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東瀛人士關於舜水事蹟之爭訟


  ——築聲劍影樓紀叢(一九一三年五月一日)

  當日本舉行舜水祭典之際,一時考古學者,頗有所辯質,以研究舜水之真價。考據駁難,則有菊池仙湖[1]、稻葉君山[2]二君。仙湖固稔知彰考館之藏物,君山亦為編輯舜水全集者。吾人遠在大陸,弗克躬往蓬瀛,以尋先哲遺徽。雖見其片言隻字之關係先哲者,亦且珍若百朋,而遺言遺籍,坐令其零散於海天萬里,不一事搜求,斯其罪憾卒無窮期也。

  仙湖與君山相辯詰者數端,茲要輯於下,冗雜之所,略之弗著也。

  (一)湊川之碑陰記 菊池氏之言曰:「朱舜水紀念會趣意書有曰:『先生沒後,光國之建碑於湊川也,鐫以先生所撰之《楠公[3]論贊》,於是尊王大義,炳乎明於天下。』是語也,餘甚疑之。餘以為德川時代[4],義公[5]為其幕府三家[6]之一,大書特書,題足利幕府[7]時代稱為逆臣之楠公墓石曰:『嗚呼!忠臣楠子之墓。』尊王大義,始賴以深播于人心,非盡舜水撰《碑陰記》之力也。余嘗讀雨宮氏《吐血奮鬥錄》[8],田中系平之養子菊次郎者,為乃父建碑訪雨宮氏,述乞碑記於福地櫻癡[9]事。雨宮氏曰:是烏可者?以堅[艱]深文字撰墓誌,使誦而聽之,餘且不解,讀之者當什九不之解也,究奚益乎?偉哲如水戶先生[10]者,其志楠公墓也,僅書『嗚呼!忠臣楠子之墓』八字,俾婦孺亦知所感奮興起焉,今餘亦仿之,題曰:『天下之系平。』往向島觀櫻花者,誰複讀櫻楠居士之文章者,茲鐫以『天下之系平』五字,則摩挲短碣,樵父牧童,亦將感於斯矣!據此則勤王之精神,其所以深入乎人心者,有非徒賴乎舜水之楠公論贊者矣!讀舜水之文,而感奮興起者,維新以前[11],具漢學素養之士,固不乏人;然元祿之世[12],楠公蓋棺之論,得以大定於天下者,決非因刻舜水論贊之故也。餘按楠公論贊,即舜水應加州家[13]之囑而作者,雖刻於楠公碑陰,實出偶然。此文不載於行世之舜水文集,而載于水戶藩所集舜水文集之外集,義公于舜水在世時,曾亦屬其作楠公碑文,不幸碑文未就,而舜水遽辭世歸道山去矣,因取其為加州家所屬作者刻之。由是以觀,義公不僅以舜水為賓師而敬之,且有以深憫其孤忠者,則謂依舜水之文,顯楠公之忠,寧謂其憫舜水之孤忠,而藉以顯楠公之忠也。」稻葉氏則曰:「仙湖君之解釋,未必為義公意志之全體,觀於躬事建湊川碑之義公侍臣佐佐宗淳者,與安積、中村二人之覆函,知義公本意,不僅齗齗于憫舜水之孤忠已也。」仙湖複引舜水《與人見傳[14]書》中有云:「稱謂題之于石,則愚智之人,未讀碑,先看題,舉目見之,故更宜斟酌之」,謂普通墓表尚且如此,況湊川之碑[15]耶?以自護其說焉。

  嗟夫!舜水先生抱種族大痛,流離顛沛,而安南,而日本,投荒萬里,泣血天涯,未嘗一日忘中原之恢復也。曠世哲儒,天益于艱難險阻中成之,此其學為何如者,夫豈勤王一事所足征其蘊而揚其光耶?然日本得其學之一體,已足鞏其邦家,蔚成維新之治,吾人而篤念前哲者,則所以挽人心頹喪之風,勵操心持節之氣,其必在先生之學矣!然則二氏之論,豈足以榮辱先生者,矧二氏之辯意,又非在榮辱先生也歟!

