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傅斯年 >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 上頁 下頁 |
一、亳—商—殷(2) |
|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故宮博物院藏本。按《清太祖實錄》今已發見者有三本,一名《太祖武皇帝實錄》,藏北平故宮博物院,是最初本。一名《太祖高皇帝實錄》,是一稿本,塗改數遍,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一亦名《太祖高皇帝實錄》,藏北平故宮博物院,已由該院印出,此為最後之本。又有《滿洲實錄》,藏瀋陽故宮博物院,已由該院影印,文飾較少,當在故宮第一本及中央研究院稿本之間。今錄故宮第一本,而注明瀋陽本之異文。)長白山高約二百里,周圍約千里。此山之上有一潭名他門(瀋陽本作闥門),周約八十裡。鴨綠、混同、愛滹三江,俱從此山流出。鴨綠江自山南瀉出向西流,直入遼東之南海。混同江自山北瀉出向北流,直入北海。愛滹江向東流,直入東海。此三江中每出珠寶。長白山山高地寒,風勁不休,夏日,環山之獸俱投憩此山中。(瀋陽本此下有雲,此山盡是浮石,乃東北一名山也。) 滿洲源流。 滿洲原起于長白山之東北布庫裡山下一泊,名布爾(瀋陽本作勒)湖裡。初,天降三仙女浴于泊,長名恩古倫,次名正古倫,三名佛庫倫,浴畢上岸,有神鵲銜一朱果置佛庫倫衣上,色甚鮮妍。佛古(瀋陽本作庫)倫愛之不忍釋手,遂銜口中。甫著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告二姊曰:「吾覺腹重不能同升,奈何?」二姊曰:「吾等曾服丹藥,諒無死理,此乃天意俟爾身輕上升未晚。」遂別去。佛庫倫後生一男,生而能言,倏爾長成。母告子曰:「天生汝,實令汝為夷國主(瀋陽本作以定亂國),可往彼處將所生緣由一一詳說。」乃與一舟,「順水去,即其地也。」言訖,忽不見。其子乘舟順流而下,至於人居之處,登岸,折柳條為坐具,似椅形,獨踞其上。彼時長白山東南鼇莫惠(地名)鼇多理(城名。此兩名瀋陽本作鄂謨輝、鄂多理),內有三姓夷酋爭長(瀋陽本作爭為雄長),終日互相殺傷。適一人來取水,見其子舉止奇異,相貌非常,回至爭鬥之處,告眾曰:「汝等無爭,我于取水處遇一奇男子,非凡人也。想天不虛生此人,盍往觀之?」三酋長(瀋陽本作三姓人)聞言罷戰,同眾往觀。及見,果非常人,異而詰之。答曰:「我乃天女佛庫倫所生,姓愛新[華語(瀋陽本作漢言),金也]覺羅(姓也),名布庫理雍順,天降我定汝等之亂。」因將母所囑之言詳告之。眾皆驚異曰:「此人不可使之徒行。」遂相插手為輿,擁捧(瀋陽本作護)而回。三姓人息爭,共奉布庫裡英雄(瀋陽本作哩雍順)為主,以百里女妻之。其國定號滿洲,乃其始祖也(南朝誤名建州)。 如上所引,可知此一傳說在東北各部族中之普遍與綿長。此即東北人之「人降」神話,在東北人以外,古淮夷亦有此神話: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 按,此雖記秦之祖,然實敘夷淮之祖,因秦本嬴姓,嬴姓在商代,憑殷人西向之勢,自岱南出建部落於西北,事見《秦本紀》。淮夷本是東海上部類,《詩·魯頌》「至於海邦,淮夷來同」,是其證。然則淮夷與東北沿海諸族同其人降之神話,本不足怪。且此處之神話,明明歸本於顓頊氏,顓頊正是東北方部落之宗神。《晉書》卷一百八(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顓頊之墟也」可以為證。據此考量,淮夷有此神話,正自東北來,即當入之東北一類中也。 然而此一神話殊不以東北為限,殷商亦然。《詩》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所謂「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者,據鄭箋云:「天使鳦下而生商者,謂鳦遺卵,有娀氏之女簡狄吞之而生契。」是謂玄鳥之卵,入有娀氏女之腹,遂生商祖。