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古籍序跋集 | 上頁 下頁
《唐宋傳奇集》稗邊小綴(1)


  《古鏡記》見《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改題《王度》,注云:出《異聞集》。《太平御覽》(九百十二)引其程雄家婢一事,作隋王度《古鏡記》,蓋緣所記皆隋時事而誤。《文苑英華》(七百三十七)顧況《戴氏廣異記》序雲「國朝燕公《梁四公記》,唐臨《冥報記》,王度《古鏡記》,孔慎言《神怪志》,趙自勘《定命錄》,至如李庾成張孝舉之徒,互相傳說。」則度實已入唐,故當為唐人。惟《唐書》及《新唐書》皆無度名。其事蹟之可藉本文考見者,如下:

  大業七年五月,自禦史罷歸河東;六月,歸長安。:八年四月,在台;冬,兼著作郎,奉詔撰國史。九年秋,出兼芮城令;冬,以禦史帶芮城令,持節河北道,開倉賑給陝東。:十年,弟勣自六丞棄官歸,複出遊。:十三年六月,勣歸長安。

  由隋入唐者有王績,絳州龍門人,《新唐書》(一九六)《隱逸傳》云:「大業中,舉孝悌廉潔,……不樂在朝,求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時天下亦亂,因劾,遂解去。歎曰:

  『羅網在天下,吾且安之!』乃還鄉里。……初,兄凝為隋著作郎,撰《隋書》,未成,死。績續餘功,亦不能成。」則《新唐書》之績及凝,即此文之勣及度,或度一名凝,或《唐書》字誤,未能詳也。《唐書》(一九二)亦有績傳,云:「貞觀十八年卒。」時度已先歿,然不知在何年。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十四)類書類有《古鏡記》一卷,云:「右未詳撰人,纂古鏡故事。」或即此。《御覽》所引一節,文字小有不同。如「為下邽陳思恭義女」下有「思恭妻鄭氏」五字,「遂將鸚鵡」之「將」作「劫」,皆較《廣記》為勝。

  《補江總白猿傳》據明長洲《顧氏文房小說》覆刊宋本錄,校以《太平廣記》四百四十四所引改正數字。《廣記》題曰《歐陽紇》,注云:出《續江氏傳》,是亦據宋初單行本也。

  此傳在唐宋時蓋頗流行,故史志屢盡著錄:

  《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補江總白猿傳》一卷。

  《郡齋讀書志》史部傳記類:《補江總白猿傳》一卷。:右不詳何人撰。述梁大同末歐陽紇妻為猿所竊,後生子詢。《崇文目》以為唐人惡詢者為之。

  《直齋書錄解題》子部小說家類:《補江總白猿傳》一卷。:無名氏。歐陽紇者,詢之父也。詢貌獼猿,蓋常與長孫無忌互相嘲謔矣。此傳遂因其嘲廣之,以實其事。托言江總,必無名子所為也。

  《宋史》《藝文志》子部小說類:《集補江總白猿傳》一卷。

  長孫無忌嘲歐陽詢事,見劉餗《隋唐嘉話》(中)。其詩云:「聳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閣上,畫此一獼猴!」

  蓋詢聳肩縮頸,狀類獼猴。而老竊人婦生子,本舊來傳說。

  漢焦延壽《易林》(坤之剝)已云:「南山大,盜我媚妾。」

  晉似張華作《博物志》,說之甚詳(見卷三《異獸》)。唐人或妒詢名重,遂牽合以成此傳。其曰「補江總」者,謂總為歐陽紇之友,又嘗留養詢,具知其本末,而未為作傳,因補之也。

  《離魂記》見《廣記》三百五十八,原題《王宙》,注雲出《離魂記》,即據以改題。「二男並孝廉擢第,至丞尉」句下,原有「事出陳玄髆《離魂記》雲」九字,當是羨文,今刪。玄髆,大歷時人,餘未知其審。

  《枕中記》 今所傳有兩本,一在《廣記》八十二,題作(呂翁》,注雲出《異聞集》;一見於《文苑英華》八百三十三,篇名撰人名畢具。而《唐人說蒼》竟改稱李泌 作,莫喻其故也。沈既濟,蘇州吳人(《元和姓纂》雲吳興武康人),經學該博,以楊炎薦,召拜左拾遺史館修撰。貞元時,炎得罪,既濟亦貶處州司戶參軍。後入朝,位禮部員外郎,卒。

  撰《建中實錄》十卷,人稱其能。《新唐書》(百三十二)有傳。既濟為史家,筆殊簡質,又多規誨,故當時雖薄傳奇文者,仍極推許。如李肇,即擬以莊生寓言,與韓愈之《毛穎傳》並舉(《國史補》下)。《文苑英華》不收傳奇文,而獨錄此篇及陳鴻《長恨傳》[21],殆亦以意主箴規,足為世戒矣。