  (二)舜水乃明室遺民 此次紀念會趣意書中,有「自舜水歸化而入江戶之水戶第,於今適二百有五十年矣」字樣,頗惹起極強之抗議,卒易為「自立於日本保護之下」字樣。厥後二氏於此亦有所爭辯,而菊池氏以先生為明室遺民,乃持之尤力者也。菊池氏之言曰:「外交志稿抔記有舜水歸化。夫歸化雲者,雖有種種解釋。今則移籍他國者,謂之歸化。舜水固非移籍日本者,且非仕水戶義公者,蓋亡國之遺民也。今人遽稱之為歸化,豈舜水之志哉!舜水居我日本,書劄文牘必冠『明』字於其姓字,自見招于水戶義公以來,其於致日本人書中,稱日本必曰貴國,述自己必曰漂零異域,托蹤外國,讀舜水文集及舜水行述者,類能見之,而義公且題其墓曰:『明征君子朱子墓』。嗚呼!此豈歸化者哉?稱舜水以歸化人,甚非所以敬舜水也。」稻葉氏則辯之曰:「歸化法未定以前之歸化人,多為大陸之亡人,古者阿智使臣[主]、都加使主[16]率七十縣之民歸化日本,弓月君[17]率百二十縣之民歸化日本,皆被驅於大陸之亡人,由半島越海而來者也。鐮倉之時[18],聖一國師[19]、佛光禪師[20],同為宋之亡人;而林和靖[21]後裔,始售鹽瀨之饅首;元人陳宋[宗]敬[22],今于小田原猶存外郎之藥鋪。斯雖微末,要以示此等亡人之托生於吾國也。而吾國歷代所持之政策,則以容護彼等之內心自由為要,俾真有蓬萊神山、世外桃源之感。舜水以種族之痛,淪落天涯,自矢為明室遺民,其于歸化之意,又果何所於矛盾也。慶安[23]四年,舜水上長崎奉行(日本古代官名)書,有一節云:『古者君滅國亡,自其卿大夫以及公子卿大夫之子,義當不死者,皆出奔他國。所至之國,待之有五:太上郊迎[24],賓之師之,其次廩餼[25]臣之,畏彼國之討則歸之,有罪則逐之。載在典冊可稽。未有不聞不見,任其自來自去者。倘貴國念忠義之不可滅,慨然留之,亦惟瑜一人而已,此外無一人援以為例。且瑜世守忠貞,家傳清白,讀周公孔子之書,不識南蠻天主之教,況敝邑與南蠻,相去萬里,更無可疑。若蒙收恤,瑜或農、或圃、或賣蔔、或校書以糊其口,當不煩閣下之餼廩也。』是明居吾國版圖,以避滿洲壓迫,已符於歸化人之要素,而於末節則又明認如以上要求,若不見容,則暫留長崎,編管何所。從來歸化人,類皆如此,而獨于舜水不謂然耶?」菊池氏則謂稻葉為誤解文意,反駁之曰:「舜水以他國待亡命人凡有五法,其一法即為『餼廩而臣之』,後段又有『不煩閣下之餼廩也』一語,則其非歸化日本也,彰彰明甚。而稻葉君以該氏文中之『惟閣下裁擇而轉達之執政,或使瑜暫留長崎,編管何所,以取進止;或附船往東京交趾,以聽後命』,遽釋為已認以上要求,如不見容,不得已暫留長崎,編管何所,武斷孰甚。歷史之根本材料,當以當事者之記錄言說為主,以餘所知,舜水終為明之遺臣也。」

  嗟呼!先生不幸生遭國亡種夷之痛,乃轉徙[遐]方,避地海外,以為捲土重來之計,間關萬里,日向鄉關泣血者,豈得已哉!而數百年後,人猶不諒其衷,反以歸化誣之。使先生而歸化也者,神州雖雲淪陷,尚有汗顏苟活之地,則黃冠草履,遁跡深山,未嘗不可以送此餘年,滿洲與日本奚擇?而必越海以赴之哉!甚矣,稻葉氏之誤也!使無菊池氏出而辯白,孤忠勁節,反有乞憐異族之嫌,先生身後之冤,無窮期也,不其痛歟!

