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書信集 | 上頁 下頁
致胡適


  (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適之吾兄:

  學潮如何結束?中山抵滬後,態度極冷靜,願結束護法主張,收軍權於中央,發展縣自治,以打破分省割據之局。洛陽②對此,可表示一致。中山命議員即日返京。昨與溥泉③、仲甫商結合「民主的聯合戰線」(Democratic front),與反動派決裂。伯蘭④稍遲亦當來京,為政治的奮鬥。《努力》⑤對中山的態度,似宜贊助之。弟于明日與仲甫赴杭一遊,一二日即回滬去洛返京⑥矣。余容面談,請將此情形告知夢麟、一涵諸同人。

  弟 李守常

  ①題解 此信未署日期。但內雲「弟于明日與仲甫赴杭一遊」,當知系李大釗1922年8月赴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別會議前夕所寫。關於此會議的時間,說法不一。張國燾回憶為8月8日;道夫·賓:《斯內夫利特和初期的中國共產黨》書中說是8月17日,並廣被引用;《陳獨秀年譜》記為8月22日。但從此信及陳、李行蹤看,似均不確。

  陳獨秀於8月9日被捕,8月17日尚在獄中;李大釗8月18日還在北京東方飯店主持設宴招待蘇俄代表越飛並發表講話,所以,17日他們在西湖開會是不可能的。

  陳獨秀於18日出獄。這次會議的時間,必須在陳出獄後才可定。而李大釗赴會的時間,則又必須在接到中央的通知後才可定。因此,8月22日在西湖開會也是不可能的。

  信中所述孫中山的某些主張與活動,必須在8月23日之後並且是到了上海之後才有可能瞭解。「中山抵滬」,是8月14日。其中所述的政治主張,見於8月15日發表的政治宣言。8月23日,孫中山接見吳佩孚代表王法勤與曹錕代表孫岳。信中說「洛陽對此,可表一致」,很顯然,這必須在8月23日孫接見之後,並且由於李大釗與白堅武、王法勤的密切關係才能迅速得知。信中說「中山命議員即日進京」,也見於8月23日的這次接見的談話中。因此,可以認為,李大釗大約於8月26日到達上海。

  信云:「昨與溥泉、仲甫商,結合民主的聯合戰線」問題;又雲,「弟于明日與仲甫赴杭一遊」。則可知,這兩天之間的一天,即應是寫信的日期。據報載,8月25日孫中山會見馬林。馬林作為越飛代表的身份,與孫中山談中俄關係;又作為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與孫中山談國共合作問題。馬林的這次會談,應是在陳、李與溥泉的商談之前,而這兩次會談,又都應是在西湖會議之前並為這次會議作準備的。因此,其日程應是:8月26日,李大釗到滬;8月27日,李大釗與仲甫等商談25日馬林與孫中山會談情況,8月28日,陳、李與溥泉會談;當日,李大釗給胡適寫這封信,8月29日,赴杭開中央特別會議。8月30日會議結束。8月30日返滬後在上海活動,經張繼介紹、由孫中山親自主盟以共產黨員個人身份首先加入國民黨。

  據上述,此信約寫於1922年8月28日。

  ②洛陽 此處代指吳佩孚,時據洛陽。

  ③溥泉 即張繼(1882—1947),原名溥,字溥泉,河北滄縣人。1903年與陳獨秀一起在滬編《國民日報》。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16年反袁鬥爭中及回國後與李大釗有交往。此時,作為孫中山的代表與中共聯繫,其後走向反共。

  ④伯蘭 即孫洪伊(1872—1935),字伯蘭,天津人。清末立憲運動中的主要領袖人物之一,後由民主黨、進步黨轉而加入國民黨,在反袁與護法等鬥爭中起過一定作用。

  ⑤《努力》 指《努力週報》,1922年5月7日在北京創刊,胡適主編。對陳炯明曾傾向偏袒,對孫中山則又有所批評。1923年10月停刊。

  ⑥去洛返京 信中預定的行程,後有改變。於9月8日到洛陽,11日返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