然則《商頌》中此一神話,與上文所舉後來東北各部族中之神話,明明白白是一件事,至少是一個來源。持此以證商代來自東北,固為不足,持此以證商代之來源與東北有密切關係,至少亦是文化的深切接觸與混合,乃是頗充足,很顯然的。 乙《詩·商頌》:「宅殷土芒芒。」我們要看商所宅之殷土在何處。自武乙以來所都之處,《史記》稱之曰殷墟,殷墟正在洹水南岸,今河南安陽境。不過這是後來的話,不足證殷商之本在河北。當更由他法尋求稱殷商部族之本土。《呂氏春秋·慎大覽》:「親郼如夏。」高誘曰:「郼讀如衣,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畢沅證之曰:「《書·武成》,殪戎殷,《中庸》作壹戎衣,二字聲本相近。」然則殷即郼,郼、韋、衛三字當為一字之異體。今能尋衛、韋之所在,則殷土之原來地望可知。衛者,康侯封所受之舊名,康侯之國名衛,並非康侯自他處帶去(若燕之本不在薊,魯之本不在曲阜)。而為其地之舊名者,可以下列考量證之。康叔本封于康,故建侯于衛時猶曰康叔,其子猶曰康伯,從此可知衛為昧邦(即《詩》之「沫鄉牧野」)之本名,當今彰德、衛輝、大名一帶之地。韋者,一曰豕韋,《左傳》哀二十四杜注曰:「東郡白馬縣東南有韋城。」晉白馬縣,當今滑縣東境一帶,其四圍正在古所謂河濟之間。《呂氏春秋·有始覽》又云:「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此尤明示衛之地望,更由此可知稱殷之原來所在。其實殷、兗(古作「沇」)二字,或者也不免是一詞之變化,音韻上非不可能。此說如不錯,則殷、衣、韋、郼、衛、沇、兗,盡由一源,只緣古今異時,成殊名耳。商之先世,于建業蒙亳之先(說詳下)宅此殷土,則成湯以前先公發祥自北而南之蹤跡,可以推知矣。 丙《詩·商頌》:「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試為「景員維河」之國家設想,最近之海為渤海,最近可能之海外為遼東半島或朝鮮西北境。相土為商代甚早之先王,在契之後、湯之前,並在王恒、王亥之前。以如此早之一代,竟能戡定海外,則其根據地必去渤海不遠。紂歿後,殷人以亡國之餘,猶得憑箕子以保朝鮮,朝鮮如不早在其統治之內,甚難以亡國餘燼,遠建海邦。然則箕子之東,只是退保遼水之外,「從先王居」而已,猶之金亡後猶在混同江邊保其女真族,元亡後猶在漠南北保其蒙古族。 據以上三事,則最早最可信之史料——《商頌》——已明明告我們,殷代之祖先起自東北方矣!然證據尚不只此。 丁 王恒亦是殷先王世系中甚早者,他與有易有一段相殺的故事(王國維考之甚確)。按,都邑之名每以遷徙而移,水名則不移。有易之地望可以易水所在推知其概。王恒、王亥、上甲微三世既皆與有易發生關係,而王恒且為有易虜去作牧夫,則此時殷先公之國境,必與有易毗連可知,即必在今河北省境北部或中部可知。查王國維所證與此事有涉之《天問》十二韻云: 該(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終弊于有扈(易之誤,據王考),牧夫牛羊?幹協時舞,何以懷之?平脅曼膚,何以肥之?有扈(易)牧豎,雲何而逢?擊床先出,其命何從?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營班祿,不但(疑旦之誤)還來?昏微循跡,有狄(易之借字,據王考)不甯,何繁鳥萃棘(疑林之誤),負子肆情?眩(亥)弟並淫,危害厥兄,何變化以作詐,而後嗣逢長? 今更據文義推測此一故事之大略面目。一個故事,每因同源異流之故,化為幾個不同的面目。現在看看《天問》中這個故事的面目,果與其他記同一故事者合否。照這十幾韻中的含義,大約殷王季是這個故事中一個重要的人物,大約服牛之功是當歸之于季的。所以談到他的兒子們,一則曰,「該秉季德」,再則曰,「恒秉季德」。此點正與《國語》祭統合,二者皆以為冥(據王考,即季)有大功。然則王氏以為「《山海經》《天問》《呂覽》《世本》皆以王亥為始作服牛之人」,在《天問》或不如此。《天問》既曰該恒秉季德,是此一重要製作,在王亥不過承襲父業,或者《天問》作者心中是以王季擔此製作之任者。王季有幾個兒子,其中亥、恒皆能秉父德,不幸亥之諸弟(恒當除外)實行「共妻主義」,偏這群人自己沒遭禍事,禍事到老兄頭上,所謂「危害厥兄」也。