  (未完)[26]

  未署名

  《言治》月刊第1年第2期

  1913年5月1日

  【注釋】

  [1]菊池仙湖 (1867—1945),原名菊池謙二郎,仙湖為其號。日本歷史學家。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系畢業,後歷任日本津山中學校校長、千葉縣尋常中學校校長、第二高等學校校長等職。1903年,中國政府聘請為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1905年因與日本教習發生衝突而辭職。此前後,又在上海東亞同文書院教習。回國後,明治41年在老家茨城縣立水戶中學任教。後來研究水戶學,著有《水戶學論藪》一書。

  [2]稻葉君山 即稻葉岩吉(1876—1940),號君山。東洋史學者。原姓小林,後繼姓母親家的稻葉姓氏。1897年赴東京,在一橋外語學校學漢語。1900—1904年赴華留學並在長江流域的漢口(今湖北省武漢市)大阪商船分店做工,漫遊華北(黃河以北至東北西南地區)、華中(位於中原地帶的河南、湖北、湖南3省)。日俄戰爭期間(1904—1905),擔任隨軍翻譯赴遼東半島。自1908年起,受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的委託,參與編輯《滿洲歷史地理》。1915—1922年,任陸軍大學教官。1922年朝鮮史編纂會設立,同年任朝鮮總督府修史官,編輯《朝鮮史》35卷。1936年獲文學博士稱號。1937年聘任為偽「滿洲國」「新京」(長春)建國大學教授,直至病逝。

  [3]楠公 參見《築聲劍影樓紀叢·朱舜水之海天鴻爪》注37。

  [4]德川時代 1603—1868年,日本封建社會的最後、也是最發達的歷史時期。因幕府將軍為德川氏,史稱德川時代。或因幕府政權治所在江戶(今東京都市內),也稱江戶時代。

  [5]義公 即德川光圀。參見《築聲劍影樓紀叢·朱舜水之海天鴻爪》注26。

  [6]幕府三家 即德川幕府創立者德川家康分封其第九子義直為藩主的尾張家、第十子賴宣為藩主的紀伊家和第十一子賴房為藩主的水戶家,合稱「禦三家」。三家為擁有特權的親藩,可輔佐將軍,當江戶將軍無嗣時,提供繼任將軍人選。

  [7]足利幕府 1336年足利尊氏開創的武家政權,1573年滅亡。以幕府將軍姓氏相稱,為足利幕府。以幕府政權治所相稱,則為室町幕府。

  [8]雨宮氏《吐血奮鬥錄》 明治時期實業家雨宮敬次郎(1846—1911)所著,記其創辦企業之艱苦歷程。

  [9]福地櫻癡 (1841—1906),日本政論家。本名福源一郎,號櫻癡、吾曹等。長崎人。江戶幕府末期,曾作為譯員隨使節團訪歐。1868年創辦《江湖新聞》,1874年任《東京日日新聞》主筆。1882年創御用立憲帝政黨,與自由民權派展開論戰,宣揚主權在君論。1904年當選為眾議院議員。著有《幕府衰亡論》等。

  [10]水戶先生 即德川光圀。參見《築聲劍影樓紀叢·朱舜水之海天鴻爪》注26。

  [11]維新以前 維新,指日本明治維新。19世紀後半期日本的資產階級改革運動。1868年1月,明治天皇下令廢除幕府制度,組成新政府。倒幕聯軍擊退德川幕府軍的進攻,幕府被迫於1869年投降。1871年,廢藩置縣,結束封建領主制。1889年頒佈憲法,確立近代天皇制。在「富國強兵、文化開化」的口號下,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2]元祿之世 元祿:日本天皇東山的年號(1688—1703)。

  [13]加州家 江戶時代領有加賀、能登、越中三國,擁有120萬石耕地的大名。藩主為前田氏,治所在金澤(今石川縣縣廳),藩名稱加賀藩或金澤藩。加賀亦稱加州,故名。

  [14]人見傳 約生於1637年,卒於1696年,字子傳,號懋齋。本姓藤田氏,為人見壹所養,幼即隨父學。寬文八年(1668年)入水戶府,父子相繼與修《大日本史》,傳並任史局總裁。

