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傅斯年 >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 上頁 下頁 |
一、亳—商—殷(3) |
|
(二)亳 然而竟有人把商代也算到西方去,其故大概由於亳之地望未看清楚,太史公又曾胡裡胡塗說了一句。他說:「或曰,『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夫作事者必于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這話裡邊,只湯起於亳一說為無著落,而徐廣偏「希意承旨」,以說「京兆杜縣有亳亭」,於是三亳、阪尹之外,複有此西亳,而商起東北之事實,竟有太史公之權威作他的反證!查亳之所在,皇甫謐已辨之,宋人亦有論及。在近代,有孫星衍(見外集《湯都考》)、胡天遊(見《石笥山房集》)、郝懿行(見《山海經箋疏》)、金鶚(見《求古錄禮說》)、畢亨(見《九水山房文存》)、王國維(見《觀堂集林》)皆主偃師之西亳為後起之亳,湯之始都應在東方。湯自東徂西之事,在今日已可為定論。諸家所說,今不具引,僅於所論之外,補申兩事: 甲 亳實一遷徙之名。地名之以居者而遷徙,周代猶然。宗周成周雖于周上冠字,其號周則一。魯本不在今山東南境,燕本不在今河北北境,皆因徙封而遷(說見拙著《大東小東說》)。韓本在渭水流域,而《詩·韓奕》,「燕師所完」「以為北伯」之韓,必在今河北省境。魏本在河東,而遷大樑後猶號魏。漢雖仍封梁王於此,而曹魏初建國,仍在此地。後世尚如此,早年「無定居」時遷徙較易,則洛邑號周,韋墟號商,亦甚自然。魯有亳社之遺,可知亳者乃商人最初之國號,國王易其居,而亳易其地,原來不是亳有好些個,乃是亳王好搬動。或者有亳社之地皆可稱亳。王國維君證湯之亳為漢之山陽郡薄縣(今山東曹縣境),以《左傳》哀十四年,「宋景公曰,薄宗邑也」為證,其說至確,然不可謂湯之所居但以此為限。偃師之亳雖無確證,然湯實滅夏,夏之區宇布於今山西、河南省中,兼及陝西,而其本土在河東(詳下章)。《史記》,「湯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鳴條」。《集解》引孔安國曰,「地在安邑之西」。按之《呂覽》等書記吳起對魏武侯云:「夏桀之國左河濟,右大行,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則鳴條在河東或不誤。然則湯對夏用兵以偃師一帶地為根據,亦非不可能者。且齊侯鎛鐘云:「虩虩成唐(陽),又(嚴)十(在)帝所。尃受天命,伐夏司,(敗)厥靈師。伊少(小)臣隹(輔)。咸有九州,處禹之堵(都)。」(從孫仲容釋)則成湯實滅夏桀而居其土。此器雖是春秋中世之器,然此傳說必古而有據。又南亳雖若偏于南隅,然相傳成湯放桀于南巢,南巢竟遠在廬州境,則南亳未必非湯所曾至。大凡此等傳說,無以證明其然,亦無以證明其不然。如以亳為城郭宮室俱備之都邑,則湯之亳自當只有一個。如以其為兵站而有社以禱之所,則正應不只一地。且湯時兵力已甚盛,千里之間,南征北戰,當是史實。不過湯之中央都邑,固當以近于商宋者為差是耳。 此外濟河流域中以薄或博名者,尚有數處,其來源雖有不可知者,然以聲類考之,皆可為亳之音轉。 蒲姑。《左傳》昭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齊世家》作薄姑。《詩·毛傳》同。杜雲,「樂安博晶昌北有薄姑城」。按,《漢志》千乘郡已有博昌縣,當今山東博興縣。 肅慎、燕、亳之亳。此亳所在杜無說,孔謂小國不知所在。然既與肅慎、燕並舉,當鄰於肅慎及燕。 據司馬相如《子虛賦》,齊「斜與肅慎為界」,是古肅慎當即漢之朝鮮,與後世之挹婁無涉。或者此一在東北之亳即亳之初地,亦未可知。 齊博邑。在泰山下,見《齊策》。 漢東郡博平縣。在濟水之北,今山東博平縣境。《田齊世家》之博陵,《蘇秦張儀傳》之博關,當即此博。 楊守敬曰:「余以為秦縣之名率本於前,其有地見春秋戰國而漢又有其縣者,諸家雖不言秦縣,安知其非秦置?……使讀者知秦之立縣皆有所因,而《漢志》之不詳說者,可消息得之矣。」(見《嬴秦郡縣圖序》)此說甚通。博、博平二名雖見於後,淵源當有自耳。 又按,「亳」「薄」二字,同在唐韻入聲十九鐸,傍各切。「博」亦在十九鐸,補各切。補為幫母之切字,傍為並母之切字,是「亳」「薄」二字對「博」之異僅在清濁。蒲姑之「蒲」在平聲,然其聲類與「亳」「薄」同,而蒲姑又在《詩·毛傳》《左·杜注》中作薄姑,則「蒲」當與「薄」通。又十八鐸之字在古有收喉之入聲(-k)其韻質當為ak,而唇聲字又皆有變成合口呼之可能,是則「蒲姑」兩字正當「亳」之一音。亳字見於殷墟文字,當是本字(《殷墟文字類編》五卷十五葉),博、薄、薄姑等,為其音轉,以聲類韻部求之,乃極接近。此雖未能證明之假設,卻頗值得留意。 乙 蒲姑,博、薄、亳等地之分配,實沿濟水兩岸而逆流上行。試將此數地求之於地圖上,則見其皆在濟水故道之兩岸,薄姑至於蒙亳皆如此。到西亳南亳方離開濟水之兩岸,但去濟水流域仍不遠。大凡一切荒古時代的都邑,不論在那一州,多是在河岸上的。一因取水的供給,二因交通的便利。濟水必是商代一個最重要的交通河流。殷墟發現的品物中,海產品甚多,貝類不待說,竟有不少的鯨骨。而《卜辭》所記,王常自漁,《左傳》所謂漁「非君所及」者,乃全不適用於商王,使人發生其同于遼代君主在混同江上釣魚之感。又「濟」「齊」本是一字,如用以標水名,不著水旁亦可。洹水之「洹」有時作「亙」,可以為證。《卜辭》中有「齊睞」,而「齊睞」又近于夷方,此必指濟水上地名而言[《殷墟書契前編》卷二第十五葉,「癸巳,卜貞王旬亾,在二月,在齊餗隹王來正(征)(夷)方。」董彥堂先生示我此條]。商之先世或者竟逆濟水而向上拓地,至於孟諸,遂有商丘,亦未可定。薄姑舊址去海濱不遠。此一帶海濱,近年因黃河之排沙,增加土地甚速。古時濟漯諸水雖不能如黃河,亦當有同樣而較弱之作用。然則薄姑地望正合于當年濟水之入海口,是當時之河海大港無疑。至於「肅慎燕亳」之亳,既與肅慎、燕並舉,或即為其比鄰。若然,則此之一亳正當今河北省之渤海岸,去薄姑亦在數百里以至千里之內。今假定商之先世起源於此之一亳,然後入濟水流域,逆濟水西上,沿途所遷,凡建社之處皆以舊名名之,直到陝西省境,於是有如許多之亳。此設想雖不能直接證明,然如上文所排列之事實,惟似惟有此解能適合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