此與郭璞《大荒東經注》引《竹書》所云:「殷王子亥,賓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當系一件故事之不同說法,《竹書》歸罪於王亥,《天問》歸罪於其弟耳。所謂「昏微循跡,有狄不寧」者,蓋上甲微在國敗君亡之後,能振作舊業,壓迫有狄,有狄為之不寧,此與《魯語》祭統所謂「上甲微能帥契」者相合。不過,據《天問》之發問者,微不是王亥之子,而是亥之弟之子,故有天道難知之感,以並淫作詐害及子兄之人,其後嗣乃能長盛,為不平也。如上所析解此一故事,諸書用之者大同小異,蓋此故事至晚周已有不同之面目。然其中有一點絕無異者,即湯之先世在此期中曆與有易鬥爭,卒能勝有易,故後世乃大。夫易水所在,古今未改,有易所在,即可推知。以數世與有易鬥爭之國,必為有易之鄰國可知,必在今河北省中部或南部亦可知矣。 戊《山海經》中所說之地望,初看似錯亂,如匈奴見於南方,流沙見於東方之類。但全部排比一下,頗有一個線索可尋,而《大荒經》中之東西南北,尤不紊亂。今將《大荒東經》中所載一切帝王之跡抄之如下。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帝俊生中容。 有司幽之國:帝俊生晏龍,晏龍生司幽。 有白民之國: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 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薑姓。 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北經》作禺號)。黃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處東海,是惟海神。 有困民國,勾姓,而食(郝懿行雲,勾姓下而食上當有闕脫),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托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殺王亥,取僕牛。河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于獸方食之,名曰搖民。帝舜生戲,戲生搖民。 有五采之鳥相鄉棄沙,惟帝俊下友。 東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 東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獸。……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 據此我們可說帝俊竟是《大荒東經》中惟一之帝。此外少昊一見,謂其孺顓頊於此;黃帝二見,一謂其為處於東海之禺之祖,一謂其得夔;舜一見,謂其為搖民之祖;皆不多見。至於中容王亥,一為俊之子,一則殷先王,正在一系中。又帝俊之見於他卷者,僅《大荒南經》,「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帝俊生季釐」「羲和者,帝俊之妻」;《大荒西經》,「帝俊妻常義」;《大荒北經》,「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有九嬪葬焉……丘方員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丘西有沉淵,顓頊所浴」,及《海內經》末段之綜記帝族統系。除《海內經》末段另文詳論外,所有《大荒經》南西北三方中之帝俊,多是娥皇一故事之分化。至《大荒北經》所記帝俊竹林,雖列入《北經》,按其所述之地望,實在東北。由此統計以看帝俊之跡及其宗族,獨佔東北方最重要之位置。帝俊既見於殷墟文字,稱曰高祖,而帝俊之地望如此,則殷代龍興之所在可知。 綜上列五事以看,直接史料與間接史料相互參會,均指示我們商起于東北,此一說謂之為已經證成可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