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墳 | 上頁 下頁 |
寡婦主義(1) |
|
范源廉②先生是現在許多青年所欽仰的;各人有各人的意思,我當然無從推度那些緣由。但我個人所嘆服的,是在他當前清光緒末年,首先發明了「速成師範」。一門學術而可以速成,迂執的先生們也許要覺得離奇罷;殊不知那時中國正鬧著「教育荒」,所以這正是一宗急賑的款子。半年以後,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師資就不在少數了,還帶著教育上的各種主義,如軍國民主義,尊王攘夷主義③之類。在女子教育,則那時候最時行,常常聽到嚷著的,是賢母良妻主義。 我倒並不一定以為這主義錯,愚母惡妻是誰也不希望的。然而現在有幾個急進的人們,卻以為女子也不專是家庭中物,因而很攻擊中國至今還鈔了日本舊刊文來教育自己的女子的謬誤。人們真容易被聽慣的訛傳所迷,例如近來有人說:誰是賣國的,誰是只為子孫計的。於是許多人也都這樣說。其實如果真能賣國,還該得點更大的利,如果真為子孫計,也還算較有良心;現在的所謂誰者,大抵不過是送國,也何嘗想到子孫。這賢母良妻主義也不在例外,急進者雖然引以為病,而事實上又何嘗有這麼一回事;所有的,不過是「寡婦主義」罷了。 這「寡婦」二字,應該用純粹的中國思想來解釋,不能比附歐,美,印度或亞剌伯的;倘要翻成洋文,也決不宜意譯或神譯,只能譯音:Kuofuism。 我生以前不知道怎樣,我生以後,儒教卻已經頗「雜」了:「奉母命權作道場」④者有之,「神道設教」⑤者有之,佩服《文昌帝君功過格》⑥者又有之,我還記得那《功過格》,是給「談人閨閫」者以很大的罰。我未出戶庭,中國也未有女學校以前不知道怎樣,自從我涉足社會,中國也有了女校,卻常聽到讀書人談論女學生的事,並且照例是壞事。有時實在太謬妄了,但倘若指出它的矛盾,則說的聽的都大不悅,仇恨簡直是「若殺其父兄」⑦。這種言動,自然也許是合於「儒行」⑧的罷,因為聖道廣博,無所不包;或者不過是小節,不要緊的。 我曾經也略略猜想過這些謠諑的由來:反改革的老先生,色情狂氣味的幻想家,製造流言的名人,連常識也沒有或別有作用的新聞訪事和記者,被學生趕走的校長高教員,謀做校長的教育家,跟著一犬而群吠的邑犬⑨……。但近來卻又發見了一種另外的,是:「寡婦」或「擬寡婦」的校長及舍監⑩。 這裡所謂「寡婦」,是指和丈夫死別的;所謂「擬寡婦」,是指和丈夫生離以及不得已而抱獨身主義的。 中國的女性出而在社會上服務,是最近才有的,但家族制度未曾改革,家務依然紛繁,一經結婚,即難於兼做別的事。於是社會上的事業,在中國,則大抵還只有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便多半落在上文所說似的獨身者的掌中。這在先前,是道學先生所佔據的,繼而以頑固無識等惡名失敗,她們即以曾受新教育,曾往國外留學,同是女性等好招牌,起而代之。社會上也因為她們並不與任何男性相關,又無兒女系累,可以專心於神聖的事業,便漫然加以信託。但從此而青年女子之遭災,就遠在於往日在道學先生治下之上了。 即使是賢母良妻,即使是東方式,對於夫和子女,也不能說可以沒有愛情。愛情雖說是天賦的東西,但倘沒有相當的刺戟和運用,就不發達。譬如同是手腳,坐著不動的人將自己的和鐵匠挑夫的一比較,就非常明白。在女子,是從有了丈夫,有了情人,有了兒女,而後真的愛情才覺醒的;否則,便潛藏著,或者竟會萎落,甚且至於變態。所以托獨身者來造賢母良妻,簡直是請盲人騎瞎馬上道,更何論于能否適合現代的新潮流。自然,特殊的獨身的女性,世上也並非沒有,如那過去的有名的數學家SophieKowalewsky⑾,現在的思想家Ellen Key⑿等;但那是一則欲望轉了向,一則思想已經透澈的。然而當學士會院以獎金表彰Kowalewsky的學術上的名譽時,她給朋友的信裡卻有這樣的話:「我收到各方面的賀信。運命的奇異的譏刺呀,我從來沒有感到過這樣的不幸。」 【注釋】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京報》附刊《婦女週刊》周年紀念特號。 ②:范源廉(1874—1934):字靜生,湖南湘陰人。清末曾在日本創設速成法政、師範諸科,民國以後曾任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教育總長、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等職。一九二五年春,因師大經費不足辭校長職,該校學生會曾發動挽留運動。作者這裡說他為「現在許多青年所欽仰」,大概即指此事。 ③:軍國民主義:也叫軍國主義。它主張擴充軍備,使國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為對外擴張的軍事目的服務;從「明治維新」時開始,日本的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便合力推行軍國主義的教育。尊王攘夷主義,在我國春秋時代稱擁護周王室、排斥異族為尊王攘夷。它傳入日本後成為一種封建性的改良主義思想:尊王,即擁護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政府而削弱幕府權力;攘夷,即抵抗外來侵略。但其後即轉化為對內專制,對外侵略,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特點之一。下文的賢母良妻主義,是當時在日本和別的國家流行的一種資產階級女子教育思想。 ④:「奉母命權作道場」:清代梁章钜《楹聯叢話》卷一:「陸稼書先生從祀文廟,初議時,或以先生家中曾延僧諷誦為疑。其後人出先生手書廳事一聯云:『讀儒書不奉佛教,遵母命權作道場』。議乃定。」作者引用這句話是指當時一般兼信佛教的道學家。 ⑤:「神道設教」:封建統治階級利用迷信以欺騙人民的一種方法。見《周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章士釗在任段祺瑞執政府教育總長時,曾認為這種做法也有理由,他在《甲寅》週刊第一卷第十七號(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七日)《再疏解車軍義》一文中說:「故神道設教,聖人不得已而為之。」 ⑥:《文昌帝君功過格》:據迷信傳說,晉時四川梓潼人張亞死後成神,掌管人間功名祿籍,稱為「文昌帝君」。《功過格》是一種宣傳封建道德、帶有濃厚迷信性質的所謂勸善書。它將人們的言行列為十類,分別善惡,各定若干功過,要人們逐日根據自己的言行記錄功過,用這種方法勸人為善以積所謂「陰德」。《功過格》的「敬慎」類「言語過格」中有這樣一條:「談人閨閫五十過。」 ⑦:「若殺其父兄」:語見《孟子·梁惠王》。 ⑧:「儒行」:儒家理想中的道德行為。《禮記》有《儒行》篇,詳細記載孔丘回答魯哀公所問關於儒者道德行為的言論。 ⑨:邑犬:即鄉里中的狗。《楚辭·九章·抽思》:「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這裡說的「跟著一大而群吠的邑犬」,指不辨是非的盲從的人們。 ⑩:這裡的「寡婦」或「擬寡婦」的校長及舍監,是指當時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和舍監秦竹平一類人。舍監,是當時學校裡管理寄宿學生生活的職員。 ⑾:Sophie:Kowalewsky: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卡雅(1850—獲得巴黎科學院的保爾丹獎金。她還寫有劇本《為幸福而鬥爭》、小說《女虛無主義者》等。 ⑿:Ellen:Key:愛倫·凱(1849—1926),瑞典思想家、女權運動者。著有《兒童之世紀》、《愛情與倫理》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