水,眼睛看火焰,慢慢的說道:「我們的老鄉公輸般,他總是倚恃著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興風作浪的。造了鉤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還不夠,這回是又想出了什麼雲梯,要聳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國,怎禁得這麼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罷。」

  他看得耕柱子已經把窩窩頭上了蒸籠,便回到自己的房裡,在壁廚裡摸出一把鹽漬藜菜幹,一柄破銅刀,另外找了一張破包袱,等耕柱子端進蒸熟的窩窩頭來,就一起打成一個包裹。衣服卻不打點,也不帶洗臉的手巾,只把皮帶緊了一緊,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頭也不回的走了。從包裹裡,還一陣一陣的冒著熱蒸氣。

  「先生什麼時候回來呢?」耕柱子在後面叫喊道。

  「總得二十來天罷,」墨子答著,只是走。

  【注釋】

  本篇在收入本書前沒有在報刊上發表過。

  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時衛國人,孔丘的弟子。

  公孫高:古書中無可查考,當是作者虛擬的人名。

  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戰國之際魯國人,曾為宋國大夫,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者。他主張「兼愛」,反對戰爭,具有「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軻語)的精神。他的著作有流傳至今的《墨子》共五十三篇,其中大半是他的弟子所記述的。《非攻》這篇小說主要即取材於《墨子·公輸》,原文如下:「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齊(按齊應作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願借子殺之。』公輸盤不說(悅)。子墨子曰:『請獻十金。』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按即楚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盤服。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見我于王?』公輸盤曰:『諾。』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竊疾矣。』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也;荊有雲夢,犀、兕、糜、鹿滿之,江漢之魚、 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免、狐狸(按狐狸應作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椴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子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閭者不內(納)也。」按原文「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三事」兩字,前人解釋不一;《戰國策·宋策》作「臣以王吏之攻宋」,較為明白易解。在小說中作者寫作「王吏」,當系根據《戰國策》。又,《公輸》敘墨翟只守不攻;《呂氏春秋·慎大覽》高誘注則說:「公輸般九攻之,墨子九卻之;又令公輸般守備,墨子九下之。」小說中寫墨翟與公輸般迭為攻守,大概根據高注。

  席子:我國古人席地而坐,這裡是指鋪在地上的座席。按墨翟主張節用,反對奢侈。在《墨子》一書的《辭過》、《節用》等篇中,都詳載著他對於宮室、衣服、飲食、舟車等項的節約的意見。

  墨翟和子夏之徒的對話,見《墨子·耕柱》:「子夏之徒問於子墨子曰:『君子有鬥乎?』子墨子曰:『君子無鬥。』子夏之徒曰:『狗豨猶有鬥,惡有士而無鬥矣!』子墨子曰:『傷矣哉!言則稱于湯、文,行則譬於狗豨,傷矣哉!』」

  阿廉:作者虛擬的人名。在《墨子·貴義》中有如下的一段記載:「子墨子仕人于衛,所仕者至而反。子墨子曰:『何故反?』對曰:『與我言而不當。曰待女(汝)以千盆;授我五百盆,故去之也。』子墨子曰:『授子過千盆,則子去之乎?』對曰:『不去。』子墨子曰:『然則非為其不審也,為其寡也。』」

  耕柱子和下文的曹公子、管黔敖、禽滑厘,都是墨翟的弟子。分見《墨子》中的《耕柱》、《魯問》、《公輸》等篇。

  計愛無父:這是儒家孟軻攻擊墨家的話,見《孟子·滕文公》:「楊氏(楊朱)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公輸般:般或作班,《墨子》中作盤,春秋時魯國人。曾發明創造若干奇巧的器械,古書中多稱他為「巧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