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郭沫若文集 >
郭沫若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因為他的家鄉有兩條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樂山人;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 。是我國現、當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

  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觀娥鄉沙灣鎮。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畢業于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醫科。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寫的《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 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造社,編輯《創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後繼續編輯《創造週報》和《創造日》。1923年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1924年到1927年間,他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嫈》、《卓文君》。1928年因受蔣介石通緝,旅居日本,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古文字學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後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團結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41年皖南事變後,「皖南事變」後,他寫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膽》《南冠草》《高漸離》六部歷史劇和戰鬥詩篇《戰聲集》以及雜文《甲申三百年祭》。1946年後,站在民主運動前列,成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的革命旗幟。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委員、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等職;郭沫若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同時堅持文學創作,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詩集《新華頌》、《百花齊放》、《駱駝集》,文藝論著《讀(隨園詩話)劄記》,《李白與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寫下了詩歌、散文、小說、歷史劇、傳記文學、評論等大量著作,另有許多史論、考古論文和譯作,對中國的科學文化事業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貢獻。他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的旗幟。著作結集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編《郭沫若全集》分文學(20卷)、歷史、考古三編, 1982年起陸續出版發行。許多作品已被譯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種文字。
  
  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統一戰線上又一面光輝的旗幟;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全國文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所著《甲骨文字研究》、《兩周金文辭圖錄考釋》、《金文叢考》、《卜辭通纂》等,曾在學術界引起震動。著作結集為《郭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編《郭沫若全集》分文學(20卷)、歷史、考古三編,1982年起陸續出版發行。許多作品已被譯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種文字。


  郭沫若大事年表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今樂山市)沙灣鎮,乳名文豹,本名開貞,號尚武。
  1897年春入家塾讀書。習讀《詩經》《唐詩三百首》,喜歡王維、孟浩然、李白等詩人的作品。
  1901年家塾採用上海編印的新式教科書授課。
  1905年 春 長兄郭開文赴日留學,有意偕從同行,父母未准。
  1906年 春 入樂山縣高等小學。第一學期成績本名列第一,因受年長同學忌妒,被降為第三名。
  1907年 春 因反對教師專制,被學校開除,經斡旋返校。 夏升入樂山縣中學堂,大量閱讀林琴南的譯述小說。
  1908年 秋 患傷寒併發中耳炎,聽力受損。病中讀先秦諸子等古籍,偏愛《莊子》。
  1909年 秋 因參加罷課,請求校方與當地政府交出懲辦打傷同學的肇事者,被學校開除。
  1910年 春 進省城成都,插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設中學堂。冬 參加成都學界要求早開國會的罷課風潮,任班級代表,又受開除處分,因故 未實行 1911年 冬 清帝退位。回鄉組織民團響應辛亥革命。
  1912年,2月受父母之命與張瓊華結婚,5日後即離家返成都。
  1913年春 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學堂理科,未學。 夏,被天津軍醫學校錄取,未就學。年底 得長兄資助,決定東渡日本留學。
  1914年1月抵東京。秋 ,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與郁達夫同學。
  1915年 秋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與成仿吾同學。閱讀泰戈爾、屠格涅夫、歌德、海涅 等人作品,與斯賓諾莎思想接近。