  在夢寐中忽曆一世,亦本舊傳。晉幹寶《搜神記》[22]中即有相類之事。雲「焦湖廟有一玉枕,枕有小坼。時單父縣人楊林為賈客,至廟祈求。廟巫謂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邊,因入坼中。遂見朱樓瓊室,有趙太尉在其中。即嫁女與林,生六子,皆為秘書郎。歷數十年,並無思歸之志。忽如夢覺,猶在枕旁,林愴然久之。」(見宋樂史[23]《太平寰宇記》百二十六引。現行本《搜神記》乃後人鈔合,失收此條。)蓋即《枕中記》所本。明湯顯祖又本《枕中記》以作《邯鄲記》傳奇[24],其事遂大顯於世。原文呂翁無名,《邯鄲記》實以呂洞賓[25],殊誤。洞賓以開成年下第入山,在開元後,不應先已得神仙術,且稱翁也。然宋時固已溷為一談,吳曾《能改齋漫錄》[26],趙與岩《賓退錄》[27]皆嘗辨之。明胡應麟亦有考正,見《少室山房筆叢》中之《玉壺遐覽》[28]

  《太平廣記》所收唐人傳奇文,多本《異聞集》。其書十卷,唐末屯田員外郎陳翰撰,見《新唐書》《藝文志》,今已不傳。據《郡齋讀書志》(十三)雲,「以傳記所載唐朝奇怪事,類為一書」,及見收於《廣記》者察之,則為撰集前人舊文而成。然照以他書所引,乃同是一文,而字句又頗有違異。

  或所據乃別本,或翰所改定,未能詳也。此集之《枕中記》,即據《文苑英華》錄,與《廣記》之采自《異聞集》者多不同。尤甚者如首七句《廣記》作「開元十九年,道者呂翁經邯鄲道上,邱舍中設榻,施擔囊而坐。」「主人方蒸黍」作「主人蒸黃粱為饌」。後來凡言「黃粱夢」者,皆本《廣記》也。

  此外尚多,今不悉舉。

  《任氏傳》[29]見《廣記》四百五十二,題曰《任氏》,不著所出,蓋嘗單行。「天寶九年」上原有「唐」字。案《廣記》取前代書,凡年號上著國號者,大抵編錄時所加,非本有,今刪。他篇皆仿此。

  右第一分

  【注釋】

  本篇寫於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最初印入一九二八年二月上海北新書局出版的《唐宋傳奇集》下冊。

  《唐宋傳奇集》,魯迅編選,共八卷,收唐、宋兩代傳奇小說四十五篇,書末為《稗邊小綴》一卷。於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一九二八年二月由北新書局分上、下二冊出版。一九三四年五月合為一冊,由上海聯華書局再版。後收入一九三八年版《魯迅全集》第十卷。

  《古鏡記》:傳奇篇名,隋末唐初王度作。記古鏡的靈異故事。王度,唐代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原籍太原(今屬山西)。

  參看《中國小說史略》第八篇。

  《異聞集》:傳奇筆記集,十卷,唐代陳翰編。已佚。

  程雄家婢一事:指《古鏡記》所述程雄家婢女鸚鵡原系千歲老狐,被寶鏡所照,現形而死等情節。

  《文苑英華》:詩文總集,宋太宗時李昉等奉命編集,輯集梁末至唐代詩文,共一千卷。顧況(727—815),字逋翁,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中唐詩人。著有《華陽集》。《戴氏廣異記》,筆記集,二十卷,唐代戴君孚著,已佚。按此下引文中的「國朝燕公《梁四公記》」,《文苑英華》原作「國朝燕梁四公傳」。

  王績(585—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人,初唐詩人。隋末官秘書省正字,唐初待詔門下省,後棄官回鄉。著有《東皋子集》。

  《補江總白猿傳》:傳奇篇名,作者不詳。寫歐陽紇之妻被白猿所掠,後生子貌似猿猴的故事。江總(519—594),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南朝陳官至尚書令。有《江令君集》。

  《顧氏文房小說》:顧氏,即顧元慶,明代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室名「陽山顧氏文房」。所編《文房小說》為筆記小說叢書,共四十種,五十卷。多據宋版翻刻。

  歐陽紇:字奉聖,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南朝陳時官廣州刺史,因謀反被殺。

  長孫無忌(?—659)字輔機,洛陽(今屬河南)人,唐太宗長孫皇后之兄。官至尚書右僕射。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歐陽紇之子,唐代書法家。曾官太子率更令。歐陽紇被誅後,他為紇舊友江總收養成人。

  劉餗:字鼎卿,唐代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玄宗時官集賢殿學士。著有《國朝傳記》等書,皆佚。《隋唐嘉話》為後人所輯,共三卷,多記隋唐時人物故事。

  焦延壽:字贛(一說名贛),梁(治今河南商丘)人,漢代易學家。昭帝時官小黃令。《易林》,一說崔篆著,利用《易經》進行占卦,每卦的係詞都用四言韻語寫成。坤之剝,《易林》卷一中的卦名,係詞全文為:「南山大,盜我媚妾。怯不敢逐,退然獨宿。」

