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也頻 > 到莫斯科去 | 上頁 下頁 |
序 |
|
一 在過去——一九二八年以前——的革命底運動中,我們的「文學家」大半都站在超階級以及超世界的立場上,把現代底十分膨脹的社會諸問題當做無所關心的事件,完全忽視這階級鬥爭底社會的現實。這觀念的錯誤,是暴露了受了資本主義影響及封建殘餘的藝術觀,以為文學家是超乎一切,而這思想,是資產階級所特有的個人主義底生活的產物。所以,充滿於文壇上的大量產物,不得不反映著資產階級的意識,這的確是我們過去的文壇上底一個顯著的缺陷。甚至於,經過暴風雨的大革命時期之後,而這缺陷還在文壇上繼續地暴露著。 在一切新文學的作品之中,能夠代表這鬥爭底時代的,竟是如此之少。這是什麼緣故呢?基本的原因,便是我們的「文學家」雖然眼看著時代的新開展,卻沒有膽量跨出他們的資產階級或小資產階級,也就是,他們一面創造新文學的作品,一面還貪戀地照樣過著個人主義底生活的。這樣,我們的真正的新文學的產生,怎麼能夠呢。 這裡,對於我自己底以前的作品,也是深切地感到不滿的。 二 要使我們的文壇開展一種新局面,第一,我們不根本底地改變過去生活,是沒有希望的。換句話說,如果獻身為新文學工作的我們,不完全棄掉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意識,要創造新文學是不行的。再顯明的說,如果我們不著實地抓住這鬥爭底時代的現實,也就是如果我們不深入於無產階級的社會而經歷他們的生活和體驗他們的意識,那我們的新文學是無從產生的。 我自己,我希望我將來的作品能夠作為這種主張的實踐。 三 至於我們現在的這一本《到莫斯科去》(作於去年四月間),雖然我認為比起我以前的作品,在思想上雖較為進步,但是,如果用嚴格的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而指示出錯誤的地方,還是很多。不過,這本書,能夠作為我將來作品底轉變的一個預兆,便使我十分感到滿足的。所以,我極盼望批評家給我嚴格的批評和讀者給我忠實的意見。 四 我們的無產者出現於我們的文壇,這是超於我對於我自己期望底一個熱誠的期望! (1930年5月19日上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