  1916年 夏 與東京聖路加醫院護士佐藤富子相識。 冬,與佐藤富子在岡山結婚。開始新詩寫作。
  1917年 試譯泰戈爾詩集,因無法出版而中止。
  1918年 參加留日學生罷課,抵制簽訂「二十一條」。夏 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 與留日同學張資平醞釀出版文學刊物。
  1919年夏 與留日同學響應「五四」運動,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作小說《牧羊哀話》。詩作在上海《時事新報》上發表,震動中國詩壇。
  1920年 與田漢、宗白華的通信輯為《三葉集》出版。譯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因譯稿被老鼠咬毀未能出版。
  1921年 休學半年。往返於上海、日本之間籌備出版文學刊物。 6月 文學團體創造社在東京成立。第一部詩集《女神》問世。
  1922年 《創造》季刊五一節創刊。譯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1923年 春 自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隨即回國從事文學活動,編輯出版創造社刊物。 譯尼采《查拉圖斯屈拉鈔》前半部。 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出版。
  1924年春 赴日本,在福岡翻譯河上肇《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屠格涅夫長篇小說《新時代》。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系統瞭解,從此確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冬 歸國調查江蘇、浙江軍閥戰禍。作《水平線下》。
  1925年 在上海結識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目睹五卅慘案實況,作二幕劇《聶耳》。《文學論集》出版。譯愛爾蘭約翰沁孤戲曲集。發表組詩《瓶》。
  1926年3月 與郁達夫等赴廣州,任廣東大學文學院學長,實行文科改革。結識毛澤東、周恩來等共產黨人。創造社出版部成立。 7月 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中將副主任、代主任。12月 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教官。
  1927年3月 在南昌朱德住處作《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痛斥蔣介石叛變革命。被蔣介石政府通緝。7月 任第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8月 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團成員、起義部隊總政治部主任。經周恩來、李一氓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冬 潛回上海從事文藝活動。重譯《浮士德》第一部。因患斑疹傷寒,錯過乘船轉移到蘇聯去的機會。
  1928年2月 為躲避國民黨政府緝捕,得內山完造幫助離滬,化名旅日,定居千葉縣, 行動受警方監視。通覽東京東漢文庫先秦史籍,研究中國古代史。譯美國作家辛克萊長篇小說《石炭王》。
  1929年 作自傳《我的幼年》、《反正前後》。譯辛克萊長篇小說《屠場》。譯德國米海裡斯《美術考古發現史》。
  1930年 論證中國古代存在奴隸制社會形態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出版。譯辛克萊長篇小說《煤油》。
  1931年 作《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兩周金文辭大系》。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譯俄國托爾斯泰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英國威爾士《生命之科學》等。
  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生命之科學》等譯稿在上海商務印書館被焚。作《金文叢考》《創造十年》。
  1933年作《卜辭通篡》《金文余釋之餘》《古代銘刻匯考》等。
  1934年 作《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先秦天道觀之演進》《屈原研究》。再譯《生命之科學》。輯譯《日本短篇小說集》。
  1936年作歷史小品數篇,輯為《豕碲》。譯日本林謙三《隋唐燕樂調研究》。譯德國席勒《華倫斯太》。
  1937年作《殷契粹編》、《創造十年續編》。7月 抗日戰爭爆發。隻身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組織文化宣傳隊、戰地服務團赴前線勞軍。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從事抗戰文化工作。
  1938年1月 與於立群結合,同由廣州赴武漢,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當選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 10月 武漢失守,經長沙、桂林撤至重慶。
  1939年《石鼓文研究》出版。
  1940年4月 在重慶嘉陵江北岸發掘延光四年漢墓。9月 辭去三廳廳長職務,抗議國民黨政府強行改組政治部。11月 國民黨當局被迫同意組成文化工作委員會,任主任。
  1941年11月 周恩來、于右任、馮玉祥等發起紀念郭沫若創作生活25周年及50壽辰。編《五十年簡譜》。改寫《棠棣之花》。
  1942年作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譯歌德《赫曼與竇綠苔》。創辦群益出版社,主編學術刊物《中原》。
  1943年 作歷史劇《南冠草》。研究先秦諸子。
  1944年春,作《甲申三百年祭》, 被中共中央定為整風學習文件。
  1944年,郭沫若歌頌明末著名女將軍、軍事家秦良玉《詠秦良玉》詩四首。
  1945年草擬《文化界時局進言》,呼籲民主政治。文化工作委員會遂被國民黨政府解散。《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出版。 夏 離重慶抵上海。赴南京參加國共和談。《歷史人物》出版。
