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王安石傳 | 上頁 下頁
教育和選舉(2)


  第二,選舉

  科舉取士不是王安石想要做的,他的《上仁宗皇帝書》,論述這件事的弊病是非常詳盡的。等到他執政以後,卻仍然沒有改革,這是為什麼呢?其中的理由,他自己曾經講過。他在《請改科條制劄子》中說道:「如今想要恢復古代的制度,以改變今天的弊端,但擔心沒有頭緒,首先應當廢除對偶聲病一類的文章,即不再進行詩賦一類的考試,讓學生們專心研究如何闡發經典的意義,等到朝廷興建了學校,在那裡修習、研究三代教育、選舉官吏的辦法,並且施行於天下。」由此看來,廢除對偶聲病一類的文章,而主要考查對經典意義的闡發,不過是王安石的權宜之計,並非他的目的,但當時攻擊他的人卻已經風起雲湧了。

  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討論如何改革貢舉法,停止詩賦明經各科的考試,以經義策論作為進士考試的內容,直史館的蘇軾上疏談到他的意見,他大致是這樣說的:

  得到人才的途經,在於知人;瞭解一個人的方式,在於考察他的實際水平。如果君主和宰相對每個人都能明察秋毫,朝廷也有切實考察一個人工作能力的辦法,那麼,衙門裡的小官吏和差役中未必就沒有人才,何必要到學校裡去選拔呢?即使用現在這個辦法,我認為已經富富有餘。如果君主和宰相不能對每個人明察秋毫,朝廷也沒有切實可行的考察一個人工作能力的辦法,那麼,即使在公卿和皇帝身邊的這些人中,也常常會覺得找不到、沒有人才,何況從學校中選拔的那些人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即使恢復了古代的制度,我認為也是非常不夠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該做的或不該做的,事物也時有興起和廢除,即使三代的聖人在今天複生,他們選拔人才也要通過一定的途經,何必非要通過學校呢?而且,慶曆(宋仁宗年號,公元1041—1048年)年間已經辦過學校,所有的人都以為可以期待天下太平的到來了,至今卻只留下一個空名。如今皇上一定要尋求道德高尚又有很大學問的人,責成他去實現九年大成的事業,就要改變當今的制度,使社會習俗發生變化,還要徵發民工來修建房屋校舍,聚斂民間的財富,供養這些前來就讀的學生。同時,設置官吏,安排教師,並將那些不聽話的人挑選出來,貶到偏遠的地方去,只會在社會上造成紛擾,這和慶曆(宋仁宗年號,公元1041—1048年)年間做的有什麼區別呢?至於科舉考試,有人說,鄉試應該以道德為重,不要太看重文章寫得如何;有人說,應該專考策論,詩賦就不必考了;也有人希望採用唐朝用過的辦法,兼顧一個人的聲望,不必把考卷上的姓名、籍貫都封上;還有人主張改變學生們研讀儒學經典的辦法,不用死記硬背,只考經書的內涵意義。這些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怎樣才能提高人們的道德品行呢?這就需要統治者通過窮究事物的道理來提高自身修養,並通過為世人做出表率,來標明你的好惡。如果認為設立個科目提出個名目就可以得到人才,就是教天下的人一起弄虛作假。皇上用孝的名義選拔人才,有勇氣的人就會割股,膽怯的人就去看守墳墓;皇上用廉潔的名義選拔人才,有人就會駕駛殘破的車子,騎瘦弱的病馬,穿劣質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凡是可以討好皇上的,都可以拿來一用。講求道德品行的弊病,甚至到了這種程度。就文章而言,策論是有用的,詩賦是無益的;但就實際的政事而言,則詩賦、文章都是無用的了。不過,即使是無用的,可是自祖宗以來,沒有人能夠廢除,人們認為,按照一定的方式選拔人才,從來都是這樣,如此而已。近世文章寫得很華麗的,沒有人能超過楊億,如果楊億還在,那麼,他就是忠誠、清廉、耿直、公正的人嗎?通曉經典,學習古制,沒有人比得上孫複、石介,如果孫複、石介還在,那麼,他們就是不切實際而又荒誕虛妄的人嗎?況且,自唐朝到現在,因詩賦寫得好而成為名臣的,不可勝數,哪些地方有負於天下,而一定要廢除它呢?

