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戊戌政變記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康有為向用始末(1)


  第一篇 改革實情

  第一章 康有為向用始末

  《孟子》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信哉言乎!吾國四千餘年之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我皇上赫然發憤,排群議,冒疑難,以實行變法自強之策,實自失膠州、旅順、大連灣、威海衛以後始也。自光緒十四年,康有為以布衣伏闕上書,極陳外國相逼,中國危險之狀;併發俄人蠶食東方之陰謀,稱道日本變法致強之故事,請厘革積弊,修明內政,取法泰西,實行改革。當時舉京師之人,咸以康為病狂,大臣阻格,不為代達。康乃歸廣東開塾講學,以實學教授弟子。及乙未之役,複至京師,將有所陳。適和議甫就,乃上萬言書,力陳變法之不可緩,謂宜乘和議既定,國恥方新之時,下哀痛之詔,作士民之氣,則轉敗為功,重建國基,亦自易易。書中言改革之條理甚詳。既上,皇上嘉許,命閣臣抄錄副本三份,以一份呈西後;以一份留乾清宮南窗,以備乙覽;以一分發各省督撫會議。康有為之初承宸眷,實自此始。時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也。

  五月,康有為複上書言變法之先後次第,蓋前書僅言其條理,未及下手之法也。是時守舊大臣已有妒嫉康之心,複阻格不為代奏。于時師傅翁同龢兼直軍機,性行忠純,學問極博。至甲午敗後,知西法不能不用,大搜時務書而考求之,見康之書大驚服,時翁與康尚未識面。先是,康有為於十四年奏言日人變法自強,將窺朝鮮及遼台,及甲午大驗,翁同龢乃悔當時不用康有為言,面謝之。後乃就見康商榷治法,康有為極陳列國並爭,非改革不能立國之理,翁反復詢詰,乃益豁然。索康所著之書,自是翁議論專主變法,比前若兩人焉。翁者,皇上二十年之師傅,最見信用者也。備以康之言達皇上,又日以萬國之故,西法之良,啟沃皇上。於是皇上毅然有改革之志矣。其年六月,翁與皇上決議擬下詔敕十二道,布維新之令。既而為西後所覺察,乃撤翁毓慶宮行走,而皇上信用之汪鳴鑾、長麟等皆褫革,自是變法之議中止。而康亦出都南歸,複遊歷講學於江南、上海、廣東、廣西、浙江之間。光緒二十三年十二月,德人佔據膠州之事起,康馳赴北京,上書極陳事變之急。其書曰:

  具呈工部主事康有為,為外釁危迫,分割洊至,急宜及時發憤,革舊圖新,以少存國祚,呈請代奏事。竊自馬江敗後,法人據越南,職於此時隱憂時事,妄有條陳,發俄日之謀,指朝鮮之患,以為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後,四鄰交逼,不能立國。已而東師大辱,遂有割台賠款之事。於是外國蔑視,海內離心。職憂憤迫切,謬陳大計,及時變法,圖保疆圉。妄謂及今為之,猶可補牢,如再徘徊遲疑,苟且度日,因循守舊,坐失時機,則外患內訌,間不容髮。遲之期月,事變之患,旦夕可致,後欲悔改,不可收拾,雖有善者,無如之何!危言狂論,冒犯刑誅,荷蒙皇上天地之量,俯采芻蕘,下疆臣施行,以圖臥薪嚐膽之治。職誠感激聖明,續有陳論,格未得達,旋即告歸。

