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傅斯年 > 東北史綱 | 上頁 下頁
第一節 東北與中國北部在遠古為同種


  第一卷 古代之東北

  (自最初期至隋前)

  (一)

  第一章

  渤海岸及其聯屬內地上文化之黎明

  第一節 東北與中國北部在遠古為同種

  環渤海黃海岸,有濟水、黃河、灤河、遼河、鴨綠江(古名馬訾水)、大同江(古名水)之沖積地。此一區域,在漢唐明清之盛,屬￿同一之最高政治組織,當南北朝五季之衰,猶不失文化之一統。過此以北,至於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黑龍江流域,雖在永樂以前中國之統治系統不過藩封(金元除外),然其民族固皆是所謂「東夷」,通古斯族其一,城郭禮俗,最近中土,南向望化,封貢不絕。且所謂通古斯族者,或謂其正是黃河流域乃至長江下流民族構成之一基本元素,今試看所謂滿洲人者,人體組織有與黃河乃至長江流域人民巨大之不同乎?人量學之記載,關於此數地者,今尚未有充實之材料可作大規模之比較,以為深入之結論。然表面看去,關內人與關外人(無論有漢姓或無漢姓),除關外人因幼時仰臥而後腦骨稍平外,實無他異也。

  近年在遠東之考古學頗發達。以安特生、步達生諸君之貢獻,吾等今已確知雖在混用新石器時代,東北區域在人種及文化上已與北中國為一體。民國十年,安特生先生在奉天(今遼寧)沙鍋屯發掘一穴居留遺,其研究報告見於地質調查所出版之《古生物志》丁種第一號第一冊。依此報告,此遺跡中所藏乃混用新石器時代之文化的遺物,而與安君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所發見者異常的合同。其結論雲,彼在仰韶所發見之貝環,在此奉天穴居中「驚人的常遇到」,且在此奉天穴居之下層中併發見帶彩陶器殘片,此種陶器「正是在河南遺址所發見用具系統中最可注意的一事也」(本書第四十二葉)。憑此兩點之重要,安君作結論云:「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遺,與彼一河南遺址,不特時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屬￿同一的民族與文化的部類,即吾所謂仰韶文化者也。」

  此兩地所出之人骨遺留曾由步達生先生研究之,彼之結論亦謂此兩地之混用新石器時代文化居住者大體上是一事。彼云:「經比較之後,知沙鍋屯居民與仰韶居民並與今日北部中國人為一類。」(見《古生物志》丁種第一號第三冊)

  按,安君為系統的研究中國帶彩陶器之人,其發見已為世界古代文化史辟一新章,步君為動盪一時學界之「北京原人」之尋求及研究者。以兩君學術上之威權論,其結論自有重大的價值。憑此科學的根據,謂史前時代東北在文化及民族上即為中國之一部,可以不謬也(此意據李濟先生,應聲明)。

  在東北考古得如此結論者,不特兩君為然,日本學人之憑證據者,亦未能立異說也。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濱田耕作教授于1928年發掘旅順之貔子窩,其工作之細密,印刷之精工,頗堪嘆服。所附人骨研究,為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清野謙次教授等所作,其結論云:

  總結說來,貔子窩人在許多點上與近代支那人及朝鮮人較遠,而與石器時代之仰韶村人及沙鍋屯人為近。如想到貔子窩人與近代人種的體軀的關係,吾人可說,在甚多骨骼的形質上,貔子窩人對近代人種中,獨與支那人為最近。然則此石器時代之貔子窩人,謂為與近代支那人之祖先為一事,實最可通之說也。

  濱田君雖未說得如此決斷,然亦是同意於此者,其言曰:

  歷史指示吾人,當年此一中國地段大有為通古斯民族之名肅慎後號挹婁或勿吉者居住之可能。鳥居博士數年前曾謂在南滿洲之新石器遺址為通古斯人,《晉書》所謂肅慎者所留,此類人在漢武東征前即住此地,至於磚墓貝墓則應歸之于武帝后之漢人耳。此雖可聊備一說,然而誰知其曾于周漢時代占南滿洲耶?又誰能否認紀元前一世紀武帝時以前漢民族之伸張一次再次不止耶?吾人誠不能免於置信者,即武帝時之漢人東漸,不過是前此支那人伸張之重現,而武帝之成功,正以其本地原有相當的民族的根據耳。此區中鬲式甗式陶器之常見,應歸之於漢代,前支那人之伸張,而不應以為僅是文化之浮面的帶入。縱使貔子窩附近區域曾受通古斯民族相當之影響,吾敢謂此地大體上仍多是支那式,文化上、人種上皆然也。此一說實根據在此所得骨骼的及文化的材料之最自然的結論。即置此人種的問題而不論,此地所出帶有支那形質之陶器與石器及支那自出之泉幣與銅器,其眾多已足指示其不能僅為一種表面的移植,而必是深密結構於人民生活中者,只是帶彩陶器之來源尚待後來研究,以斷其究為本地所生抑是自外引入耳。

  至於以通古斯人為自中國北部向東北移徙之民族,因而中國人與之有一共同之基本之一說,如史祿國諸君所談者,事關推測,不遑悉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