  [15]湊川之碑 1692年德川光圀為紀念楠木正成所立之碑,碑文由朱舜水撰寫,讚頌楠木的勤王之功。

  [16]阿智使臣[主]、都加使主 應為阿知使主、都加使主。據傳阿知使主為中國東漢靈帝的曾孫,東漢滅亡時,與其子都加使主率躲避大陸動亂的移民去朝鮮半島。應神天皇時,再率17縣移民赴日本,定居大和國(今奈良縣)高市郡檜前村,得朝廷重用,曾出使吳國,帶回紡織女工。阿知使主父子帶來大陸先進的繭絲生產技術。子孫後代稱東漢氏。

  [17]弓月君 日本傳說中的中國僑民首領。相傳283年(應神天皇時期)率領移民從百濟到日本,受阻于新羅人,停留加羅國。285年,日本派兵接去(見《日本書紀·應神紀》)。自稱秦始皇後裔,為日本秦氏之祖。

  [18]鐮倉之時 指日本第一個武士政權鐮倉幕府時期(1192—1333)。1192年(建久三年)源賴朝正式建立鐮倉幕府,1333年被推翻。時當中國宋末元初之際。

  [19]聖一國師 (1202—1280),日本鐮倉時代(1192—1333)著名禪僧。法名辨圓,字圓爾。俗姓平氏,駿河國(今靜岡縣)人。初為天臺宗僧。1235年入宋,師事徑山寺無准禪師學禪宗臨濟宗。1241年回日本,在崇福寺開堂講法,並為承天寺主持。後以京都東福寺為中心,傳揚佛法,名聲遠播。曾為嵯峨、後深草、龜山上皇及幕府執權北條時賴授「禪門菩薩戒」,門徒益眾。晚年將攜回的宋書編成《三教典籍目錄》,對導入程朱理學也有貢獻。1280年圓寂,花園天皇賜號「聖一國師」。留有《聖一國師語錄》等。按,「聖一國師」本日本人,李大釗文中稱其為「宋之亡人」,誤。

  [20]佛光禪師 (1226—1286),北宋禪僧。本名無學祖元。俗姓許,會稽人。師事無准禪師學禪,後研修臨濟宗,歷任靈隱寺首座、真如禪寺主持、景德禪寺首座,為江南名禪師。1279年應鐮倉幕府執權北條時宗之邀,赴日本主持建長寺、圓覺寺,傳授禪法,培養門徒。及圓寂,諡號「佛光圓滿常照國師」,通稱「佛光禪師」。

  [21]林和靖 即林逋(976—1028),字君複,杭州錢塘(今屬浙江)人。少孤力學,恬淡好古。居杭州西湖的孤山,20年不至市區。宋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自為墓於屋側。及卒,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

  [22]陳宋敬 應為「陳宗敬」。元人,曾任元朝禮部員外郎,元亡,於明洪武二年(1369)赴日本,居築前博多,以醫為業,醫術精明。日本室町幕府聞其名,召之,不應。後從僧無方參禪,改名明照。子孫傳其遺方,世以醫為業,以其家傳秘制「透頂香」,在日本享有盛譽。

  [23]慶安 日本天皇後光明的年號(1648—1651),慶安四年即1651年。

  [24]郊迎 古代出郊迎賓,以示隆重、尊敬。《管子·小匡》:「初,桓公郊迎管仲而問焉。管仲辭讓。」

  [25]廩餼 亦作「餼廩」。言由公家供給其家用。餼,饋餉也,《左傳·桓公六年》:「齊人饋之。」凡饋人之食物,生者稱「餼」,有牛、羊、菽、禾等。又作禾米解,《國語》:「廩人獻餼」。又作生牲(未殺之供祭祀用的牛羊之屬),《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廩,本義為倉廩,谷藏為倉,禾藏為廩。又作供給解。《南史·梁宗室正德傳》:「今當宥汝以遠,無令房累自隨,敕所在給汝廩餼。」

  [26]本文未見續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