  去國二年,側望新政,而泄遝如故,坐以待亡,土室撫膺,閉門泣血。頃果有德人強據膠州之事,要索條款,外廷雖不得其詳。職從海上來,閱外國報,有革李秉衡,索山東鐵路、礦務,傳聞章高元及知縣已為所擄。德人修造炮臺、兵房,進據即墨,並聞德王胞弟親統兵來。俄日屯買吾米各七百萬。日本議院日日會議。萬國報館議論沸騰,鹹以分中國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發,海內驚惶,亂民蠢動。職誠不料昔時憂危之論,倉猝遽驗於目前,更不料盈廷緘默之風,沉痼更深於昔日。瓜分豆剖,漸露機牙,恐懼回惶,不知死所。用敢萬里浮海,再詣闕廷,竭盡愚誠,惟皇上自垂覽而採擇焉。夫自東師辱後,泰西蔑視,以野蠻待我,以愚頑鄙我,昔視我為半教之國者,今等我于非洲黑奴矣,昔憎我為倨傲自尊者,今則侮我為聾瞽蠢冥矣。按其公法均勢保護諸例,只為文明之國,不為野蠻,且謂剪滅無政教之野蠻,為救民水火。故十年前吾幸無事者,泰西專以分非洲為事耳,今非洲剖訖,三年來泰西專以分中國為說,報章論議,公托義聲,其分割之圖傳遍大地,擘畫詳明,絕無隱諱。此尚虛聲,請言實踐。俄、德、法何事而訂密約?英日何事而訂深交?土希之役,諸國何以惜兵力而不用?戰艦之數,諸國何以競厚兵而相持,號於眾曰「保歐洲太平」,則其移毒于亞洲可知;文其言曰「保教保商」,則其垂涎於地利可想。英國《太晤士報》論德國膠事,處置中國,極其得宜。譬猶地雷四伏,藥線交通,一處火燃,四面皆應。膠警乃其藉端,德國固其嚆矢耳。二萬萬膏腴之地,四萬萬秀淑之民,諸國眈眈,朵頤已久。慢藏誨盜,陳之交衢。主者屢經搶掠,高臥不醒;守者袖手熟視,若病青狂。唾手可得,俯拾即是。如蟻慕膻,聞風並至。失鹿共逐,撫掌歡呼。其始壯夫動其食指,其後老稚亦分杯羹。諸國鹹來,並思一臠。

  昔者安南之役,十年乃有東事,割台之後,兩載遂有膠州。中間東三省、龍州之鐵路,滇粵之礦,土司野人山之邊疆尚不計矣。自爾之後,赴機愈急,蓄勢益緊,事變之來,日迫一日。教堂遍地,無刻不可啟釁;礦產遍地,無處不可要求。骨肉有限,剝削無已。且鐵路與人,南北之咽喉已絕;疆臣斥逐,用人之大權亦失。浸假如埃及之管其戶部,如土耳其之柄其國政;樞垣總署,彼皆可派其國人;公卿督撫,彼且將制其死命。鞭笞親貴,奴隸重臣;囚奴士夫,蹂踐民庶。甚則如土耳其之幽廢國主,如高麗之禍及君後,又甚則如安南之盡取其土地人民,而存其虛號,波蘭之宰割均分,而舉其國土。馬達加斯加以挑水起釁而國滅,安南以爭道致命而社墟。蟻穴潰堤,釁不在大。職恐自爾之後,皇上與諸臣,雖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與諸臣求為長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後此數年,中智以下,逆料而知,必無解免。然其他事,職猶可先言之。若變辱非常,則不惟輟簡而不忍著諸篇,抑且泣血而不能出諸口。處小朝廷而求活,則胡銓所羞;待焚京邑而憂惶,則董遇所鄙。此則職中夜宵涕,仰天痛哭,而不能已於言者也。

  夫謂皇上無發憤之心,諸臣無憂國之意,坐以待斃,豈不宜然。然伏觀皇上發憤之心,昭於日月,密勿重臣,及六曹九列之賢士大夫,憂國之誠,臒顏黑色,亦且暴著於人。顧日言自強,而弱日甚,日思防亂,而亂日深者。何哉?蓋南轅而北轍,永無稅駕之時。緣木而求魚,決無得魚之日。職請質言其病,並粗舉治病之方。《仲虺之誥》曰:「兼弱攻昧,取亂侮亡。」吾既自居於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於亂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不知病所,而方藥雜投,不知變症,而舊方猶守,其加危篤固也。職請以仲虺之說明之。歐洲大國,歲入數千萬萬,練兵數百萬,鐵船數百艘,新藝新器歲出數千,新法新書歲出數萬,農、工、商、兵、士皆專學,婦女童孺人盡知書。而吾歲入七千萬,償款乃二萬萬,則財弱。練兵、鐵艦無一,則兵弱。無新藝、新器之出,則藝弱。兵不識字、士不知兵、商無學、農無術,則民智弱。人相偷安,士無俠氣,則民心弱。以當東西十餘新造之強鄰,其必不能禁其兼者,勢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