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 上頁 下頁 |
《荀子》書之著作及其編次 |
|
本書劉向《敘錄》云:「孫卿卒不用於世,老于蘭陵。疾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乎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主周等又滑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是以《荀子》書為荀卿所手著也。今案,讀全書,其中大部分固可推定為卿自著,然如《儒效篇》《議兵篇》《強國篇》皆稱「孫卿子」,似出門弟子記錄。內中如《堯問篇》末一段,純屬批評荀子之語,其為他人所述尤為顯然。又《大略》以下六篇,楊倞已指為荀卿弟子所記卿語及雜錄傳記。然則非全書悉出卿手蓋甚明。 《荀子》書初由漢劉向校錄,名《孫卿新書》。《漢書·藝文志》著錄,名《孫卿子》。(顏注云:「本曰荀卿,避宣帝諱故曰孫。」)唐楊倞為作注,省稱《荀子》,今遂為通名。劉向《敘錄》云:「所校讎中《孫卿書》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複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言中秘所藏孫卿之書共三百二十二篇,實三十二篇,餘皆重複之篇也。《漢書·藝文志》作三十三篇。王應麟謂傳寫之訛,殆然。《隋書·經籍志》作十二卷,《舊唐志》同。今本二十卷,乃楊倞所析,編次亦頗易其舊。倞自序云:「以文字繁多,故分舊十二卷三十二篇為二十卷。其篇第亦頗有移易,使以類相從。」今將新舊篇第列表對照如下: (劉向本) (楊倞本) 勸學篇第一 同 修身篇第二 同 不苟篇第三 同 榮辱篇第四 同 非相篇第五 同 非十二子篇第六 同 仲尼篇第七 同 成相篇 第八第二十五 儒效篇第九 第八 王制篇第十 第九 富國篇第十一 第十 王霸篇第十二 第十一 君道篇第十三 第十二 臣道篇第十四 第十三 致仕篇第十五 第十四 議兵篇第十六 第十五 強國篇第十七 第十六 天論篇第十八 第十七 正論篇第十九 第十八 樂論篇第二十 同 解蔽篇第二十一 同 正名篇第二十二 同 禮論篇第二十三 第十九 宥坐篇第二十四 第二十八 子道篇第二十五 第二十九 性惡篇第二十六 第二十三 法行篇第二十七 第三十 哀公篇第二十八 第三十一 大略篇第二十九 第二十七 堯問篇第三十 第三十二 君子篇第三十一 第二十四 賦篇第三十二 第二十六 楊倞所改編是否愜當,另為一問題。但劉向舊本,亦不過就中秘所藏三百余篇之叢稿訂訛芟複,從新編次,原非必荀卿時之舊,故改編亦不必指為紊古也(汪容甫《荀卿子通論》謂:「其書始於《勸學》,終於《堯問》,篇次實仿《論語》。」恐是附會)。 但劉向本篇第,是否即向之舊,似仍有問題。《漢書·藝文志·儒家》載「《孫卿子》三十三篇」,而《賦家》覆載「孫卿賦十篇」,知劉向裒定《七略》時,兩書本各自別行;乃今本則賦篇即在三十二篇中,而其賦又僅五首,頗難索解。今案,《成相篇》純屬韻文文學,其格調絕類今之鼓兒詞,亦賦之流。《漢志》雜賦十二家別有《成相雜辭》十一篇,知古代本有此體,而作者非獨荀卿矣。本書《成相篇》亦以五首組成,故知《漢志》所謂「賦十篇」者,實即本書《成相篇》《賦篇》之各五首也。(此說采自胡元儀。但胡謂合此二篇即《成相雜辭》之十一篇,而謂《漢志》「孫卿賦十篇」之文為脫去「一」字,則誤也。)以此論之,則所謂《孫卿子》者,當除此兩篇外別有三十二篇。今乃合此兩篇共成三十二篇,不已缺其二耶?案:本書《大略篇》首「大略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大略」二字與下文不相屬,明是標題(楊倞注已言之)。而《儒效篇》篇末一段云:「人論志不免于曲私……」,「人論」二字不與下連。《王制篇》篇中一段云:「序官宰爵知賓客……」,「序官」二字與下不連,體例正如《大略篇》。是「人論」「序官」本為兩篇名,略可推見(王念孫謂「論當讀為倫」,未免求之太深。「人論」為一篇名,正如書中《天論》《禮論》《樂論》諸篇耳)。然則後此何故失此二目而將四篇並為兩篇耶?當緣有傳鈔者以「孫卿子」與「孫卿賦」合為一書,將賦十篇(並成相言)附於末;二度傳鈔者,不解「成相」之義,見其文與「非相」相近,遂提前置諸第八篇;三度傳鈔者覺增此二篇與「三十二篇」之數不符,而當時各篇名,或皆如《大略篇》之僅著於篇首,並未提行另寫,鈔者失察,遂合四為二,謂符原數。信如是也,則《仲尼篇》第七之下,宜次以《儒效篇》第八,《人論篇》第九,《王制篇》第十,《序官篇》第十一。其《富國》《王霸》至《堯問》《君子》諸篇以次從第十二遞推至三十二,而《成相》《賦》兩篇則另為「孫卿賦」而不以入《荀子》,庶幾還中壘校錄之舊觀矣。此問題前此絕未嘗有人提起,吾所推論,亦別無旁證,姑懸之以俟好事者疏證雲爾。 大小戴兩《禮記》,文多與《荀子》相同。 凡此皆當認為《禮記》采《荀子》,不能謂《荀子》襲《禮記》,蓋《禮記》本漢儒所裒集之叢編,雜采諸各家著述耳。然因此可推見兩《戴記》中其摭拾荀卿緒論而不著其名者或尚不少,而《荀子》書中亦難保無荀卿以外之著作攙入。蓋《荀子》書亦由漢儒各自傳寫,諸本共得三百餘篇,未必本本從同。劉向將諸本冶為一爐,但刪其重複,其曾否懸何種標準以鑒別真偽,則向所未言也。楊倞將《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堯問》六篇降附於末,似有特識。《宥坐》以下五篇,文義膚淺。《大略》篇雖間有精語,然皆斷片,故此六篇宜認為漢儒所雜錄,非《荀子》之舊。其餘二十六篇,有無竄亂或缺損,則尚待細勘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