  皇上讀了蘇軾的上疏,於是向王安石詢問。王安石說:「如果說通過詩賦考試也曾得到很多人才,那是因為要做官沒有其他的路可走,這中間不會沒有賢德之人,但因此說這種考試制度很好卻未必。今天看來,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尋求治理天下的道理,如果只是閉門讀書,學作詩賦,等到做了官,社會上的事情全不知道,這就是科舉在敗壞人才,還不如古代呢。」皇上於是下定決心,要廢除明經及各科進士的考試,廢除詩賦的考試,學生從「五經」即《詩經》、《書經》、《易經》、《周禮》、《禮記》中任選一經,專心研讀,並且兼顧《論語》和《孟子》,每次考四場,第一場考專門研讀的經書;第二場考孔孟的書,以書中的要旨為主,共十道題;第三場考試,寫論述一篇,第四場考試,寫策問三題。禮部考試增加兩題,中書省的考試則增加撰寫公文或詔令一題。這些就是當時科舉制度大致的情況,它沿襲了數百年,一直存留到今天。啊,王安石開創的良法美意並不只是這一項啊,都廢除絕跡了,沒有一項留下來,只有這項權宜之計,不得已而為之,是王安石想要廢除而未能廢除的,卻沿襲了數百年,毒害天下多少人才,真是令人傷心啊!

  如果能完全廢除科舉制度,用學校來代替科舉的功能,那是善舉中的善舉!但是,當學校尚未建立起來,而國家又不能不選拔人才的時候,科舉制度也就不能一下子廢除。既然不能一下子廢除,那麼,與其考詩賦,則不如考經義。這麼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而蘇軾說的那一番話,一方面說即使三代聖人再生于今天,他們選拔人才也不會通過學校。其二是說詩賦雖然無用,但尋找一種辦法來選拔人才,也不過如此。其三是說詩賦何曾有負於天下,並痛斥詆毀開辦學校是勞民傷財,紛擾天下。這真是所謂用惡劣的言論來擾亂政治啊,王安石斥責這些人是流俗真是太合適了。如今,科舉考試已經廢除,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他的說法是錯的,是不值得一辨的。仍然在這裡講到他,是想讓大家看一看,當時反對新法的人,他們的言論都不能持之有故,也不能言之成理,大概都是這樣。通過以上三章,大家對於王安石當時創立的新法,大致都有所瞭解了。還有一些細枝末節,與一個朝代的興亡大計關係不大,這裡就省略了。

  (考異七)

  世傳王安石主持國家大政的時候,曾經設置「宮觀祠錄」的官職,來處置異己,很多人口口相傳,沒有人知道這種說法來自何方。王漁洋的《池北偶談》進一步確指是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增設的,並非祖宗原來就有的。並且引用了邱文莊的《世史正綱》作為證據,而《御批通鑒輯覽》也沿用了這種說法。我不知道邱氏是從哪本書裡看來的,但從《宋史·職官志》中考證,祠祿這種官職,是為了照顧退休、離任或年老不能繼續工作的老人,使他們安度晚年,設置的一種閒職,最初人數比較少,熙甯(宋神宗年號,公元1068—1077年)以後又有所增加。又說:京城的宮觀,按照過去的規定,由宰相執政擔任,前任宰相留在京城的,往往授予宮觀以示優待和禮遇。然而,這種制度不是王安石創立的,這一點非常清楚。《宋史》各傳中記載前大臣不再執政後接受這個職位的人多得不可勝數,就拿見於《臨川集》的人來說,王德用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被授予會靈觀使,是在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賈文元以檢校太師任景靈宮使,是在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這些都遠在熙寧(公元1068—1077年)以前。熙甯初年(公元1068年),朝廷討論廢除宮觀使副都監,王安石說:「宮觀設置使提舉都監,的確是有些多餘,然而,現在這種設置,都是兼職,而且有特別是安置,朝廷按照禮儀應該表示尊重,不能以在職來要求。無論廢除還是繼續設置,關係都不大。如果討論多餘的費用,那麼宮觀這個閒職,自然是有的討論,那就不只是設置宮使提舉都監可以裁減了。」根據這些來看,王安石執政期間,哪有增加宮觀至使人數增加這樣的事?《職官志》大概也是根據誹謗者的言論加以採用而已,而邱濬和王漁洋這樣的人,對於各種書籍記載的祠錄的由來都沒看全,有什麼資格來談論歷史事實!因為討論王安石的新法,把我的辯詞也附在這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