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考證集 | 上頁 下頁 |
《西遊記》考證(2) |
|
2 以上略述玄奘取經的故事的本身。這個故事是中國佛教史上一件極偉大的故事;所以這個故事的傳播,和一切大故事的傳播一樣,漸漸的把詳細節目都丟開了,都「神話化」過了。況且玄奘本是一個偉大的宗教家,他的遊記裡有許多事實,如沙漠幻景及鬼火之類,雖然都可有理性的解釋,在他自己和別的信徒的眼裡自然都是「靈異」,都是「神跡」。後來佛教徒與民間隨時逐漸加添一點枝葉,用奇異動人的神話來代換平常的事實,這個取經的大故事,不久就完全神話化了。 即如上文所引慧立的《慈恩三藏法師傳》中一段說: 從此已去,即莫賀延磧,長八百余裡,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複無水草。是時顧影唯一心但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初法師在蜀,見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汙,湣將向寺,施與飲食衣服之直。病者慚愧,乃授法師此經,因常誦習。至沙河間,逢諸惡鬼奇狀異類繞人前後;雖念觀音,不得全去;即誦此經,發聲皆散;在危獲濟,實所憑焉。 這一段話還合于宗教心理的經驗;然而宋朝初年(西曆978)輯成的《太平廣記》,引《獨異志》及《唐新語》,已把這一段故事神話化過了。《太平廣記》九十二說: 沙門玄奘,唐武德初(年代誤)往西域取經,行至罽賓國,道險,〔多〕虎豹,不可過。奘不知為計,乃鏁房門而坐。至夕開門,見一老僧,頭面瘡痍,身體膿血,床上獨坐,莫知來由。奘乃禮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經》一卷,令奘誦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開闢,虎豹藏形,魔鬼潛跡,遂至佛國,取經六百餘部而歸。其《多心經》,至今誦之。 我們比較這兩種紀載,可見取經故事「神話化」之速。《太平廣記》同卷又說: 初奘將往西域,於靈岩寺見有松一樹。奘立於庭,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長。若吾歸,即卻東回,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約長數丈。一年,忽東回。門人弟子曰,「教主歸矣」。及西迎之。奘果還。至今眾謂此松為摩頂松。 這正是《西遊記》裡玄奘說的「但看那山門裡松枝頭向東,我即回來」(第十二回,又第一百回)的話的來源了。這也可證取經故事的神話化。 歐陽修《於役志》說: 景祐三年丙子七月,甲申,與君玉飲壽寧寺(揚州)。寺本徐知浩故第;李氏建國,以為孝先寺;太平興國改今名。寺甚宏壯,畫壁尤妙。問老僧,雲,「周世宗入揚州時,以為行宮,盡圬漫之。惟經藏院畫玄奘取經一壁獨在,尤為絕筆。」歎息久之。 南唐建國離開玄奘死時不過二百多年,這個故事已成為畫壁的材料了。我們雖不如此畫的故事是不是神話化了的,但這種記載已可以證明那個故事的流傳之遠。 3 民國四年,羅振玉先生和王國維先生在日本三浦將軍處借得一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影印行世。此書凡三卷,卷末有「中瓦子張家印」六個字。王先生考定中瓦子為宋臨安府的街名,乃倡優劇場的所在(參看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九,又卷十五),因定為南宋「說話」的一種。書中共分十七章,每章自有題目,頗似後世小說的回目。書中有詩有話,故名「詩話」。今抄十七章的目錄如下: □□□□第一。(全闕) 行程遇猴行者處第二。 入大梵天王宮第三。 入香山寺第四。 過獅子林及樹人國,第五。 過長坑大蛇嶺處第六。 入九龍池處第七。 「遇深沙神」第八。(題闕) 入鬼子母國處第九。 經過女人國處第十。 入王母池之處第十一。 入沉香國處第十二。 入波羅國處第十三。 入優缽羅國處第十四。 天竺國度海之處第十五。 轉至香林寺受《心經》第十六。 到陝西王長者妻殺兒處第十七。 我們看這個目錄,可以知道在南宋時,民間已有一種《唐三藏取經》的小說,完全是神話的,完全脫離玄奘取經的真故事了。這部書確是《西遊記》的祖宗。內中有三點,尤可特別注意: (1)猴行者的加入。 (2)深沙神為沙和尚的影子。 (3)途中的妖魔災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