  1947年 譯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編《少年時代》、《革命春秋》、《天地玄黃》等。冬 遷抵香港。
  1948年作《抗戰回憶錄》(後改名《洪波曲》)。年末 為出席新政協會議,赴東北解放區。
  1949年 3月 率中國代表團出席世界擁護和平大會布拉格會議。 建國前夕當選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
  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1950年 3月 當選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理事長。 5月 學術名詞統一工作委員會成立,任主任。 8月 率中國代表團訪問朝鮮。11月 出席在華沙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
  1951年 2月 出席在柏林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11月 出席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12月 獲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海濤集》出版。
  1952年 2月 《奴隸制時代》出版,確定奴隸制社會下限在春秋、戰國之交。 任中央考古訓練班主任。 獲匈牙利科學院院士。保加利亞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3月 出席在奧斯陸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執行局會議。
  7月 出席在柏林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特別會議。
  10月 與宋慶齡、彭真等發起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
  11月 出席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
  1953年 作《屈原賦今譯》。3月 隨周恩來赴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弔唁斯大林、哥特瓦爾德。5月 出席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常委會。6月 出席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獲波蘭科學院院士、保加利亞名譽院士稱號。
  1954年作《管子集校》。 5月 出席在柏林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特別會議。 6月 出席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緩和國際局勢會議。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1955年1月 出席在維也納召開的爭取世界和平的國際會議。 4月 出席在新德裡召開的爭取世界和平的國際會議。6月 出席在赫爾辛基召開的爭取世界和平的國際會議。冬 率中國科學代表團訪問日本,作《訪日雜詠》等。
  1956年 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推廣普通話委員會副主任、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主任。
  1957年 17卷本《郭沫若文集》開始出版。6月 出席在科倫坡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
  1957年 5月27日 在回答《光明日報》記者問「言者有罪還是無罪」時,他說:「無罪者的言者無罪,有罪者的言者還是有罪的。」
  1958年 郭沫若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8年 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1959年~1960年,郭沫若先後創作了以「翻案」為主旨的歷史劇《蔡文姬》與《武則天》,極力美化曹操與武則天的歷史形象。
  1962年,為了紀念鄭成功逝世三百周年,郭沫若創作了電影劇本《鄭成功》,但因不久後即爆發文化大革命,未能拍攝。
  1962年,寫有《關於秦良玉的問題》。
  1966年 文革爆發,郭沫若發表談話:「在一般的朋友、同志們看來,我是一個文化人,甚至於好些人都說我是一個作家,還是一個詩人,又是一個什麼歷史學家。幾十年來,一直拿著筆桿子在寫東西,也翻譯了些東西。按字數來講,恐怕有幾百萬字了。但是,拿今天的標準來講,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說,應該全部把它燒掉,沒有一點價值。」這段談話常被後人指責:郭沫若只顧自保,為全盤否定歷史的極「左」思潮推波助瀾。談話內容流傳到國外後,對郭沫若在各國的聲譽都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1966年8月24日參與挖掘定陵。
  1971年,郭沫若發表學術論著《李白與杜甫》。書中過於美化李白,貶低杜甫,為人詬病。
  郭沫若以毛澤東的詩友著稱,和毛時有詩詞唱和。他曾高度讚頌毛澤東的詩詞和書法;也曾賦詩讚美斯大林。郭沫若在文革初期被批判,很快就得到了特別保護;他寫了許多讚美文化大革命的詩作,包括直接讚美江青的詩,在整個70年代基本安然無恙。
  1976年5月12日,郭沫若寫了《水調歌頭·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十周年》,但過了僅僅五個月零九天,四人幫被逮捕之後,他立即又賦一首《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抨擊「四人幫」;這也是後來他的政治人格受到質疑的主要原因。
  1976年1月,聞周恩來總理病逝而悲痛欲絕導致病情惡化,不顧醫生和家人勸阻抱病堅持向周恩來遺體告別
  1978年3月,郭沫若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發表了《科學的春天》的書面報告(內容實為原中宣部國際宣傳處幹部胡平起草),號召知識分子鑽研學術。
  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根據其遺囑,郭沫若的骨灰灑在山西昔陽縣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學達書庫(xuges.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