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中國哲學史大綱 | 上頁 下頁
第三篇 老子 三、革命家之老子


  上篇說老子以前的時候,和那種時勢所發生的思潮。老子親見那種時勢,又受了那些思潮的影響,故他的思想,完全是那個時代的產兒,完全是那個時代的反動。看他對於當時政治的評判道: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四段都是很激烈的議論。讀者試把《伐檀》《碩鼠》兩篇詩記在心裡,便知老子所說「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和「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的話,乃是當時社會的實在情形。更回想《苕之華》詩「知我如此,不如無生」的話,便知老子所說「民不畏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的話,也是當時的實在情形。人誰不求生?到了「知我如此,不如無生」的時候,束手安分也是死,造反作亂也是死,自然輕死,自然不畏死了。

  還有老子反對有為的政治,主張無為無事的政治,也是當時政治的反動。凡是主張無為的政治哲學,都是干涉政策的反動。因為政府用干涉政策,卻又沒干涉的本領,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種反動,主張放任無為。歐洲18世紀的經濟學者政治學者,多主張放任主義,正為當時的政府實在太腐敗無能,不配干涉人民的活動。老子的無為主義,依我看來,也是因為當時的政府不配有為,偏要有為,不配干涉,偏要干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上篇所引《瞻卬》詩說的:「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奪之;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汝覆說之。」那種虐政的效果,可使百姓人人有「匪鶉匪鳶,翰飛戾天;匪鱣匪鮪,潛逃於淵」的感想(老子尤恨當時的兵禍連年,故書中屢攻擊武力政策。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兵者不祥之器」「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皆是)。故老子說:「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老子對於那種時勢,發生激烈的反響,創為一種革命的政治哲學。他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所以他主張: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這是極端的破壞主義。他對於國家政治,便主張極端的放任。他說:

  治大國若烹小鮮(河上公注: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

  又說: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又說: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乃也)。猶兮其貴言(貴言,不輕易其言也。所謂「行不言之教」是也),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極端的放任無為,要使功成事遂,百姓還以為全是自然應該如此,不說是君主之功。故「太上,下知有之」,是說政府完全放任無為,百姓的心裡只覺得有個政府的存在罷了;實際上是「天高皇帝遠」,有政府和無政府一樣。「下知有之」,《永樂大典》本及吳澄本皆作「不知有之」;日本本作「下不知有之」,說此意更進一層,更明顯了。

  我述老子的哲學,先說他的政治學說。我的意思要人知道

  哲學思想不是懸空發生的。有些人說,哲學起於人類驚疑之念,以為人類目睹宇宙間萬物的變化生滅,驚歡疑怪,要想尋出一個滿意的解釋,故產生哲學。這話未必盡然。

  人類的驚疑心可以產生迷信與宗教,但未必能產生哲學。人類見日月運行,雷電風雨,自然生驚疑心。但他一轉念,便說日有日神,月有月神;雷有雷公,電有電母;天有天帝,病有病魔;於是他的驚疑心,便有了滿意的解釋,用不著哲學思想了。即如希臘古代的宇宙論,又何嘗是驚疑的結果?那時代歐亞非三洲古國,如埃及、巴比倫、猶太等國的宗教觀念和科學思想,與希臘古代的神話宗教相接觸,自然起一番衝突,故發生「宇宙萬物的本源究竟是什麼」的問題。並不是泰爾史(Thales)的驚奇心忽然劈空提出這個哲學問題的。在中國的一方面,最初的哲學思想,全是當時社會政治的現狀所喚起的反動。社會的階級秩序已破壞混亂了,政治的組織不但不能救補維持,並且呈現同樣的腐敗紛亂。當時的有心人,目睹這種現狀,要想尋一個補救的方法,於是有老子的政治思想。但是老子若單有一種革命的政治學說,也還算不得根本上的解決,也還算不得哲學。老子觀察政治社會的狀態,從根本上著想,要求一個根本的解決,遂為中國哲學的始祖。他的政治上的主張,也只是他的根本觀念的應用。如今說他的根本觀念是什麼。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