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鄧中夏 > 中國職工運動簡史1919~1926 | 上頁 下頁
第十三章 省港大罷工(2)


  封鎖香港

  封鎖香港本是一九二二年海員罷工的舊經驗,故罷工工人一回廣州,各工會即紛紛自動組織糾察隊封鎖香港。罷工委員會成立以後,乃統一各工會糾察隊,加以整理與擴充,設總隊部,置總隊長一人、訓育長一人,為全隊主腦(後來改為七人的糾察委員會)。設總教練一人,施以軍事訓練。下分五大隊,每大隊置大隊長一人,大隊副一人,訓育主任一人。每大隊下分三支隊,每支隊置支隊長一人,支隊副一人,訓育員一人。每支隊下分三小隊,每小隊置小隊長一人,每小隊下分三班,每班置班長一人,每班十二人(這個編制後來略有變更)。糾察隊起初總數為二千餘人,後來還有擴充。糾察隊的責任,為維持秩序,逮捕走狗,截留糧食,扣緝仇貨。糾察隊佈置以後,分派到各海口駐防。因此省港交通完全斷絕,繼以澳門附和香港,亦宣告斷絕。當廣東尚未統一時,糾察隊封鎖線還只限于珠江口一帶,東起深州,西抵前山。後來廣東政府收復東江南路,糾察隊的封鎖線也擴張了,東至於汕頭,西至於北海。廣東沿海港口皆有糾察隊駐紮,蜿蜒數千里,旌旗相望,金鼓之聲相聞。糾察隊還有小艦十二艘,電船數隻,往來巡查。糾察隊槍枝號稱四百余支,實只二百余支能用(我們當時為增加槍枝,不知花了若干氣力,結果增加不多)。香港便在這樣封鎖之下,肉食菜蔬,無從取得,豬肉漲至一元餘一斤,雞蛋漲至五角多一個,牛肉幾乎絕跡,街市等於虛設。街上垃圾糞穢,堆積如山,樓居者以紙包糞,拋擲街中,加以暑日炎蒸,臭氣熏天,故當時群呼香港為臭港。但是最使香港痛苦的,還是經濟上受到空前未有的大打擊。

  香港經濟上的空前損失

  當沙基慘殺後,沙面英國領事送來一函,大意是說:「你們抵制英貨好了,何必罷工!」當時我們頗為詫異,繼乃考察《中國海關貿易冊》,則知香港每年出入口貨價值為一萬五千萬金鎊,約合華幣二十五萬二千萬元。罷工以後,航業商務概行停止,平均罷工一月,損失二萬一千萬元,罷工一日,損失七百萬元。但英國貨每年輸入廣州者不過三四千萬元,這樣罷工五六日,便抵得排貨一年。罷工是如何有力量的武器呀!於是我們堅持罷工排貨與封鎖,以與香港帝國主義相周旋。

  真的,香港自被封鎖以後,經濟上受到空前大損失。我們根據當時香港報紙自己披露的消息,就可看得出來。

  就輸入輸出來說。一九二四年輸出為八百八十一萬鎊,一九二五年只得四百七十萬鎊,相差四百一十一萬鎊。一九二四年秋季入口稅,總數為一千一百六十七萬鎊,一九二五年秋季則降落到五百八十四萬鎊,相差五百八十三萬鎊。總之,輸出輸入,一九二五年皆只得一九二四年之半。原因是這樣的,香港出口貨中,四分之一往中國北部,四分之一往南洋群島,四分之二往中國南部,香港罷工工人封鎖以後,即使中國北部與南洋群島未被封鎖,但中國南部是被封鎖了的,所以輸出輸入皆損失一半。

  我們再就其他方面來說,都可證明香港經濟上的損失。例如航業,一九二四年到港船數為七萬六千四百九十二隻,共噸數為五千七百萬噸,平均每日有船二百一十隻,共噸數為十五萬六千一百五十四噸。但自一九二五年七月起計算,平均每日僅有船三十四隻,噸數為五萬五千八百一十九噸。一九二五年與一九二四年比較,船數減少五·五倍,僅得一九二四年百分之十六;噸數減少一·八倍,僅得一九二四年百分之三十六。

  再如商店破產。罷工以後,香港報紙與政府通告,每日必有商店報窮案。僅就一九二五年十一、十二兩月,計破產的商店已達三千餘家。

  又如銀行。罷工以後,存款斷絕,提款突增,紙幣被抵制,現金流出。雖然當時香港報紙對於銀行損失,諱莫如深,我們無從考察,但股票是低跌的,如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至十月十九日,滙豐銀行股票,由一千二百九十元跌到一千一百四十元,已減少百分之十一·五。

