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清代學術概論 | 上頁 下頁 |
二十三 |
|
今文學運動之中心,曰南海康有為。然有為蓋斯學之集成者,非其創作者也。有為早年,酷好《周禮》,嘗貫穴之著《政學通議》,後見廖平所著書,乃盡棄其舊說。平,王闓運弟子。闓運以治《公羊》聞于時,然故文人耳,經學所造甚淺,其所著《公羊箋》,尚不逮孔廣森。平受其學,著《四益館經學叢書》十數種,頗知守今文家法。晚年受張之洞賄逼,複著書自駁。其人固不足道,然有為之思想,受其影響,不可誣也。 有為最初所著書曰:《新學偽經考》。「偽經」者,謂《周禮》、《逸禮》、《左傳》及《詩》之毛傳,凡西漢末劉歆所力爭立博士者。「新學」者,謂新莽之學。時清儒誦法許、鄭者,自號曰「漢學」。有為以為此新代之學,非漢代之學,故更其名焉。《新學偽經考》之要點:一、西漢經學,並無所謂古文者,凡古文皆劉歆偽作。二、秦焚書,並未厄及六經,漢十四博士所傳,皆孔門足本,並無殘缺。三、孔子時所用字,即秦漢間篆書,即以「文」論,亦絕無今古之目。四、劉歆欲彌縫其作偽之跡,故校中秘書時,于一切古書多所羼亂。五、劉歆所以作偽經之故,因欲佐莽篡漢,先謀湮亂孔子之微言大義。諸所主張,是否悉當,且勿論,要之此說一出,而所生影響有二:第一,清學正統派之立腳點,根本搖動;第二,一切古書,皆須從新檢查估價。此實思想界之一大颶風也。 有為弟子有陳千秋、梁啟超者,並夙治考證學,陳尤精洽;聞有為說,則盡棄其學而學焉。《偽經考》之著,二人者多所參與,亦時時病其師之武斷,然卒莫能奪也。實則此書大體皆精當,其可議處乃在小節目。乃至謂《史記》、《楚辭》經劉歆羼入者數十條,出土之鐘鼎彝器,皆劉歆私鑄埋藏以欺後世。此實為事理之萬不可通者,而有為必力持之。實則其主張之要點,並不必借重於此等枝詞強辯而始成立,而有為以好博好異之故,往往不惜抹殺證據或曲解證據,以犯科學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 有為之為人也,萬事純任主觀,自信力極強,而持之極毅。其對於客觀的事實,或竟蔑視,或必欲強之以從我。其在事業上也有然,其在學問上也亦有然;其所以自成家數、崛起一時者以此,其所以不能立健實之基礎者亦以此;讀《新學偽經考》而可見也。 《新學偽經考》出甫一年,遭清廷之忌,毀其板,傳習頗稀。其後有崔適者,著《史記探原》、《春秋複始》二書,皆引申有為之說,益加精密,今文派之後勁也。 有為第二部著述,曰《孔子改制考》。其第三部著述,曰《大同書》。若以《新學偽經考》比颶風,則此二書者,其火山大噴火也,其大地震也。 有為之治《公羊》也,不齗齗于其書法義例之小節,專求其微言大義,即何休所謂非常異義可怪之論者。定《春秋》為孔子改制創作之書,謂文字不過其符號,如電報之密碼,如樂譜之音符,非口授不能明。又不惟《春秋》而已,凡六經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刪述者誤也。孔子蓋自立一宗旨而憑之以進退古人去取古籍。孔子改制,恒托于古。堯舜者,孔子所托也,其人有無不可知;即有,亦至尋常;經典中堯舜之盛德大業,皆孔子理想上所構成也。又不惟孔子而已,周秦諸子罔不改制,罔不托古。老子之托黃帝,墨子之托大禹,許行之托神農,是也。近人祖述何休以治《公羊》者,若劉逢祿、龔自珍、陳立輩,皆言改制,而有為之說,實與彼異。有為所謂改制者,則一種政治革命、社會改造的意味也,故喜言「通三統」。「三統」者,謂夏、商、周三代不同,當隨時因革也。喜言「張三世」。「三世」者,謂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愈改而愈進也。有為政治上「變法維新」之主張,實本於此。有為謂孔子之改制,上掩百世,下掩百世,故尊之為教主;誤認歐洲之尊景教為治強之本,故恒欲儕孔子於基督,乃雜引讖緯之言以實之;於是有為心目中之孔子,又帶有「神秘性」矣。《孔子改制考》之內容,大略如此;其所及於思想界之影響,可得言焉。 一、教人讀古書,不當求諸章句訓詁名物制度之末,當求其義理。所謂義理者,又非言心言性,乃在古人創法立制之精意。於是漢學、宋學,皆所吐棄,為學界別辟一新殖民地。 二、語孔子之所以為大,在於建設新學派(創教),鼓舞人創作精神。 三、《偽經考》既以諸經中一大部分為劉歆所偽託,《改制考》複以真經之全部分為孔子托古之作,則數千年來共認為神聖不可侵犯之經典,根本發生疑問,引起學者懷疑批評的態度。 四、雖極力推挹孔子,然既謂孔子之創學派與諸子之創學派,同一動機,同一目的,同一手段,則已夷孔子于諸子之列。所謂「別黑白定一尊」之觀念,全然解放,導人以比較的研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