  張華(232—300)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文學家,官至司空。《博物志》,筆記集,舊題張華著。記述神怪奇物、異聞雜事。原書已佚,今本十卷,為後人所輯。該書《異獸》篇有蜀中高山產「猴」,喜掠婦女,生子與常人無異的記載。

  《離魂記》:傳奇篇名,唐代陳玄髆作。寫張倩娘熱戀王宙,為父所阻,因而魂離軀體,與王結為夫婦的故事。

  《枕中記》:傳奇篇名,唐代沈既濟作。寫盧生於邯鄲邸舍遇道士呂翁,呂授以瓷枕,鼾然入夢,及至醒來,邸舍主人蒸黍未熟,而他在夢中已歷盡榮華、幾經挫折的故事。

  《唐人說薈》:小說筆記叢書,舊有明代桃源居士輯本,凡一四四種;清代陳世熙(蓮塘居士)又從《說郛》等書輯出二十種補入,合為一六四種,內多刪節和謬誤。坊刻本或改名《唐代叢書》。李泌(722—789),字長源,唐代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官至宰相,封鄴侯。

  沈既濟(約750—約800)蘇州吳(今江蘇蘇州)人,唐代文學家。按吳興,唐郡名,治今浙江湖州。武康,舊縣名,今屬浙江德清。

  楊炎(727—781)字公南,鳳翔天興(今陝西鳳翔)人,唐德宗時官至尚書左僕射。後獲罪謫崖州。按下文稱「貞元時,炎得罪」,貞元當系建中之誤。《舊唐書·楊炎傳》:「建中二年十月,詔曰,尚書左僕射楊炎……不思竭誠,敢為奸蠹,……俾從遠謫,以肅具僚。」

  建中(780—783),貞元(785—804),皆為唐德宗年號,《建中實錄》:記載唐德宗建中年間大事的史書,十卷。止於建中二年(781)十二月沈既濟罷史官時。

  李肇:唐憲宗元和年間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他在所著《國史補》中說:「沈既濟撰《枕中記》,莊生寓言之類。韓愈撰《毛穎傳》,其文尤高,不下史遷。二篇真良史才也。」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唐代文學家,官至吏部侍郎。《毛穎傳》是他所寫的一篇寓言,毛穎是文中毛筆的託名。《國史補》,三卷,記唐玄宗開元至穆宗長慶年間事。

  [21]陳鴻《長恨傳》:參看本篇第三分。

  [22]幹寶:字令升,東晉新蔡(今屬河南)人,官著作郎。《搜神記》,志怪小說集。原書已佚,今本為後人所輯,共二十卷。

  [23]樂史(930—1007)宋代撫州宜黃(今屬江西)人。參看本篇第七分。

  [24]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臨川(今屬江西)人,明代戲曲作家。官至吏部主事。著有傳奇《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合稱《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又有《玉茗堂集》。《邯鄲記》傳奇,據《枕中記》改編,演呂洞賓度盧生出家故事,一卷。其中以《枕中記》的呂翁為呂洞賓。

  [25]呂洞賓(798—?)名喦,相傳唐代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懿完時兩舉進士不第,後修道於終南山。宋元以來小說戲曲多寫他的神異故事,俗傳為「八仙」之一。

  [26]吳曾:字虎城,崇仁(今屬江西)人,南宋高宗時官工部郎中,出知嚴州。《能改齋漫錄》,筆記集,原本二十卷,已佚。今本為明代人所輯,共十八卷。卷十八有考辨《枕中記》中呂翁非呂洞賓的一段文字:「蓋洞賓嘗自序以為呂渭之孫,渭仕德宗朝,今雲開元中;

  則呂翁非洞賓,無可疑者。而或者又以為開元想是開成字,亦非也。開成雖文宗時,然洞賓度此時未可稱翁。……《雅言系述》有《呂洞賓傳》,云:『關右人,咸通初舉進士不第,值巢賊為梗,攜家隱居終南,學老子法』雲。以此知洞賓乃唐末人。」開元(712—741),唐玄宗年號;開成(836—840),唐文宗年號。

  [27]趙與旹(1172—1228)字行之;宋朝宗室。《賓退錄》,筆記集,共十卷。書中複述吳曾的觀點,並提出為何傳說中神仙多為呂氏的疑問。

  [28]《少室山房筆叢》:筆記集,正集三十二卷,續集十六卷,共四十八卷。《玉壺遐覽》是《筆叢》的一種,在該書卷四十二至四十五,多記有關神仙、道術、方士等傳說。其中引述吳曾、趙與旹對於呂洞賓的考辨,補列傳說中的呂姓神仙多人,並論證呂洞賓當為五代時人。

  [29]《任氏傳》:傳奇篇名,沈既濟作。寫狐精任氏與青年鄭六愛戀,「遇暴不失節,徇人以至死」的故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