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樂亭通信


  (守常自樂亭寄)(一九一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抵裡以來,紛於親朋之訪問,未遑執筆為吾報作通訊。茲以少暇,輒擇鄉間村落中之清新空氣,足以舒都市之苦倦者,約略述之。倩郵筒運輸於北京,化無用為有用,以羨餘補不足,此亦變地利用之經濟也。

  吾友容君伯挺[1],嘗為餘言,真正之輿論在鄉間,不在都會。以餘之所經驗者證之,誠為不謬。民國創建,吾儕以為數千年帝制,由茲推倒,不能複萌矣。而鄉間父老獨以為未安,謂不久將有皇帝出現,真主出現也。無何,袁氏果稱皇帝。時餘輩歸鄉輒告農村盼皇帝、盼真主之父老曰:「爾等之皇帝、真主今真出現矣,將施其惠澤及於爾等矣。」彼等驚相問,究為誰某?應曰:「袁世凱」。則複愀然蹙額,交口怨詈,而其望穿秋水之皇帝及對於皇帝之迷信,至是乃多灰冷失望矣。於是鄉間輿論遂一轉其盼皇帝、盼真主之心理,而歸於詈袁氏,罵袁氏,萬口同音,謂袁氏皇帝之迷夢必不能顯諸事實也。無何,袁氏果自斃。此次外交問題,鄉間亦頗注意,相見必詢以「加入有何好處?」吾人於此,殊苦無相當之語以答之。而其對於黎大總統之愛戴,則又有口皆碑,此種基礎社會之心理,實有以秘持真正輿論之權威,不惟不可漠視,且較都市中人,共和則群趨共和,帝制則群趨帝制,徒為一時勢力之氣焰所驅役,以致喪其識察之真知直覺者,真實確正萬分矣。

  由是言之,則知選舉總統,當歸其權于國民總選舉,不當畀之國會議員,為其議員在都城行此,不如國民在鄉間行此,於人物之擇別,較為確當,於意思之表示,較為自由也。

  鄉間初夏,四野麥隴青青,遙望村落,人家煙樹,俱于沈寂清靜之中,呈出鄉間生活之自然趣味。閑嘗漫步其間,覺田園之一草一木,雞犬之一吠一鳴,童叟之一簑一笠,無在不與都市異趣。語其特徵,則是等景物聲色,均為于應和掩映之間,絢繪點綴,以成鄉間沈靜之姿之資料而已。

  吾鄉久旱,麥苗均漸枯槁,農家待雨孔急,爭在廟宇神前作祈雨禱,仍無驗兆。月余以來,麥粉騰貴,糧價陡漲,農父相見,輒為唏噓,謂今歲麥已喪其有秋,長此旱魃,大秋收穫,亦將無望。農民惟一之希望,乃在以汗血滴滴之辛勞,易一豐年耳。倘豐作一失,則生計之苦,殊難謀救濟之途。以此思憂,憂可知矣。

  永郡南部昌、灤、樂、臨一帶,皆濱渤海,魚鹽之利頗厚,惜民間無集重資經營之者。鹽自袁氏督直時,收歸官辦,層層剝削,民怨沸騰,永七之民,困於鹽禍者有年,居民每有集眾抗官毀局之風潮,遷安、樂亭屢見不一。近聞歸鹽商包辦矣,其積弊病民,恐官商無擇也。漁業則絕無振作之象,惟見鄉間挑販呼賣魚蝦而已,厚利坐棄,滋可惜也。

  樂亭史香崖[2]先生,學識淵博,藏書最富,聞有《圖書集成》一部。先生歿後,此物輾轉易人,現儲於邑城某當鋪中,漸有散佚,似此巨制,應由公家團體購置保存,補其零失,以備文獻之征考。否則宏編巨制,淪為斷簡殘篇矣。惟關心圖籍者,留意焉。

  直隸政團分為二派,一為公民協會(聞已更名公民俱進會),由舊國民派及舊民主系、舊政友系聯合而成;一為政治研究會,由除去舊民主系、舊政友系之舊進步派組織而成。近以為明年議員改選之準備,紛紛在各縣設立分會。樂邑則僅有公民俱進會已告成立,入會者頗為踴躍,舉定劉某為正會長,崔某、劉某副之。鄙陬之區,對於組織政團如茲其勇,誰謂吾民無憲政上之進步也哉!

  署名:守常

  《甲寅》日刊

  1917年5月28、29日

  【注釋】

  [1]容君伯挺 容伯挺(1886—1923),名寶韶,廣東新會人。早年留學日本,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期間參加同盟會。1912年回國,當選為廣東省議會議員。1915年再次赴日。1916年,與李大釗等留日學生組織神州學會,任幹事。同年回國,任廣東《中華新報》社長兼主筆。1917年起,兼任廣東省政府顧問等職。五四運動期間,在其主持的《中華新報》上刊載楊匏安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1923年,在桂、粵軍閥爭奪廣東的活動中,被粵軍當局以密探罪殺害。

  [2]史香崖 名夢蘭(1812—1898),香崖為其字。河北樂亭人。1840年(清道光十年)中舉人。1860年,英法聯軍進犯大沽口、通州,夢蘭招募鄉勇團練保衛家鄉。事平後,被賞五品銜。中舉後,朝廷及直督屢請出仕為官,均辭不就。曾在昌黎碣石山修建別墅,取名「止園」,以著述自娛。光緒年間主持重修《永平府志》、《樂亭縣誌》。逝後,入祀畿輔先哲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