  又如政府收入。罷工以後,出入口貨稅固然損失大半,地價也跌到十分之五,房租又跌到十分之四。稅收固然銳減,同時開銷卻又銳增,因為政府要應付罷工風潮,軍備等項突然增加。真的,香港政府當時把常存不用的存款一千七百萬元,都從銀行提出來用了,並提出制定新預算,高唱「裁員減薪」。

  也就因此引起香港帝國主義對於廣東的憤恨,七月二十七日,召集什麼公民大會,電請倫敦英皇,立即出兵攻打廣州,驅逐「過激黨」,說廣東人都是「過激黨」。後來八月十五日,又召集公民大會,以前次電報,英皇不理,乃改電首相,意態極其憤懣,仍請立時出兵。但當時英國倫敦政府因本國無產階級之不穩,各殖民地之蠢動,各帝國主義間之衝突,有此種種原因,所以對於香港什麼公民大會之答覆是:「香港困苦,倫敦至深繫念,惟統觀全域,現時無法出兵。」英國倫敦政府當時借款給香港三百萬鎊,為救濟商業之用。但當時有名的演說家哥爾就說:「此次借款,只不過救濟香港危機于一時罷了」;香港此時真是陷於絕地。罷工、排貨、封鎖,這是如何有力量的武器呀!

  國民政府的成立

  罷工以後,廣州當時的政治情形是這樣:劉楊雖被削平,但東江又被陳炯明佔領,南路仍被鄧本殷割據,就是廣州內部各派軍閥亦是擁兵自恣,各有異志,總之此時廣東仍是四分五裂的狀態,仍然是處於內憂外患岌岌可危的環境。幸而有此次罷工,十余萬革命工人,集在廣州,表示擁護革命政府,當時國民黨左派,也為之氣壯,採納共產黨的提議,重建新政府,即國民政府,宣佈新政綱,主張軍政統一,財政統一,民政統一,各軍受政治訓練,軍需獨立。這樣一來,廣東內部即起分化,主要分成三派:一派以許崇智為首,而魏邦屏、梁鴻楷及所有粵系軍官屬之;一派以胡漢民為首,而一般官僚政客屬之;一派以廖仲愷汪精衛為首,而左派黨員及工農群眾屬之。共產黨不用說是贊助最後一派。新政府成立了,但三派之明爭暗鬥,也愈趨愈烈。胡許兩派陰謀政變,首為罷工委員會查覺,於是召集罷工工人于八月十一日舉行肅清內奸大運動,遊行示威,其意即在於壯國民黨左派之膽,實行斷然處置,但國民黨左派當時卻極其動搖,懍然不動手。此時胡許兩派公開宣傳「反共產」(其實劉楊叛變亦以反共產為口號),形勢更為嚴重,一直到八月二十日廖仲愷被刺,國民黨左派方下最後決心,解散梁鴻楷、魏邦屏的部隊,並下令捕拿胡毅生、朱卓文諸人。在軍事行動時,罷工工人為軍隊作偵探與嚮導,盡力甚多。隨後驅逐胡許離粵,許崇智則以「請假赴滬」為名,胡漢民則以「出使蘇俄」為名。廣東政權從此完全遞入左派之手,此一時期,可說是左派執政時期。

  此時罷工工人與國民黨政府真是相依為命,有存則俱存、亡則俱亡之勢,內外環境更為惡劣;在廣州,謠諑繁興,反側蠢動;在全省,陳炯明陷落惠州,鄧本殷進攻江門,中山縣被土匪佔領;在省外,香港勾結北艦南來,資助陳鄧反攻。於是罷工工人援助國民革命軍東征與南征。

  在東征與南征的時候,罷工工人組織運輸隊,運輸輜重接濟前線;組織宣傳隊,隨從大軍前進,向農民宣傳;組織衛生隊,救護戰場傷亡戰士。罷工糾察隊請纓出征,上陣殺賊。政府囑其鞏固後方。真的,國民革命軍得罷工工人之助,行軍迅速,東征軍一鼓而下惠州,再鼓而占汕頭,東江以次收復。南征軍一鼓而平高雷,再鼓而入瓊崖。南路也以次底定。前後不過三個月,廣東全省統一了。

  當時中國國民革命唯一的根據地,就在罷工工人幫助之下完全鞏固了,以至於能再準備力量,而有後來之出師北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