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豐子愷 > 二重生活 | 上頁 下頁
青年與花


  幼兒最初的美感是對於花的美感。因為花有美的姿態、可愛的色彩、芳香的氣味。在自然物中,是最足以惹人注意的東西。花在下界的地位,仿佛月在天空。幼兒對花,完全是幻覺的。他們與花接吻、抱花、為花祈雨。這種擬人的態度,到青年期仍是大部分殘存著。人類生來就愛花,因此花及於人的影響自然也大。

  (一)青年對花的同情幼兒時代對花的擬人的態度的形式,到青年時代還殘存著,不過內容變易了。幼兒對花是客觀的純粹的活物主義,青年則帶幾分主觀的色彩。在對花所起的感情的背面,同時起一種對於自身的感觸。因為花與青年——特別是女子——在各點上相類似的;生命的豐富、色彩的繁榮、元氣的旺盛等,都相類似。花可說是青年的象徵,所以青年對花分外有同情,分外愛花。愛花便是他們的自愛。花遭難時,更易得青年的同情。所謂「惜花」、「葬花」,實在是他們的自傷。所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實在是他們的自勵。因為同情,青年對花大都是擬人的。

  不過這擬人的態度的內容和孩兒時代的擬人的內容不同,青年的擬人對花,實在是因花生起別種聯想。少女與花,有更密切的相似點。因之對花容易使人起淑女的聯想。所謂「解語花」、「薄命花」、「輕薄桃花」等,都是以花喻女的,又如Moore〔穆爾〕的詩中所謂「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她那些可愛的姐妹,早已不在枝頭上……」〕也是以花比少女。這樣的例不少。少女自己,也是默認花是自己的表號的。她們愛花、栽花、採花,又簪花、吻花,這種舉動的背面,隱著少女們的一種自覺——這樣明媚鮮妍的自然的精華,正是我們女性的表號。

  人生青年時代猶四季的春天,故曰青春。在時期的關係上,青年與花已有相同的境遇。又青年時代的一切思想感情等精神界的發達,都極綺麗發揚,與花的嫵媚極合。因此青年見花仿佛是同調的知交,自然地發生同情。

  (二)花給予青年道德的感想花的形質的清雅不凡,使青年起道德的思想。花的形色,表示人生的複雜的象徵:例如就色而論,白色表示純潔,赤色表示愛情和繁榮,紫色有王者的象徵。就形而論,桃花梅花表示複雜的統一,菊花表示整齊,玫瑰花牡丹花表示結構的調整,紫藤花等表示變化的統一。這等象徵,在不知不覺之間給青年道德的暗示。菊花的淩霜,梅花的耐寒,對人也有一種孤高純潔的暗示,山間的花、水溪的花、人跡絕少到的地方的花,也同樣地開顏發豔、不求人知。這給人更高尚的暗示,引起人的超然遺世的感想。詩所謂:「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讀之引起人一對於自然的神秘的探究心,終於崇敬自然的神秘,感入自己的心身。女子受花的道德的暗示,更大於男子。

  (三)花給予青年美的感情青年的藝術修養方面,得益於花的感化不少。花實在是自然界的精英,是自然美中的最顯著的。拉斯京〔羅斯金〕說:「見了一大堆火藥爆發,或一處陳列十分華麗的商店,一點也沒有可以讚美的價值;見了花苞的開放,倒是極有讚美的價值的。」花在實用上,效用極少,不過極少數的幾種作藥品等用,此外大都是專供裝飾的。然而實際上,裝飾用的花賜予人們的恩惠真非淺顯。

  青年因花而直接陶冶美的感情,又間接影響于道德。無論家庭學校,凡青年所居的地方,皆宜有花,這是藝術教育上最有價值的事件。實利的家庭,以種花為虛空無益的事。實利的學校,養雞似的待遇學生,更不夢想到青年的直觀教育的重大。所謂「愛情的只影也不留的、倉庫似的校舍」,實在是對於青年的直覺能力的修養給予破壞的感化的。藝術教育發達的國學校園內的栽植和宿舍內的花卉佈置,極鄭重從事的。即使在都會的、地面狹窄的學校,也必設小巧的花台或窗頭的盆栽。在實利的人們看來以為虛飾,獨不知這是學生的精神的保護者。

  要之,月和花的本身是「美」,月和花的對青年是「愛」。青年對花月——對一切自然——不可不使自身調和於這美和愛,且不可不「有情化」這等自然。「有情化」了這等自然,這等自然就會對青年告說種種的寶貴的教訓。不但花月,一切自然,常暗示我們美和愛:蝴蝶夢縈的春野,木疏風冷的秋山,就是路旁的一草一石,倘用了純正的優美又溫和的同感的心而照觀,這等都是專為我們而示美,又專為我們而示愛的。優美的青年們!近日秋月將圓,黃花盛開。當月色橫空、花蔭滿庭之夜,你們正可以親近這月魄花靈,永結神聖之愛!

  注①無顧著:日文中此三漢字意為「漫不經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