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廢名 > 志學 | 上頁 下頁
讀朱注


  我以前讀《論語》總沒有讀注解,也並不拿著《論語》的書讀,因為小時在私塾讀熟了,現在都還記得,本著生活的經驗有所觸發,便記起《論語》來,便是我的讀《論語》了。十年以來,佩服程朱,乃常讀朱注。在故鄉避難時期,有兩回讀《論語》朱子注解,給了我甚大的喜悅,至今印象不忘,而且感激不盡。一是朱子注「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章,他引程子之言曰:「為惡之人未嘗知有思,有思則為善矣。然至於再則已審,三則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譏之」。

  程子的話差不多做了我做事的標準,我閱歷了許多大人物,我覺得他們都不及我了,因為他們都是「私意起而反惑矣」,我則像勇士,又像小孩,做起事來快得很,毫不猶疑,因之常能心安理得了,都是程子教給我的,也就是我讀《論語》的心得了。我記得避難時有一窮親戚的孩子到我家裡來,我想籌點錢給他,連忙又想,這不怕他養成倚賴性嗎?連忙我想起程子的話,我第一個想頭是對的,應該籌點錢給窮孩子,第二個想頭,其實就是「三思」,是自己捨不得了。

  我不知怎樣喜歡程子的話哩。孔子也就真是聖人,「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你看這個神氣多可愛,然而不是程子給我們一講,我們恐怕不懂得了,這是朱注給我的一回喜悅,還有一回是朱子注這一章書:「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朱注有雲,「約,窮困也,利猶貪也,蓋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我讀之大喜,給了我好大的安慰,好大的修養了,那是民國三十四年春,我本來在黃梅縣中學當教員,新來的校長令我不能不辭職,我失業閒居,一心想把已經動手而未完成的《阿賴耶識論》完成,正是朱子所謂「貪也」,一日我讀到這個注解,像小學生見了先生的面,一句話也沒得說了,我們原來都是知者好學,較之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愧不如了,因此我很喜歡孔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話,然而利仁畢竟是仁,知者也終於安仁了,大約世間終於還是有兩種人格,一種是不憂,一種是不惑,故孔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又日「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今年暑假,看《朱子語類》,關於《論語》子使漆雕開仕章第一條是:

  「陳仲卿問子使漆雕開仕章。曰,此章當於斯字上看,斯是指個甚麼,未之能信者,便是於這個道理見得未甚透徹,故信未及,看他意思便把個仕都輕看了」。

  這話我乍看頗出乎意外,因為這章書我向來沒有看朱注,也不十分注意這章書,只是覺得漆雕開這個人對於出去做官的事情不敢相信罷了,「吾斯之未能信」的「斯」字便是指上面的「仕」字。今朱子曰,「此章當於斯字上看,斯是指個什麼」,可見朱子的意思要深一層了,連忙我覺得朱子的話大概是對的,於是我再打開《論語》看: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說」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說」字是一樣,就是「悅」字。)

  這一來我很喜歡這章書,誠如朱子所說,「此章當於斯字上看,斯是指個什麼。」我還不是就意義說,我是就文章說,《論語》的文章真是好文章,令我讀著不亦說乎了。懂得《論語》的文章,《論語》的意義也就懂得了。這章書,把先生的神氣,把學生的神氣,表現得真是可愛。先生的神氣在「子說」二字傳神。學生的神氣便是這個「斯」字傳神。好像漆雕開正在那裡好學,手上捧一個什麼東西的樣子,所謂得一善則拳拳服膺,故曰「吾斯之未能信」了。你看他的話答得多快,好像不暇顧及的樣子。你看先生看著這個學生該是多高興,故「子說」。我記得我小時在私塾裡讀書讀到這裡的「子說」,很覺奇怪,為什麼忽然兩個字就完了?好像小孩子不能住口似的。今日乃懂得《論語》文章之佳了。這真是一件有趣味的事。因為這章書的一個「斯」字,我乃想起《論語》裡面好幾個斯字,都是善於傳神。我們先看這一章:

  「或問褅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這個「斯」字是指孔子自己的手掌,孔子說話時把自己的手掌一指了,故記者接著說明「指其掌」。這裡不加說明千秋萬世之後便不知道「斯是指個甚麼」了。

  又如這章書: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記者要傳孔子說話的神情,故先說明「子在川上」,其實孔子當時只說著「逝者如斯」,是他自己眼前有所指罷了。所以漆雕開之「斯」也必是當下實有所指,顯得他正在那裡用功了。

  又如這一章: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朱注,「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此下斯同朱子注「吾斯之未能信」之斯徒在句子裡頭找都找不著何所指了。

  此外孔子說話,常常前無所指,而直呼曰:「斯道」,曰「斯文」,我們讀著都覺其自然。「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這或者是孔子站在門前說——一面指著門說「誰能出不由戶」,一面指著門口的路說:「何莫由斯道也」亦未可知,總之神情非常之親切可愛。至於「斯文」二字,自從孔子說話之後,我們大家現在都習用了,如說你是「斯文中人」。

  (一九四八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